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团锦簇 - 分卷阅读1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九州记》里说,大鸿国东起东海西至波斯,南至北海北临月,全国共分九个州,每个州分三到五个城府,城府又设县郡。最大的城府是国都所在的大鸿府,国都城又被称为鸿都城,在大鸿过东偏北,看起来更像现代南京或者开封所在地。而呦呦所在的城府叫北府,北府距离都城有一千百多里的距离,栎县是除了北郡之外距离都城最近的县城,日夜兼程急行军的话要三天,车的话要十多甜甚至半个月。

    呦呦在心底默默算了算,古代的一百里大约等于现代的三十公里,一千多里等于三百多公里,差不多是北京到石家庄的直线距离了。在现代铁一个半小时搞定的事,在这里要居然最少也要三天,太可怕了。

    一上午的时间过得很快,午怀宇和怀瑾放学回家吃饭的时候,带回来几个消息。一个是北边的仗打完了,大鸿国大获全胜,歼敌十万,不日双方将行谈判,就赔偿金银等行商谈。

    呦呦转着睛想,北边都是蛮夷哪里有什么金银赔给我们,最多就是献些羊布匹,说不定还有女和亲什么的。何况,大鸿国胜了是胜了,却未必是大获全胜。歼敌十万这个数字听起来很鼓舞人心,可是我军难就没有牺牲血吗?所谓“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并不是说着玩的。

    “那我们牺牲了多少士兵听说了吗?”呦呦还是问了来,她不想怀宇沉浸在这虚假的荣光里,准备泼一盆冷给他。

    “六万。”怀宇回答她,绪也低落了去,“牺牲六万,还有一万多的伤残。”

    怀宇还准备再说,就看到陶陶冲他使,呦呦也注意到了,顺着她的看去,刚刚还兴的谭丽娘变得愁眉不展。呦呦想到隔那个谭丽娘的“竹”也不说话了,那个男人虽然满了络腮胡外表看起来凶的,呦呦却有一亲切。一想到他可能会牺牲在战场上,就觉得想哭,相比之,似乎伤残些也好,至少还活着。

    怀宇不想让谭丽娘继续伤心,就说了另外一个消息,“听说在最后一次战役,敌军偷袭我军后方粮草,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兵最先发现,然后用计捉住了对方的领,听说那个领是月的二皇呢!”怀宇满面的羡慕与钦佩。

    怀瑾本来坐在炕上吃东西的,听到怀宇说到这里,也跟着,“那位小哥哥真厉害,娘,我大了也要这么厉害!”怀瑾仰着看向谭丽娘,似乎想要得到她的认同与支持。

    谭丽娘看着自己小儿兴奋的脸庞,实在说不那个“好”字。

    呦呦看了赶替她解围,“你呀,跟棵豆芽菜似的,还是赶吃饭吧,连千字文还没背熟,就想上战场了!”

    怀瑾对着呦呦了一个鬼脸,埋吃饭了。

    “就是有可惜将军了,听说战争一结束他就辞官解甲了,也不知为什么。”怀宇小声说了一句开始低扒饭,再不快吃上学要迟到了。

    呦呦挨着怀宇坐着,将他的话听得清楚,也小声同他说:“为什么?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知吧?就算没有这原因,皇上登基后要靠的是文治,武将的用不大了,还不如早解甲归田,远离政治斗争呢。”

    怀宇似乎也很是赞同呦呦的观,一边往嘴里夹一边

    呦呦看着他的吃相,想到以前听到的一句俗语:“半大小吃穷老”,看来得另外找些生计了,不然光靠陶陶和谭丽娘绣活的工钱怎么可能满足家日益庞大的开支,家里有大笔银的事是绝对不能暴来的,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要是有人来偷抢可怎么办。

    午送走了怀宇和怀瑾,谭丽娘就一直心不在焉恍恍惚惚的,陶陶本想叫她一声,被呦呦拦了来。呦呦趴在她的耳边悄声嘀咕了几句,陶陶心领神会地,不再声低着自己的事

    千里之外的国都城,皇帝正在为凯旋归来的大军设宴封赏,这场封赏宴,最风光的要数独臂将军易岩和国公爷家的小公萧沐仁。

    独臂将军易岩从四品将军直接晋升为二品虎贲将军,赏金银各五百两,宅邸一座。底有人虽然对此有些微词,但是一想到易岩是从潜邸就跟着皇上的后来更是为皇上挡了一刀而断了一臂,就只能闭上嘴。

    相比之安国公家的公得的封赏更让人嫉妒。因为活捉了对方的二皇,几乎算是首功一件,更是被封为五品的世袭都骑尉,十岁的五品世袭都骑尉,整个大鸿朝百年来一份啊!那些个金银布匹宅邸,在这个面前简直一不值!

    在场的大臣们光顾着羡慕嫉妒恨了,并没有注意到皇帝看向萧沐仁时复杂的目光。因为皇帝一心看着萧沐仁,因此也错过了易岩在看到太皇太后时发愣的神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母亲节,祝全天的母亲们节日快乐!

    ☆、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

    赐宴群臣结束后,皇上带着易岩、福贤王回了御书房。简单的褒奖和夸赞后,皇帝提来要让易岩镇守边疆,“北境你我打来的,给别人,我不放心。”在面对自己的弟弟和好兄弟的时候,皇帝仍习惯自称为“我”。

    皇帝这样说是因为他了解易岩,基本自己提的要求他都不会反驳,更何况他厌恶朝堂上的尔虞我诈,相比之去边境一方大员更和他心意。本以为易岩会十分兴地领命,却不料他向前一步跪在了御书房央,他拒绝了!

    别说皇帝不理解,福贤王更加不理解。两个人惊奇地看着易岩,等着他给的解释。

    易岩的理由也很简单,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他现在已经尽忠了,请皇帝放他回家尽孝。

    皇帝听了嗤笑一声,“别人不知你我还不知,你的父母早就已经逝去了,家再无别的辈,你去给谁尽孝?”

    易岩脸一红,低声说:“那也得回去扫扫墓祭拜祭拜了。”

    话音一落,福贤王也笑了,“两年前大军开时,皇兄不是给你假让你回乡扫墓去了?况且,既是尽孝,衣锦还乡才是正经,什么非要辞官?”

    皇帝,命令易岩说实话。

    易岩无法,只得实话实说。

    “臣自小有一个青梅竹,两家是邻居,可惜她是家独女,她的父亲要求她的夫婿赘,小人又是家,父母不允,一直这么耽搁着。后来他父亲的同窗独来投靠他们家,了赘。我看她成亲了对方对她也不错,就离家从军了。三年前听说她的夫君没了,我想回去求娶,又怕她嫌弃门第悬殊不肯嫁我,只得此计策。”

    “门第悬殊?是攀了。”皇帝打趣易岩,“没想到你还是个痴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