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走私从2000年开始 - 衍芬草堂与西涧草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衍芬草堂与西涧草堂均是蒋光焴的藏书楼。衍芬草堂遗址在浙江省海宁市硖石镇通津桥畔东河街(旧名南大街),约始建于乾隆末叶,为苏南厅堂式,后临河,皆建有桥。衍芬草堂建筑原为典当基、垣铁门,甚为固。衍芬草堂门首有门联“九侯望族,万卷藏书”,大门左转、有大厅三间,心夔楷书“宝彝堂”匾额。后为楼厅,厅分三间,置槅扇,厅悬有“衍芬草堂”隶书匾额,为李超孙所书。楼上收宋元旧椠,衍芬草堂后为“颐志居”。间有梓树一株,数百年也。再为“北苑夏山楼”,旧藏董源于此。北首最前为“五砚斋”,张廷济书额,以藏宋代梵隆写经砚,明陈老莲(洪绶)画梅砚等五砚而得名。“五砚斋”后为“思不群斋”,匾额为钱尔琳(钱泰吉的受业师)所书,是当年蒋家迎客厅。“思不群斋”楼上为藏书之所,专藏明刊本、抄本及诸善本。后为“双峰石室’,匾额为蒋光焴手书(篆书)。蒋光焴在硖石西街的蒋氏宗祠后尚有藏书楼三楹,贮藏明清二代古籍。

    西涧草堂藏书楼在海盐县澉浦镇,西临北湖,左傍西涧,原为海宁蒋氏墓庐,是一座五楼五底的江南民居建筑,建于清光年间,正门首有“海昌蒋氏丙舍’,石额和石刻楹联“万苍山接北湖北,亦秀峰临西涧西”。西涧草堂原藏蒋光焴先人遗书,咸丰年间,衍芬草堂全藏书曾一度藏此。

    衍芬草堂藏书楼主人蒋光焴,字寅昉,号舫,一号敬斋,生于光五年(1825),卒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是别斋主人蒋光煦的从弟。海宁蒋氏原是海盐吴叙桥蒋家村人,于乾隆叶迁居海宁硖石镇聚族而居。其祖蒋云风迁硖石后有4人,蒋光煦是二房之后,蒋光焴为四房之后,4岁时丧父,是节母徐安人和生母曹氏共同抚养大,蒋光焴藏书始自其祖父蒋开基(淳村)、嗣父蒋星纬(潞华)、父蒋星华(霁峰),至蒋光焴更广为收购,发扬光大,每遇善本及世所罕见之本,便不惜重金购买或求抄得之。当其藏书盛时,著名版本目录学家钱泰吉、邵懿辰、均儒及著名画家费丹旭、翁雒,金石学家张廷济,客居别斋,亦常过往叙。他的藏书,都钤有“盐官蒋氏衍芬草堂三世”藏书印。蒋氏祖上以典当业起家,家境宽裕,为藏书创造了有利的质条件。藏书达数十万卷,其孤本及稀见者不在少数。

    衍芬草堂藏书移贮西涧草堂时,海盐朱嘉玉(信)曾编抄本一册,载录其藏书共l605、24813册。其善本书有宋刊本25、238册,元刊本27、482册,明刊本26、1213册,手稿及抄校本146、955册,藏于海宁县图书馆。之后,蒋光焴次孙蒋钦顼又编3册,后钦顼的从弟述彭(铿又),又为补辑成帙。书目对各书的版本、卷(册)数、每页的行款字数以及藏书家的印记,名的题跋,记载极为详尽。惜此目在“*”散失。

    蒋光焴不仅是位著名的藏书家,同时还是一位版家,所刻有、、、、、、、、等。其被认为是明代以来最善之本,蒋光焴在版史上亦是有一定地位的。蒋光焴还著有一卷,,容有诗,有序跋、小记等,还为其节母徐夫人辑有。

    衍芬草堂藏书楼历尽沧桑,但至今尚大保存完好。50年代,海宁市搞排涝工程,将衍芬草堂最前面的两座厅堂即宝彝堂及五砚斋拆除了。目前尚存衍芬草堂藏书楼及颐志居、北苑夏山楼、思不群斋、双峰石室等五座厅堂。西涧草堂年久失修,1984年海盐县人民政府拨专款,原貌修葺一新。著名学者俞平伯补书“西涧草堂”匾额;上海图书馆馆顾廷龙题“亦秀阁”楼额;著名古建筑、园林专家陈从周也为西涧草堂题字。衍芬草堂与西涧草堂分别于1984年和1986年被列为市、县级文保单位。

    两座藏书楼的藏书,虽历经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多次战火,蒋氏后人抱残守缺,终能珍护勿失。新国成立后,蒋氏后裔蒋鹏骞慨然将父辈旧藏图书悉数捐献与浙江省文理委员会。现分别贮存于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和浙江图书馆。

    蒋光焴一生致力于藏书事业,著名学者俞樾有挽联云:“万卷抱丛残,当时三阁求书,曾问劫灰搜坠简;卅年磋契阔,他日一碑表墓,自惭先友列微名。”这对蒋光焴一生藏书事业的真实写照

    衍芬草堂与西涧草堂在线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