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死忠粉重生了 - 分卷阅读8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肯定不会亏待他,不是徐家,也会是别的大助力。与其将来还要对付别的势力,不如就选徐家。

    徐家的归宿,他早已有了计划。将两个敌人绑在同一艘船上再沉,倒比一一对付省事得多。

    第59章 错认

    赵佶订婚的消息传回太原时,萧宓也正好在将军府上给柳老太君诊脉。

    时值早上,阖府上的女眷都来给柳老太君请安,济济一堂正闲话家常,便有婆喜滋滋地跑正厅,“老太君,大将军来信了!”

    “快呈上来!”

    赵霍等人此去所行之事,一不小心就会万劫不复,柳老太君在后宅什么忙也帮不上,平日里也只能日日牵心挂。听得赵霍来信,不由有些急切地

    打开信封,柳老太君先读了一遍,脸上慢慢地染上了舒展的笑意,然后和蔼地笑着对众人:“大家都平安,战事也顺利,除此之外还有一桩喜事呢!”

    说着,让正凑在边的赵华把信念给众人听。

    “三郎佳偶已定,乃荥守备徐元朗嫡次女……”

    此言一,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杨氏上,接着,就是坐在她边的杨映。

    杨家人并不比萧家那般富裕,走到哪里都可以毫不犹豫就置办一大座宅邸,而且为了杨映能近楼台先得月接近赵佶,他们一大家人至今还客居将军府。不是以往在河东还是到太原的这几个月,杨映的那小心思在众人都是门清的。

    听得赵佶定了徐元朗的嫡次女,一些和杨映及其母张氏不对付的尖刻妇人,里便顿时带上了嘲讽。

    杨映几乎不能克制自己的绪,当场就红了眶,见众人目光,连忙低,死死的掐住手心不让泪掉来,她不能在人前失态。

    杨映的母亲张氏,也是一副大受打击的样

    其余人纷纷向杨氏贺,杨氏听信里说了徐家如今的势力及能给赵家带来的助力,顿时也喜上眉梢。儿赵佶能找到一个如此大的岳家,她岂能不兴。

    到太原后对赵俣赵侑赵信这三兄弟的势力有了一个清楚的知,她便再也没有想用赵佶的亲事来帮衬娘家的想法了。无论如何,还是儿最重要,尤其她如今就只剩赵佶这么一个亲儿

    众人都在夸赞徐家如何兵力盛,杨氏心虽然得意,嘴上却假模假样地谦逊:“家世如何,倒也不要,只要他们两个以后能合得来,我这辈的就放心了!”

    萧宓听得这话差声来,家世不要,那是谁前段时日赵家屡创大捷时遇到她,耀武扬威地,让她认清自己的地位,她家赵佶要找的是门当对的大家女郎。

    当然,赵佶定不定亲和谁定亲从私人来说她一都不在意,她比较关心的是赵佶与徐家联姻后对萧家的影响。

    先前她之所以那么脆地将平等五郡的产业送给徐元朗,为的是牵制裴家发展,同时想着,天的过程,徐家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其他势力灭了,到时候萧家背靠已经一统天的赵家,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将产业收回。

    可如今,赵家与徐家联姻了,联姻对象还是赵佶这个世,论关系,徐家比萧家更亲近,论势力,徐家和萧家也是天壤之别。如此一来,恐怕不只是荥、粱郡、谯郡的产业有去无回,平与河的,徐家也不会松

    这就是真正丢了四分之一的产业了。想到这,萧宓觉得有些疼。

    可若是要为了这些产业去对付徐家,风险又太大了,一不小心,为了钱财会把全家都赔去。

    一时没有决断,萧宓便把注意力转向了另一个方面,有徐家军支持,赵家便能突破安邑防线,占领京师也是迟早的事了。那她也得早作准备了。

    赵家在京师接受太禅位立国后,将有全国范围的战事,军饷缺,是她以资军为萧家谋取世袭爵位的好机会。除此之外,如今赵家所统治的范围也相对安定了,她可以为萧家囤积更多的武力了。无论将来形势如何变化,拥有更大的武力,总是更有保障的。

    回到萧宅,萧宓便立刻召来了萧武,令他集结训练的骑兵,准备前往文城。

    五日后,萧宓便带着家人向赵家辞行了。

    因为赵家军才扫过,一路甚为平顺,不过十几日,便到达了萧家在文城与绛郡的那个产粮的山庄。

    萧宓一边命人修筑更好的防御工事,一边在各地以购买或招聘的方式招揽私军送往文城。半年时间在忙碌很快过去。

    期间赵家顺利占领京师,并在一个月前接受前魏太禅让改朝换代。赵霍登基为帝,建国称“周”,年号“武德”。

    萧宓原本打算在文城待到柳老太君等人从太原到京师后,再带上已经挖掘来的分萧家藏宝启程去往京师,却被一封突如其来的信件打了计划。

    彼时她正在营房巡视军士们的练,半年时间,肆无忌惮地扩张,她已经有了一万军士。取了在太原只能完全靠买粮的教训,她专门在文城又买了两个产粮的山庄,并开垦了附近大量荒地,军士们练之余,便在田间垦荒。

    这是从赵侑原本派来的“顾问”学来的经验。预计到明年,文城所产粮,可再供养两万军士。

    “大娘!京来人了,似乎有急事要立刻见您!”萧忠匆匆忙忙地跑来

    萧宓来到待客的正堂,便见得两位戎装打扮,风尘仆仆的年轻男,仔细分辨了一会,萧宓才从对方满面的疲与灰尘看清了五官,都是熟人,其一个是赵佶边的亲信,虽然不知名字以前却时常见着,一个是赵侑边的小厮和辉。

    “萧表姑娘,两位殿请您火速前往京师!”和辉从怀一封封着火漆的信函呈给萧宓。

    萧宓打开一看,确实是赵侑的笔迹,“京亲眷危在旦夕,还请萧表妹见信立刻前往京师,事关重大,信不便细说,面见详谈”。

    一问和辉两人,竟是八百里加急从京师赶过来的,路上都跑死了好几匹。

    如此足以说明事态的严重了,萧宓心隐约有所猜测,但也没再细究,赶让人备上最好的来拉车,带上药箱,上二十余私军就火速发了。

    文城的山庄到京师,近九百里,在每百里的驿站以军令换上最等级的军,将车赶到最快的速度,日夜奔袭,萧宓的队伍奇迹般地在第二天的午时赶到了京师北门外。

    即使是曾经从平逃难来,也没如此生死时速般地赶路过。当然,那主要是因为当时没有官方手续,即使愿意很多钱,驿站也不敢胆大包天到把用以八百里加急的军去。

    有特令在手,萧宓的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