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团锦簇 - 分卷阅读1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后又嘤嘤哭了起来,“他这样要是去打仗,不知还有没有命回来啊!”

    因为之前的事,陶陶一听说张婶来了就躲到西屋去跟怀宇一同看书去了,在东屋的除了谭丽娘和张婶,就只有呦呦和怀瑾了。

    呦呦虽然坐在炕上同怀瑾翻绳玩,耳朵里却一直在听着谭丽娘同张婶的对话,越听越觉得张婶的语气不对劲,她好像知自己家里有钱而且有不少钱似的。而且,看谭丽娘的样,好像起了恻隐之心了。

    “婶你家也没钱了吗?”呦呦歪着,一副十分天真的样,“难怪昨天志扬哥哥说你们家只能吃,都吃不起排骨哩!”说完还用力吞咽了一,转看向谭丽娘,“娘,啥时候咱家也能吃啊?我想吃。”

    “你还在孝期,不能吃。”谭丽娘只能这样搪呦呦。

    “哦。”呦呦就继续去同怀瑾玩翻绳了,反正她的目的又不是真的要吃。

    张婶大概没想到会被一个小孩戳破谎言,支支吾吾了一阵,拿起帕里的银就走了。

    谭丽娘送了张婶门回来,陶陶已经从西屋过来了,呦呦正凑在她手边看她的绣品,看到谭丽娘就讨好地笑笑,谭丽娘伸手指在她的额,无奈地:“你呀!”然后又叹气,“咱们这回怕是把你张婶给得罪了。”

    呦呦自己的脑门,“怕啥,难还真拿来给她呀!娘,难你没看到张婶手上着的戒指?还有耳朵上着的耳钉,这两样加起来起码能当个十来辆吧?”

    “没有那些,最多也就五两左右。”谭丽娘拿起手里的绣活,边边同呦呦说话,“也是我心了,一时没看到。现在再想想,他们家其实不至于连三十两都拿不来,你张叔当捕快的饷银一年就十两,当了这么些年捕快,三十两肯定是有的。”

    呦呦,何止三十两,她可听说了,捕快的饷银是小,外快才是大,有那心黑手黑的,一年的外快比得上十年的饷银了。

    “只是得罪了张家,以后的日怕是不好过了。”谭丽娘声音低低的,呦呦却还是听到了,微微一愣,不明白谭丽娘是什么意思。

    倒是陶陶明白,小声地跟呦呦解释,“娘一直和张家有来有往是因为张叔在衙门当捕快,咱们家一大四小都是妇幼,有事的时候能够说上话。”

    “啊?”呦呦愣住了,她从来没有想过这一

    呦呦已经穿越到这个世界四年了,虽然她的还是一个小孩,可是她的思想是成年人,她也一直以成年人的思想来思考问题,或者说,她一直以二十一世纪家的那个呦呦的思想来思考问题,可是她却忘了,她现在生活的不是二十一世纪家的时代,而是一个名为“大鸿”的封建社会国家。

    一直以来,在呦呦的心底有一来自现代社会的优越,在她的潜意识里认为这些古人都不够聪明甚至有些愚昧,所以一直以来以一旁观者的态度生活在这里,可是现在她才发现,不够聪明的是自己啊。

    在二十一世纪的家,那个人人平等法律公平的社会里,都会现孤寡妇幼被人欺凌的事,更何况在这阶级分明的古代封建社会?

    呦呦突然发现了自己的可笑。

    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后来谁都没有再提起过,可是自那以后,呦呦就突然安静了来,也不是一句话不说的那安静,就是看起来不如以前活泼了。

    这样状态一直持续了三个月,直到了农历八月初,陈士梅“病逝”了已经二十个月,照古人的礼仪,可以除服了,除了服就代表孝期已满,官员可以起复官,平民可以换上有颜的衣服、可以喝酒吃行房事了。

    办完除服礼,又过了些日秋就到了。作为除服孝后的第一个节日,谭丽娘想了想,买了两斤排骨一斤月饼决定给四个孩好好开开荤,然后又去布庄买了一块真紫的绸布和一些上好的丝线,带着一起回了家。

    秋节当天午,谭丽娘把那一斤排骨和土豆一起炖了,排骨炖的酥烂,上面的用筷轻轻一戳就戳来了,骨里还有着炖来的骨髓,用力一嘬就来了,再加上浸足了排骨的土豆,呦呦就着粱米饭吃了四块寸的排骨还有好多土豆,如果不是胃小不好消化,她还想多吃一些的。

    谭家虽然久未见荤腥,但是这一年多到底也是鱼常吃的,因此除了怀瑾着排骨啃得满脸油和呦呦,另外几人都只吃了两块排骨就作罢了。

    到了晚上,一家人在院支了一张小桌,上面摆着月饼和一碟大枣。大枣是谭家自己的枣树结的,枣树在谭家后院,了差不多有五年了,今年第一次结果,倒是甜。

    怀宇站在院间背着手正在诵一首。这一年怀宇得也很快,尤其是个了很多。

    谭丽娘微笑着看着他,颇有一“吾家有儿初成”的自豪,陶陶小时候也是被谭举人和陈士梅带着认过字的,因此也面带微笑地看着自己的弟弟,怀瑾太小了,他虽然不懂哥哥背的是什么诗词,可是并不影响他对哥哥的崇拜。

    只有呦呦,听到怀宇开始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时候就瞪大了睛,自己到底是穿越到了一个什么朝代?为什么连苏轼的都有,之前好像还听他背过杜甫的,也知杜牧的。那么,是不是说她所的朝代其实是在唐朝之后拐了个弯?

    不过,拐不拐弯的,和她有什么大关系吗?她一个小孩,何必心那么多?

    秋节过后,谭丽娘找了之前在布庄买的那块真紫丝绸,用了几天功夫绣了一条时行的十二幅湘裙,在九月初一的那天,用一块蓝绸布包了,给呦呦换了一件鹅黄的小袄和一条红的裙,梳了两个丫髻,叮嘱陶陶和怀宇带好弟弟看好家,然后带着呦呦了门。

    “娘,我们要去哪里?”呦呦跟在谭丽娘边,仰起问。

    “娘带你去拜访一位辈,自从你外祖离世,娘心不好家里又接二连三发生不少事,已经连着三年多没有来拜访了。”谭丽娘说着也了愧疚了神

    呦呦就不再多问了,知大概又是谭丽娘那个所谓的“自尊心”在作祟了。

    谭丽娘破天荒地租了一辆带蓬的车,车走了差不小半个时辰,来到一个大院门前,谭丽娘叩了门不一会儿门从里面开了,开门的是个八九岁的孩童,看了她们一,“你们是谁?”

    谭丽娘从兜里摸几个铜板开门孩童手里,“小兄弟,劳烦帮忙给夫人同传一声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