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夜归人 - 分卷阅读33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问巧了,我手还真有这方面的资料。”鲁老爷听说沈固是警察,自然不会再多问什么,镜,翻一本宣纸簿,“这个,是我手抄的那一家的族谱,姓杨,跟小郑说的况有像,但不知是不是。这是我从前收集资料的时候,那一家的后人提供给我的,记得我还在晚报上写了个豆腐块,讲了一本地的瓷制作史……扯远了,扯远了,咱们还是来说这事吧。当时我去收集资料的时候,这家人说祖上是从江西景德镇迁过来的,当年在景德镇也算是制瓷的世家,曾经在明朝成化初年还制过官瓷,后来渐渐没落了,官窑的称号也就没了。据说他们家的没落,跟你们说的脱胎瓷还真有关系。脱胎瓷是永乐年间就现的,在成化年间达到峰,可是杨家却屡烧屡败,没有一次成功过。大概也正因为这个,杨家失去了在瓷行的地位,最后不得不迁景德镇,先是在景德镇附近几度迁移,最后在光年间来到滨海,就居住在大窑一带。到滨海来的这一代孙杨末,他的妻就姓谢,很巧合的,谢氏家也是景德镇人,从前也是制瓷的,所以夫妻二人算是同行,谢氏制瓷的手艺不逊于杨末,尤其是在绘画方面更是妙手,杨末制的瓷,都是由谢氏来绘画图案的。也许正因为有了一个志同合的妻,杨末决定再制脱胎瓷。”

    “脱胎瓷的制作是极其繁复困难的。就拿修胚来说吧,就得修细修修近百次,才能修厚度大约在0.5毫米左右的胚,然后先行胚的素烧,素烧过后再施釉、绘画,需要四十多工序。可是据杨家传来的说法,杨末曾经烧过一批一次烧制的脱胎瓷,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但是他烧制的这批瓷都是素面青白釉,没有任何饰,因为那时候他的妻谢氏刚刚暴亡过世,杨家没有人能再画像她一样的画,所以杨末宁愿把瓷烧成素白的,以此来纪念他的妻。”

    沈固心里一动。纪念他的妻?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谢氏去世了呢?

    “老爷,谢氏是怎么死的,杨家有记载吗?”

    鲁老爷:“这就没有详细记载了,只说是暴病亡,几天好好的,第三天就去世了。但,也有人说,谢氏葬的时候,抬棺材的人觉得很轻,怀疑里面并没有尸。当然,这消息是没有证据的。族谱里的说法,谢氏就是暴亡。”

    “那么杨末烧的那,现在还有传于世的吗?”

    “也没有了。因为杨末就烧了那么一批脱胎瓷,之后不久,瓷窑就塌了,杨家再建瓷窑,就再也烧不一模一样的瓷了。杨末大喜之后又失望,没几年就疯了。”

    钟乐洋忍不住问:“但是他既然烧了一批,而且还传得那么玄乎,应该有人收藏的吧?”

    鲁老爷笑笑:“没错,当时滨海这地方居然了名贵的脱胎瓷,当地官府就收买了去孝敬上司了,但是,这极易破碎,而且清末又是动不安的年代,这批脱胎瓷基本上都损毁了。只有一件,是被本地一个收藏家妥善收藏了,但是过了一百多年之后,这件瓷自己碎了。”

    沈固追问:“真的是自己碎的?有什么据呢?”

    “确实是自己碎的。当时文化大革命,这些东西都是四旧,要毁掉的。这个收藏家的后人为了老辈儿传来的东西不被砸了,就了个盒装起来埋到地去了。十年过去,他以为逃过了一劫,想把东西挖来捐赠给国家,结果挖来一看,别的东西都没事,唯有这只脱胎瓷瓶表面上现了血一样的红丝,他轻轻一拿,就碎了。最稀奇的是,当时他看了碎片,里面没有胚骨,真正是纯釉的。”

    沈固听到这儿,已经可以确定这故事里的谢氏就是谢竹君,当时她的死亡也并非什么暴亡,而是被她的丈夫杀害在瓷窑里。她的怨气使杨末烧成了真正的“脱胎”瓷,这也是杨末为什么再也烧不的原因。

    “哦,倒是还有一些传说,只算是野史吧,因为那年代,也没有什么凭据。都说杨末烧的这一批瓷是不祥之。不光杨末自己疯了,杨家也迅速败落,后代甚至再不了一个制瓷人,手艺也就失传了。而且凡是收藏了这一批瓷的人,最后都没有好结果。”

    “真的?”

    “哦,我刚才说了,只是野史传说。我个人认为这只是巧合。就像著名的霍普钻石,传说会给持有人带来噩运,但是最后收藏它的哈里温斯顿,却没有遭受到任何所谓的‘噩运’,所以珠宝什么的会带来噩运,我认为只是人们的臆测。比如说杨末烧的这批脱胎瓷,正逢清末的动年代,国家都不安宁,何况个人?在这,收藏瓷的人固然没有好的结果,那千千万万本不知脱胎瓷为何却死于非命的老百姓又怎么说呢?而且最后持有脱胎瓷的那家人也并没有遭到什么噩运,甚至在文革期间也没有家破人亡,这又怎么解释呢?对不对?所以我个人的看法,这都是传说罢了,当故事听听可以,真的写历史就荒唐了。”

    沈固和钟乐洋对看一,心想您觉得荒唐,但这荒唐的事可就发生在前呢。再说了,这位老爷显然也是个对野史很兴趣的人,要不然这么多“荒唐”的传说,他怎么都记得这么清楚呢。

    “那您考证过杨家的瓷窑当年是建在什么地方吗?”

    “这我还真考证过,就在大窑一带。记得解放后那一带要建房,还挖过碎瓷片呢。大约就是现在的即墨路拆迁区,只是是哪就不知了。别说我了,就是杨家后人也不敢肯定啦。”

    “杨家还有后人在滨海?”

    “当然了。不然这族谱是谁提供给我的呢?”

    “那,您跟他们还有联系吗?”

    “有啊。当时收集资料我认识了很多人,现在十几年都过去了,好多人都不联系了。杨家倒跟我们家经常联系,因为两三年前生了个小丫,还来送过红。杨家媳妇跟我儿媳妇谈得来,两人净整些个什么韩剧什么的。听说是去年搬到南山卉市场那一带去住了。小丫的照片倒是从网上发来过,胖乎乎的好玩得很。我儿媳妇就喜小孩,自己的孩不是已经大了嘛,就喜别人家的,有时候跟杨家媳妇一块带着孩去玩。”

    沈固心里猛地一咯噔:“孩的照片能给我们看看吗?”

    “行啊。继勇,去把电脑打开,把杨家那小丫的照片调来给沈警官看看。我孙,电脑这玩艺我不会用,让他给你们来看看。”

    鲁老爷的孙利索地打开电脑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