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团锦簇 - 分卷阅读8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叫你娘还有过来,再去看看怀宇怀瑾的大字写完没有,写完了的话也一起过来吧。”

    “哦。”呦呦嚼着烤往回走,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总觉得她爹的目光有些奇怪。

    一只兔只能午茶,完全无法填饱一家六人的肚,呦呦想着反正烧烤堆,脆把腊月蒸好冻起来的馒切成了片烤着吃了。怀瑾一次知吃饭,兴趣的不得了,甚至还自己烤了两片馒,吃得嘴角都是油渍。

    呦呦对这次烧烤十分满足,甚至还了一首不不类地打油诗:正月天气寒,火烤,我家烤兔,好吃又好玩。

    然后毫不意外地被家里另外五个人给嘲笑了,甚至易岩也不例外。

    吃完了晚饭,谭丽娘带着陶陶整理第二天要去县城所带的品。正月初三走舅舅,谭家只有谭丽娘表姑姑一家亲戚了,自然要去拜访。

    本来照正常的礼节,应该是大年初一拜访辈,不过因为表姑姑家也算是知县衙门,初一那天估计会有不少县城的士绅官员去拜年,所以谭丽娘同易岩商量着就打算等到初三再去。

    这趟去县城并不是全家都去,也不打算在县城留宿,而是当天去当天回,“我和你爹商量着,等到天你哥学的时候再一起都去,到时候全家在县城住一阵,也好拆房盖房。”

    把西院那三间位于两个院间的厢房拆掉,同时再在东边盖一座新的东厢房,这是很早之前就商议定来的事。这样的话院就宽大了不少,两家的大门也可以合并成一个了,不再看着像两家人,而是真正的一家人。

    呦呦,咽心,手里撑着布袋,对正在往布袋里装豆包和年糕的谭丽娘说:“那我就不去了,带怀瑾去吧。”

    “为什么不去?我还以为你愿意去呢?”谭丽娘好奇。

    呦呦拍掉手心里的心渣,帮谭丽娘装豆包,“时间太了,要一大早就起来,午吃个饭就要往回赶。而且,二舅母家都是男孩,我去了又没人陪着玩,不去。带哥哥和弟弟去吧,怀瑾肯定愿意去跟承信和承义玩。”

    谭丽娘听了后想一想,觉得呦呦说的也不错,“那就你和你在家吧,我们走了把大门一关,你们俩在家自在着,想吃啥都自己,晚上我们就回来了。”

    “知啦!您明天才走,不用现在就叮嘱我呀!”呦呦把装好的一布袋豆包用红绳扎好绑好,“就半袋啊,表姑外祖母家够吃吗?”

    “够了,你姑外祖母和姑外祖父年纪大了吃多了不消化,其他人也不吃。”谭丽娘先回答了呦呦的问题然后才接着说:“明天走的早,怕是你还没起来呢,提前说了省的你回闯祸。”

    呦呦皱了皱鼻,哼了一声,心想至于这么对自己不放心吗,我乖起来也是很听话的好吧?呦呦提着布袋玩外走,才走了两步就觉得手里好好重,脆往上一提,抱着了厢房送到易岩边。

    易岩正在车厢边上整理东西,看到呦呦过来赶忙接她手里的东西,“重吧,等我去拿就行了。”说话间谭丽娘也替着装年糕的袋过来了。

    呦呦这才发现,原来不是对自己说的,真是自作多了不可取。呦呦撇了撇嘴,撩开车厢门帘往里看,除了年糕豆包和几样自己家心,还有一包冻豆腐,另外一条鹿并一坛十斤的鹿血酒。

    东西不少,不过都是自家的,倒不用额外钱。呦呦本来心疼那条鹿,不过易岩说啦,这几年知县老爷没少帮衬着家里,自然应该多表示一

    呦呦想了想,并不记得帮衬了什么,不过,这样一座隐形靠山,又是辈,孝敬一也是应该的。礼多人不怪嘛。

    所有东西都整理好装了车一家人就各自回了房间,谭丽娘放心陶陶和呦呦两个人在家,但还是忍不住去叮嘱了很多句,呦呦和陶陶都表示记住了,谭丽娘看时间不早了这才离开东院回了西院休息。

    而这个晚上,呦呦突然有失眠,在炕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

    “睡不着啊?”夜突然传来陶陶的声音,把呦呦吓了一

    “嗯,你也睡不着?”呦呦翻了个,面对着陶陶,“想到明天就咱俩在家,有一兴奋。”呦呦伸手用拇指和指比划了一个距离,“就一。”

    “手放回去,别冻着。”陶陶伸手把呦呦的手给放回被里,给她掖好又把自己胳膊收回去拽了拽被,“娘不在家,你可以可劲儿疯了,是吧?”

    呦呦轻笑了两声,说没有,“就是有一当家主的觉,然后吧,还有一张,这么大个家,就归咱俩呢!”

    陶陶轻轻笑,“行了,睡吧,晚了。”

    呦呦轻轻应一声,也不再说话,睁着睛看了一会儿房梁,不知不觉睡着了。

    作者有话要说:  人腻?都哪儿去了?

    ☆、第五十五章(捉虫)

    第五十五章

    正月初三易岩和谭丽娘去拜访了表姑姑, 顺便给留守在县学街看房的陈家老小留了银钱, 而陶陶和呦呦在家里过了一天没有父母约束没有弟弟(指且仅指怀瑾)捣的自在日

    正月初四那天又在家玩了一天,转天就到了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迎财神。对于民间来说, 对初五迎财神的重视不比除夕夜差,有的商比除夕看的还重。一般人家初五早上都是吃饺,不过对于家来说, 初五这天不仅是财神的生日, 还是最小的怀瑾的生日,所以早上吃的是谭丽娘亲手的手擀面。

    吃面之前,依旧是众人先送寿礼的环节。首先是谭丽娘, 送了一件鼠灰袍,等到天开学的时候就能穿了,然后是易岩送了一串小金鱼,是真的用金打的小金鱼, 每个只有呦呦小指肚大小,惟妙惟肖,连鱼鳞都看的清楚。呦呦很是馋了一阵。

    接来是陶陶和怀宇, 陶陶送了一个新书包,怀宇送了一大小共六支的羊毫笔。最后就是呦呦了, 呦呦扭了一阵拿一个荷包,这只荷包是她自己亲手的, 连不料上的梅枝都是她自己绣的,了好一阵,绣了拆拆了绣的, 最后总算是成了个样。大概是呦呦自己也觉得拿不手,后来又编了一个盘结给坠在了荷包面,寓意命百岁。

    怀瑾恭敬地接了每一个人的寿礼,又挨个行礼致谢,最后跪来对着谭丽娘磕了三个,被谭丽娘从地上扶起来后,一家人才动筷开始吃面。

    吃完了寿面,谭丽娘开始蒸元宝。所谓的元宝其实就是一对元宝形状的米糕,将白米和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