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仙界的和平 - 分卷阅读2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以在听到一声低低的叹息时,他立刻惊醒过来,抬:“谁?”

    余潇:“师兄?”

    方淮站起:“我听见有人叹气,你这峰上有别人?”

    余潇上前拉住他的手:“师兄莫不是听错了?我也在这里,并没有听见有人叹气啊?”

    “没有吗?”方淮偏过来,皱着眉。不怪他太警惕,他偷偷来探望余潇这事,让谁知了都是个把柄。何况他是首席真传,看似有母亲和外公撑腰,但太白,也有不少睛在盯着他。

    余潇:“没有。师兄是不是太累了?”

    方淮脸有些狐疑,但被余潇劝了两句,仿佛真的是他听错了,只好暂且放心来。

    琴曲被方才那个小曲一打扰,也没了续弹去的心思,方淮便一边和余潇说着话,一边在石桌旁坐,只不过刚坐,他无意识地转动拇指上的扳指,灵戒自然而然放灵力知周围的,立刻察觉到一旁摆各小玩意的石架上,与平常相比仿佛有什么不一样了。

    这些小玩意都是他一样一样带来的,方淮再熟悉不过,走到石架旁,伸手抚摸上面一件瓷,形状是一只仰着抬起爪的猫,果然上面有缺和裂纹。

    一只手握住他伸去的手:“这件瓷被我不小心打碎了,怕师兄怪罪,所以没说。”

    方淮:“没什么。”他把那瓷来收:“既然破损了,不如我拿回去修补修补,再给你送来。”

    余潇:“好。”

    方淮:“看来我的确有累了。那我先回去了,等过两天再来看你。”

    余潇顿了顿:“好,师兄慢走。”

    方淮招来白虎,嘱咐了他两句,便去了。

    等离开了三叠峰,到了僻静的山林,方淮骑着白虎,心还想着方才的事。不由低:“大白,那声音你听见没有?”

    大白动动耳朵,呼噜了一声。也不知是听见了还是没听见,它虽然大了,但灵兽心智发育向来缓慢,一般要到三十年以上才能成熟,而后才能开神智。

    方淮叹一气,摸摸它的大脑袋。或许真的是他多疑了吧?

    他这次来看余潇,本来是准备多陪他一会儿的,因此把手许多事都推了,结果横生枝节,没呆多久就山来了。这时候即便回自己的住所,也是无事可。于是便让大白放缓了速度。

    白虎驮着他走在密林,这里是碧山,十分荒僻,丛林茂密。上鸟啼声清脆,嘁嘁喳喳不绝于耳。林却十分清幽。

    临近傍晚,方淮虽看不见夕,却能想象霞光漏过枝叶渗来,此起彼伏的鸟啼声,想必更显得林里的画面空幽好。

    他思绪漫无边际,时而对方才的事到一丝疑虑盘桓在心,时而又倾听林的声音,想到琴谱里有一首:“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林,复照青苔上。”

    把“人语”改作“鸟语”,就再恰当不过了。

    他正这么想着,耳边居然真的听到了的琴声。

    方淮先是愣了愣,而后神一振,这回总不是他的幻听了吧?

    他拍拍白虎茸茸的脖颈:“你说呢?你要是听见了,就带我去看看是谁。”

    大白当即调转方向,驮着他向密林的跑去。

    越靠近,琴声越发明晰而远。这首本来是作曲者傍晚行走在古木之,描绘其空寂幽的境界,但耳边的这琴声之,却隐隐掺杂了一意。

    大白穿过林木的隙,过一截横木,终于停了来。

    琴声也跟着停了。

    方淮从白虎来,朝着一个方向拱手:“太白五代弟方淮,见过这位前辈。”

    约莫数丈之外,一个男朗的笑声响起:“我还以为这山之,不会有人走来呢。”

    方淮:“打搅前辈抚琴,实属无意。只是听前辈奏的这曲,意境,忍不住循声而至。”

    那人很是惊讶:“你认得这曲?”

    方淮:“晚辈的外祖母曾传一本琴谱,其便有这首曲。”

    那人来了兴趣:“那你会不会弹奏它?我练习这支曲已经许久,但总是不得其意。”

    方淮想了想,他虽目不能视,对这人来历也毫无所知,但从这人的琴音,听潇洒疏朗之气,便对对方先抱了两分好。听他请自己弹琴,也就走来几步,取琴来弹了一支。

    曲调一样,可那人却越听越惊奇,等琴音落后,便拍掌大笑:“好!你弹的这支曲,才算是返璞归真,回归本原。”

    方淮不知他那么惊奇是为什么。向来修之人,修为越,心志越定,“”也越纯粹。在修的过程,“”是慢慢形成的,它渗透到一个人行为举止,思维想法,乃至对世间万受和认知。

    所以这人抚琴之时,不自觉将自己的“了琴声。这样反倒使方淮平时练惯了的曲,多了一番别的意蕴,像是空幽的古木林,多了一个人在唱。

    而自己的弹奏不过是照葫芦画瓢,没什么脱俗的地方,他这些年练琴都是选的无人的地方,自娱自乐罢了,也只有余潇听过他弹琴,再来就是面前这位。

    那人却如获至宝,对他:“这位小友……”

    方淮赶忙:“不敢当,不敢当。”

    那人又询问他师承,得知他母亲是李持盈后,笑:“原来是红渠真人的,难怪有如此天赋。”

    天赋?方淮不由苦笑,这恐怕是跟他最搭不上边的词了吧?

    他拱手:“敢问前辈是来自……”

    那人笑:“鄙人是昆仑弟号月枯,小友不必再称我为前辈了。”

    昆仑?方淮忽然灵光一闪,不由:“请问……”

    那人却也:“还想向小友探听一个人,是一位年轻的姑娘,个挑,佩着剑,也是我昆仑弟。不瞒你说,我来此正是因为门辈传唤,命我带她回去。”

    昆仑的女弟,佩着剑,跑到碧山来……

    方淮忽然一个激灵反应过来。对啊,他怎么把这茬给忘了!

    余潇在三叠峰,可不止悟了“琴心三叠”,他还遇见了个妹啊!

    ——————————————————————————————————————————————————————————————

    余潇站在“桃岩”三个大字前,凝视着那行云般的字迹,他初来三叠峰时剑浅,并没受其的真意。此时再看,却觉得剑意有如碧海生、惊涛拍岸,从四面八方向他涌来。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