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福临门 - 分卷阅读1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公似的,也难怪梁山伯认不来啊!这不是因为梁山伯太呆,而是因为祝英台女扮男装的本领太超了!

    “大约,那位姑娘本来就是一个英气之人吧。”祁明诚最终如此说

    祁二娘却不想再谈论这个话题了:“若是位小公,咱们多说说他也无妨;但既然不是,咱们还是不要说了。”姑娘的名节尤为重要,但凡有些礼数的人,都不会把别家的姑娘大咧咧地挂在嘴上。

    他们吃完了饭,又在大榕树歇了一小会儿,就踏上了归途。

    山路上只闻清风鸟鸣,没有了外人,祁二娘终于迫不及待地说起了三妮。

    大家都能够看得来,三妮在周府的日不算难过,祁二娘一再慨周府果然是个厚人家。不过,她的这慨算是一作乐的安吧。毕竟,主家再好,为人婢的也还是低人一等。

    “就算吃得好些,穿得些,又有什么用呢?笑不能笑,哭不能哭,唉。”祁二娘说。

    “咱们今年努力,说不定明年就能把三来了。”祁明诚赶说。但他心里也有隐忧,当初祁爹为了卖上价钱,三妮的卖契上签的是死契,若是主不愿意放人,他们就算筹了钱也没用。

    祁明诚觉得自己应该要什么了。

    另一边,小厮阿康在镇上最好的酒楼见到了自己主。他记忆好,竟是将祁明诚等人和三妮的对话都向主复述了一遍。小公合上折扇,敲了敲手掌,:“如此,他们说的就该是真的了。”

    “那还用派人盯着他们么?”阿康问。

    小公摇了摇,不怎么在意地说:“不用。虽说我们况特殊,应谨言慎行万事小心,但既然他们是真的来探望亲戚的,我们也用不着草木皆兵。这福儿,我记得是外祖母跟前得用的大丫鬟?”

    “是的,福儿着老夫人私库的钥匙呢,老夫人平时本离不得她。”阿康说。

    小公不再说什么了。

    他坐在酒楼最好的包间里,喝着一壶对他而言只能算是寻常的茶,看着街上的人来人往。

    瞧着,竟有几分寂寞。

    周老夫人这一生只有一位女儿,她的女儿嫁去了镇国公府。她的女儿也只生了一个女儿。

    所以,在这个世界上,能称呼周老夫人为外祖母的,就只有镇国公府的那位小主了。

    小主姓沈,单名一个灵字。

    第11章

    大家都很有默契地没有说起四妮和五妮,并不是他们忘记这两位祁家姑娘了,而是因为他们的心充满着一无力。说了又能如何呢?他们还能找到她们吗?这是他们心即疼的伤

    唯一能让他们觉得有一的地方在于,四妮和五妮被卖时已经七岁多了。这个年纪说是能够记住一些事的。只要他们不放弃,她们也努力寻找家人,那么总有一天他们还会再相见的吧?

    回到家后,祁二娘和祁明诚先去老太太的屋请安。

    这是一约定成俗的规矩。门前,要对家的老人说一声“我门了”;回家后,要对家的老人说一句“我回来了”。类似这样的规矩还有很多。这些规矩的产生或许是为了维护辈的权威?

    不过,祁明诚更愿意把这当成是一免于让老人担心的行为。

    他们到家了,给老人请个安让老人看到他们平安归来,老人自然就不用再担心了。

    祁明诚穿越过来的时候是夏末。当他在这个家里住了一阵后,转就已是秋。仿佛只是半夜的一场雨,祁明诚起床后,立刻觉到了一能够钻肤的冷意。他冻得赶回屋加了一件衣服。

    这时候的环境污染没有后世那么严重,年平均温度原本就低于后世;梨东镇又在丘陵地带,虽说上莱村所的地方看上去是块平地,但其实海比真正的平原要,于是这里的平均气温更低。

    不说别的,哪怕是在夏天最的时候呢,祁明诚睡觉的时候,上也还是要盖块薄被的。

    祁明诚冷得有些不习惯。

    “这才哪到哪呢……等到冬天雪时,你大概要和火炉到一起去了。”祁二娘笑着打趣他。

    在这个没有空调和气的时代,普通老百姓的取方式也简单,他们要往自己上裹一层又一层的厚衣服,还会烧木炭。家家都有炉。大一的炉上通常会架个四方的木架,可以让好几个人挤在一起烤火;小一的炉外面会个竹编的筐,正好能提在手上,适合一个人独自取

    至于木炭,平时饭时,每家每就会自己烧一些来。

    饭时,有经验的人既能顾着上面的锅,也能顾着面的灶。估摸着一柴烧得差不多了,就用钳来,放瓦罐里,然后合上盖密封。不多时,炭就形成了。不过,这里面的火候把握非常重要,如果柴烧得不透,那么成炭的过程会冒呛人烟,要是柴烧得太透,那就直接化灰了。

    “一年到能攒那么一大筐的炭吧,看着是不少了,但到了冬天肯定是不够用的。”祁二娘觉得祁明诚太缺乏生活常识了,就一地给他讲清楚,“所以,咱们家里到时候还要再买些炭。”

    附近村里就有人会烧炭。村民们去买炭时,价格也不贵。因为,村民们可以用木柴来抵钱。

    这就和赵家卖豆腐时,买豆腐的人基本上都会用大豆抵钱,一个样。

    祁明诚心里一动,问:“咱们自己烧炭不行么?”

    “你就是想得太简单了。烧炭用的土窑谁都会挖,可火候太难把握。”祁二娘摇了摇。虽然在她饭时,把一两成炭,她总是能次次成功。但她这小打小闹和人家一窑就烧几十斤、上百斤炭的规模是不一样的。前者每家负责饭的小媳妇都会,后者就需要有经验老的老把式盯着。

    祁明诚却越想越觉得自己的主意不错,说:“,你们就是胆太小了。谁也不是一开始就能摸着诀窍的,只要我们大致知了烧炭的方法,哪怕一两次不成功,三五次以后总能把炭烧来的!”

    卖炭是可行的!祁明诚一边思考,一边在原地转着圈,迅速切换成了斗志昂扬模式。

    祁二娘看得一愣一愣的,说:“就算我们会烧炭了,也没有地方卖啊!别看咱们梨东镇那么大,其实卖炭的就那么三四家。我们周围这几个村的想要买炭,都认准瘸老三了。他有个侄在镇上当捕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