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福临门 - 分卷阅读2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持练字的效果终于显来了,一手字虽不至于让人惊艳吧,但至少端正大方、能够见人。

    待沈顺离开后,赵大郎搓了搓手,喊了祁明诚一声“阿弟”,就再也不知该说什么话才好了。

    赵老太太也是一脸慨地看着祁明诚,:“这方都是你的,如今你却为了三郎、四郎……”

    即使祁明诚已经很努力地在这个时代了,但此时的人们对于方的看重,依然远远超了他的想象。在祁明诚穿越前,上个网就能知天事了,虽说知识无价,但从某个角度来说,信息似乎又变得不值什么钱了。可现在不一样,消息闭不说,生产力也低,好东西当然要习惯地藏起来。

    方、经验、手艺等等,这些都是不能轻易教给别人的。

    祁二娘为何不敢把赵小妹教给她的针法再教给祁大娘?因为艺不轻传是整个社会的共识。

    祁明诚仿佛能看到赵大郎这敦实汉一秒会有泪光涌动,便赶把自己不卖方的理由说给赵大郎听,并且还说:“三弟、四弟是读书人,若是他们有幸考上功名,我不也跟着受益吗?”

    赵大郎连连:“你说得对!你为他们了这么多,他们以后必定是要敬重你的。”

    祁二娘在一旁抿着嘴笑。她心里虽也有可惜那些方,但既然祁明诚已经了决定,她自然不好再说什么。而且,祁明诚是他的亲弟弟,她亲弟弟这么了,她在夫家不跟着脸么?祁二娘摸了摸自己微微显怀的肚,只觉得自己这日真是过得越来越好了。她赶又在心里念了一声佛号。

    天气再转冷一,很快就要过年了。

    刚腊月,大家就开始为过年准备了。祁明诚有心想要凑这份闹,但他不习惯这时候的天气,竟被冻成了一只忧伤的哈士奇。他每天起床后,就和火炉黏在了一起,轻易不敢离开火炉

    对于祁明诚来说,每天睡、起床都变成了一件艰难的事睡时艰难是因为被里太冷,起床时艰难是因为被外太冷。全家就祁明诚最挫,连祁二娘这个需要特殊照顾的妇都没有他怕冷。

    要不是今年他们家自己烧了炭,炭是绝对够用的,祁明诚估计会觉得这个冬天更难过。

    腊月二十后,三郎、四郎的学堂也歇假了。

    他们都是机灵人,知晓了祁明诚为他们的事后,却是除了“谢谢”,一句好听的话都说不来了。三郎每天睡前都会很有耐心地帮祁明诚烤被,四郎默默拿了书本,督促祁明诚继续念书。

    三郎、四郎归家的第二天,赵家养的两猪就该栏了。

    村里有杀猪匠,请杀猪匠来杀猪是要的。除此以外,因为一猪颇沉,它又不会乖乖被杀,因此还需要找两三位壮小伙来帮忙抓住猪蹄。杀猪是喜事,自然不能让帮手们白忙一场,于是请了谁来家里帮忙抓猪蹄,等杀猪饭好以后,就需要送给谁一碗猪。这些都是约定成俗的规矩。

    赵老太太有四个儿,哪怕赵成义常年不在家,那也还有三个,因此抓猪蹄时,从来不需要请别人来帮忙。今年,赵成义不在了,却多了一个祁明诚,而且祁二娘已经显怀了,家里依然人丁兴旺。

    四个好小伙站成一排,那些来他们院围观杀猪的人看到这一幕后,别提有多羡慕了。

    赵老太太拄着拐杖,哪怕半年前经历了丧之痛,还因此大病一场,在这时,脸上也终于了一抹难得的喜:“可见家里男丁多还是占便宜的。”这话说完以后,她立刻觉得不对,便忍不住朝着祁二娘看了一。见祁二娘忙着招呼乡亲,并没有听见自己的话,赵老太太才偷偷松了气。

    天知,赵老太太刚刚说这句话时,真的只是一句慨而已,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义。可若是祁二娘听见了,觉得她是在盼孙,那不是给祁二娘增加负担么?即便老太太真的想要抱孙了,她也不会当着儿媳妇的面说这样的话。要知,忧思过重不利于生产,这几个月必须一切以儿媳妇为重。

    杀猪人开始磨刀时,祁明诚觉得在寒风站不住了,便打算去厨房里躲着。祁二娘正巧也回了厨房。她见惯了杀猪的场面,倒是不觉得害怕,但她现在怀着呢,还是尽量不要直面血腥气比较好。

    “阿弟,你不忍心看了?别怕啊,等会儿给你炖吃,你保觉得香!”祁二娘打趣说。

    自穿越过来,祁明诚还没怎么吃过。一开始是因为他要给赵成义守孝,等守孝结束了,因为原太差,一直习惯吃些清淡的,祁明诚担心自己改了味会被人瞧不对来,于是只能忍了。

    说到守孝这个问题,民间虽也看重,但绝对没有达官贵人那么看重。打个比方,就算是死了老爹老娘,但如果正赶上抢收的时候,大家第二天也还是要活啊,否则难任由一家饿死?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足而知荣辱。大约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赵成义牺牲后,赵老太太者,不用给儿守孝,赵家兄妹为平辈,可守可不守。因此赵家就没有正式守孝,仅仅是于本心选择了穿麻茹素而已。祁明诚为赵成义的“夫”,照梨东镇这边的惯例,他需要守百日孝。但是,祁明诚况特殊,因为要给赵成义祈福,所以他要守足三年。

    不过,毕竟已经过了百日,只要在祈福一事上不分心,守孝时的其他注意事项就都可以放宽了。

    也就是说,祁明诚可以吃了。

    赵家杀了两猪,其的一直接被围观的村民们买走了,这个买上一斤,那个买上半两,如果正好遇到上家有喜事要设宴的人家,更是一气买走了十几二十斤,猪很快卖掉了很多。

    有一是祁明诚百思不得其解的,为什么在没有这个电话的年代,附近几个村里传起消息来总是会特别快呢?比如说赵家要杀猪了,这件事也没怎么和别人说过啊,但是周围几个村里想要买的人,就是能在第一时间找上门。像这样问邻里乡亲买吃要比去镇上的猪吃便宜些。

    卖不完的会直接由杀猪匠理好,一块一块的穿上孔,用某系好,然后全吊在了堂屋的天面。对,不用烟熏,不用抹盐,就这么直接吊上去了,任由它们自行风。这时候的房透风好,猪像这样吊上一两年,不会臭也不会坏。总之,这些猪最起码要吃上一整年。

    而这些同样是祁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