花团锦簇 - 分卷阅读8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办法,只好看向怀瑾。怀瑾跟他对视了一会儿,也不知懂没懂他的意思,开喊“娘,我饿了”,反正也到该吃晚饭的时候了,就当他明白了吧。

    十五那天早上依然是吃手擀面,吃面之前先送礼,易岩送了一只金簪,金光闪闪的,虽然很俗气,但是分量不轻,谭丽娘送的很雅致了,一对羊脂玉滴形耳坠,怀宇送了一个琉璃镇纸,是他在县学附近的书摊上淘的,镇纸的一段有一个墨似的瑕疵,他送到金匠那里去贴了几片金箔,了一个梅

    而呦呦和怀瑾,他们俩的礼是合在一起的,一盏荷灯,树桩底,铁丝和竹片框架,用过年写联剩的纸叠,最后由怀瑾用颜料上

    “这里有铁丝,上蜡烛亮就行了,晚上放在屋里,可好看呢。”呦呦十分自得地说。

    怀瑾跟着,“这里还有两个,可以穿一绳,用木挑着走,也能当灯笼使。”

    陶陶看着不释手,“难怪那几天你俩躲起来嘀嘀咕咕,呦呦的手还有伤,疼吧?”陶陶真是既喜,又心疼,放灯笼一手拉着呦呦一手拉着怀瑾,忍不住红了眶。

    “不疼不疼,两天就好了。,咱吃饭吧,你不饿,弟弟饿了呀!”呦呦陶陶的手跟着她撒

    “胡说!明明是你自己饿了吧!”陶陶笑了起来,松开两个弟妹,站起来撩起裙对着谭丽娘磕了一个,这才坐来拿起筷第一个开始吃面,然后其他人才陆续地吃起来。

    陈家婆婆大概以前没过灶上的活计,饭并不好吃,少油少盐少糖的,这在现代可以算得上健康养生,可是现在是在古代啊,本来生活就已经很艰苦了。

    因为不合味,呦呦只吃了平时的一半就不再吃了,宁可晚上多吃两块心。于是后来的餐饭都是谭丽娘和陶陶自己动手的,陈婆只负责家里的浆洗和厨房的打扫等家务了。

    早上吃了手擀面算是给陶陶庆了生,等到吃过午饭,一家人就换好衣服门去了,易岩过年之前就在同福楼定了位,打算十五这天晚上来吃饭,吃了饭再逛一逛夜市看看灯走百病。

    要知,一年到金吾不禁的日只有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就算是鸿都城,也不过是十五十六两天而已。

    呦呦虽然对灯走百病不是很兴趣,不过她对吃很有兴趣,而且她得去帮忙看着陶陶,不是说这时候最容易遇见登徒的吗?就算遇不到登徒,万一遇到个风,她也得替陶陶观察观察。

    同福楼的菜品还是上次来的那些,没什么变化。怀瑾坐在位上,照家人的喜好菜。最近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呦呦都主张让怀瑾来主决定吃什么。

    可能是因为从小就被家人保护过度,怀瑾过完年七岁了,除了在家人面前,还是很害羞腼腆,,经常是别人说什么都好都易岩觉得一个男孩这样不好,就想锻炼锻炼怀宇的胆,让他学着自己拿主意。

    怀宇一气儿了七八个菜,要不是谭丽娘怕吃不完,及时制止了他,他还没完没了了。不过家人多,同福楼的菜量又不大,七八个菜也就刚刚够吃。

    “其实,我是怕不够吃,她最近可能吃了!”怀瑾瞅着呦呦笑嘻嘻地说,“我的心匣都被吃光了!”也不知是在告状还是在取笑呦呦。

    呦呦倒是满不在乎,一边大往自己嘴里同福楼免费赠送的糕一边摇晃脑,“人家正在呢,当然要多吃!难和你似的挑,今年都七岁了,得和五岁的承义一般!”

    啧,同福楼的心师傅也不知在哪儿请的,苏式的很不错很地啊,趁着免费赶多吃两块,反正不要钱!

    “本不是你看到的样,承义的鞋都是厚底的,有这么厚呢!”怀瑾分辩着,同时伸手跟她比划着承义鞋底的厚度,呦呦吃着心的空隙瞅了一,差不多有一寸多,这是古代跟鞋啊,还是男款的。

    吃完了饭天就已经暗来了,易岩结了账,带着一家人往外走。街上人已经多了起来,男女老少来来往往熙熙攘攘。谭丽娘一看这么多人,立刻把怀瑾拉了过去攥他的手,怕这么多人万一走丢了就糟了。

    易岩看了一脆蹲来让怀瑾爬上自己的后背骑到他的脖上,这样就丢不了了。

    怀瑾骑在易岩的脖上,坐得看得远,把整条街都收底,“爹爹,前面有猜灯谜的!我们过去看看!”怀瑾抬手指着前面叫到。

    怀瑾被易岩扛了起来,谭丽娘就将呦呦拉到边,告诉她抓自己的手。若是平时呦呦可能还要反抗一,但是今天她却乖乖地听话,牢牢地抓住她娘的手——人这么多万一被挤没了怎么办?挤没了再遇到人贩怎么办?被人贩卖到大人家去人怎么办……

    这么想着,呦呦就不自觉地拉起了边陶陶的手,大家手拉手并排走,安全系数会不会儿?

    呦呦个小人又多,她又不肯让谭丽娘抱着,基本没看到什么灯,所以整个晚上兴致并不,更何况她以前观赏过比现在丰富多彩多了的灯彩灯。

    不过她倒是吃了不少小零。都是怀瑾坐在上面看到的,然后指挥着易岩过去买来大家分着吃。什么棉糖糖画人糖葫芦这些都吃了不少,其最有趣的是一用鹌鹑,一只碗里五只半碗焦糖的汤,鹌鹑在汤里浮浮沉沉,散发着腻腻的甜香,光闻着就觉得有。于是,呦呦一个人就吃了一整碗,要不是惦记着晚上的汤圆,啊不,北方叫元宵,要不是惦记着晚上的元宵,呦呦觉得自己还能再吃一碗。

    相携着过了桥摸了钉,玩到了午夜,回去的路上呦呦撑着没有睡着,到了家了房间衣服都没脱就趴上炕了,后来还是陶陶来给她脱的衣服了被窝。

    直到正月十六早上呦呦才想起来她还没有吃元宵。不过,元宵而已,什么时候吃都行,呦呦很无所谓的。

    过完了元宵节,很快就到了正月二十谭丽娘的生日。这一天的早餐依然是手擀面,不过不是谭丽娘的,而是陶陶的,不过这并不是她的寿礼。她的寿礼是一件秋香的褙,绣着谭丽娘喜的玉兰。相应的,呦呦的礼就接地气多了,是她自己动手蒸的寿桃糕。

    其余的人比如易岩,送的是自己亲自动手雕的木雕像,虽然木就是普通的树桩木,但是雕像还是惟妙惟肖的。怀宇的礼就有些呆,他给陶陶呦呦怀瑾准备的生日礼不错的,可是给谭丽娘的礼居然只是两句写在红纸的话,还是最常见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