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 分卷阅读45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买了一些,再远一些的爹就没买,反而把银钱攒起来,说要以防万一。

    顾青云说了几次都不用,上次大儿回来时还偷偷说过,说爹娘攒钱是为了让他打用的,只是他一直没用到。

    简薇,这个倒是不用急,家那边还需要新的房,还可以拖一段时间。

    *

    赵郎致仕,顾青云上位,请了司里的官吏吃过饭喝过酒后,事正轨。他不是空降来的,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已经让众人熟悉起来,再者顾青云事不差,所以其他人在工作上依然很合,让他意外的是,接替他位置的是以前认识的王主事。

    他外放三年学政后,回来时还是主事,本来心一直很愤懑的,没想到如今倒是调到工来了,还了他的副官。

    顾青云本来很兴的,毕竟是熟人,只是当他听说对方走了太的门路后,就只能谨慎从事了。

    在他已经适应新的职位时,九月份,消息传来,顾永辰考秀才,院试排在第二,没有连小三元。而顾永良依旧在家读书,没有上京。

    第217章 默契

    “不错。”顾青云看着信笺, 喜的笑容,“小鱼儿十五岁能考秀才很优秀了, 我得写信表扬他一番。”一不小心就说小名。

    “第一名是谁?”简薇连忙追问。

    “郡里的一名少年, 名字叫卢开云,今年十六岁,嗯, 这人家我认识,他父亲是知府,和张兄是士同年。”顾青云手指抚过对方的名字,笑,“小鱼儿在信很佩服对方, 不错,亏我还以为他会愤愤不平。”不怕有挫折, 就怕孩们无法正确面对挫折。

    至于小鱼儿在信的遗憾是很正常的, 到底比他大哥差上一,不过在顾青云心目,考到这程度他已经很满意了。

    “爷爷两位老人家的是否康健?”简薇折好母亲写的信,抬又问

    顾青云脸上的笑意顿时一收, 沉声:“病已控制,只能将养着。”他没说的是, 两位老人家就是在熬着日了, 大半时间都躺在床上,他没想到老陈氏一向,但在顾季山病倒的, 她会持伺候他,谁劝也不听。在顾季山病好转后,老陈氏也跟着病倒了,让家里的人跟着慌起来。

    用何大夫的话来说,就看能拖多久,多则一两年,少则几个月。

    这样一来,顾青云想请假回去侍疾都不行,除非他想辞官,否则就得在京城等消息。

    简薇抬看他:“要不我回去侍疾?”

    她这么一说,顾青云睛一亮,只是一想到京城的应酬和方仁霄、连氏,他就暂时打消这个念:“家里有良哥儿兄弟俩就够了,再说了,还有我爹和二叔他们在,你在京城有很多事。”

    顾永良之所以一直没上京,一是为了照顾顾季山他们,二是因为在林山县气氛很是安静,觉得适合他读书。

    方仁霄本来觉得这样不好,两年后就得考会试了,还不如回京,毕竟京城的资源丰富,在他和自己在,还可以指导功课,只是想到顾季山和老陈氏,就妥协了,没再说什么。

    会试三年一次,这次不行,以后还有很多次机会,但能尽孝的机会失去就不能再来了。而且有顾永良在,顾永辰还有个人指导。

    “就是委屈了瑶儿,她一个公侯家的小一成亲就到咱们老家去,离开父母。”简薇叹了气,脸上带着满意,“这还不知会不会影响他们夫妻?”

    这对婆媳只相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但两人的颇为相似,很合得来。

    顾青云跟着,只是他觉得应该没事,大儿的信没有表来,当然,没有表也是正常的。

    “良哥儿会理好的。”顾青云还是对自己大儿的魅力和大儿媳的人品有信心。

    傍晚方仁霄和连氏从郊外爬山回来,听到顾永辰秀才时,都很是兴。

    “这么一来,明年的八月份,辰哥儿就得和瑜哥儿一起去考乡试了?”连氏突然想到这个问题,“瑜哥儿作为舅舅,万一考不过外甥,这面……”她还是很关心这个有血缘关系的、唯一的外孙的,尤其简瑜人是不大着调,但他人得俊,嘴甜,会哄人,所以在京城待一段时间后就迅速成为连氏的心好。

    顾青云和简薇面面相觑,半响说不话来。

    舅舅考不过外甥,之前不是已经发生过一次了吗?

    顾景似乎也想到这个事,黑亮的睛看向顾青云和简薇,笑意。

    方仁霄瞪:“这不是常见的事?别说是甥舅一起考,就是父同考,再加上个爷爷,一家三辈同考场也不稀奇。考不过就考不过,难不成咱们辰哥儿还得为了照顾舅舅的面故意落榜?那个不争气的家伙。”

    顾青云一听,忙开:“外婆,您放心,瑜哥儿上次来京已经懂事了,念书也很努力,老师又教过他,家里还有岳父在,这次肯定没问题。”

    简薇在一旁跟着,又笑着说:“这次院试,大家的丹参也了秀才,虽说是挂在榜尾,但总算是得偿所愿了,大他们一定很开心。”

    “何家的?”方仁霄记还是很好的,“老夫记得他年纪已经有……”他暗自算了算,半响没开

    顾青云忍住笑,:“我这个大外甥比咱们家良哥儿正好大十岁,今年二十九岁,这次秀才,只能说不容易。”别看家里的小孩一个个秀才年纪都很小,好像很容易似的。其实大多数,一般的寒门学在三十岁之前秀才都属于正常。

    方仁霄一听就没了兴趣,咕哝:“举人四十岁之前不就不必再考,士是五十岁之前就得考上才好。”

    顾青云赞同,他了两任的副主考官,心清楚这个潜规则:“年纪太大录取了也不了多少年的活,在考官看来,这是浪费机会,还不如把机会让给那些年轻的人。不过大外甥还有几次机会,兴许他如今就开窍了呢,这古往今来不少,有些人几十年不,一就从童生一路顺利成为士,呵呵,大家都说这是时来运转,挡都挡不住。”

    事实就是这么残酷,虽说是可以学到老考到老,但过了一定的年龄,考上的机率会越来越小,除非你真的到一定程度。

    可是如果到一定程度的话,早就可以考上了,毕竟如今的科考,主观比以前减少很多。比如说算学题,这是有标准答案的,正确与否一目了然。

    想到乡试,他又在琢磨着明年的乡试自己要不要去申请主考官,他如今在工各方面的关系已经理顺,渐佳境,离开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