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逆命之宋青书 - 分卷阅读12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清醒了过来,翻地理好衣,这时青书才睁开,两人对视一,自有默契,卫璧便去了。

    倒是青书不由得心微叹,他竟连卫璧什么时候爬上榻的都不知,原来真是对卫璧已如此信任了……不过,其实也没什么不好的。

    卫璧走,与几人一起到了议事厅,这才肃然问:“几位将军不是在打大军准备战吗?可是有了什么变故?”

    汤和走前两步,恭谨说:“启禀教主,台州方国珍传讯,此次事件似有误会在,还望能与教主在濠州台州边界面谈释疑。”

    卫璧稍稍一顿,神扫过汤和和邓愈,他们俩虽极力掩饰,但提到方国珍这个名字时,还是有恨意来。卫璧心一凝,果然是同乡至,他们对朱元璋倒是厚。

    沉片刻,卫璧微微蹙眉说:“既如此,我们也不能被仇恨蒙蔽了双,倘若真了蒙古人的计,朱兄弟在天之灵也难以释怀。”

    此言一,汤和邓愈的表终于舒缓些许,邓愈拱手说:“教主见,然而要与方国珍面谈,着实不能不防。”

    卫璧颔首说:“那是自然,几位将军提兵力与我同去,想必方国珍也会带大军同往。不过姑苏的防线可要再加几分,免得让张士诚趁空捡了便宜。”

    邓愈汤和一同答:“属明白。”而后便一同去布置了。

    等到卫璧再次回到院,青书已然坐在人工湖心的小亭里淡然地品茶了。

    这个四面环只有一座拱桥的小亭明显是个谈话的好地方,以青书和卫璧的功夫而言,当世几已无人能在这样的条件偷听了。即使会有人偷听的概率实在太小了,但任何时候都应该谨慎。

    卫璧走,将刚刚汤和邓愈来报的事复述了一遍,而后说:“我打算明日一早便启程,全军快大半日便可到边界了,青书也随我一起去吧?”

    青书淡淡笑:“我自然和大哥一起去,不过我们何不午便启程?早到也好早布置,以免谈不拢条件。”

    卫璧:“也好,不过我们想让方国珍和张士诚互相耗损实力,方国珍又不傻,怎么能轻易答应?”

    青书悠然说:“那就要看大哥的了,到时候最好在双方文武见证面谈,而非私协定,然后大哥充分表现失去手心腹大将的愤恨悲痛,要得方国珍自己答应以他所作为主力击败张士诚以证清白,倒也没有多难。”

    卫璧前一亮,笑着说:“不错,在双方文武面前,方国珍又岂能拒绝?他是绝不会愿意让手怀疑他与蒙古人有勾结的,那样的话一世英名也就付诸了。”

    青书淡淡笑:“若他真的死不答应,英名受挫,也再无可虑了。”

    卫璧心很好,但想了一会儿,又问:“可若方国珍真能拼尽兵力胜了张士诚,我们也无法再对他什么了,否则岂不会引天人非议?”

    青书看着卫璧,似笑非笑地说:“到时候他自己的兵力也不剩多少了,大哥便以民族大义为由邀请他加明教义军为一方元帅不就好了,非但如此还要把麾分兵力给他带领以作补偿,这样一来方国珍成了大哥的属,他的名望自然也就成了你的名望了。”

    卫璧闻言微微苦笑说:“青书,你这些所谓的堂堂正正的谋,倒比许多谋诡计还要令人发怵。”

    青书敛目垂首说:“既然要大哥的军师,总要有些本事才行……不过我这般行事,你会不会心不快?”

    卫璧一怔,握着青书的手正:“自然不会,你这般为我谋划,我只会开心……你也不要多想,无论何时我总是信你的,怎样的你我也都喜。”

    青书若有所思地看着卫璧,直到卫璧都开始有些手足无措了,才微笑说:“也是对你,我才敢这般肆无忌惮……”说着话锋一转,忽而说:“杀张士诚最好也要脆利落,绝不受降,否则只怕那件事掩盖不住。”

    卫璧目光一厉,冷笑说:“那是自然,还有汤和邓愈他们,对朱元璋厚,为防万一还是除掉的好,我实不想给你留后患。”这个后患也许很是远,待得他日卫璧登基为帝,众人同朝为官,若旧事了破绽,汤和等人必不敢责怪为主君的卫璧,只会把矛指向青书。这朝堂上的争锋向来黑暗,纵使卫璧一心偏向青书,也难保不会有个万一,所以还是斩草除的好。

    青书悠然一笑,说:“大哥对我一片心意,我自然明白……不过到时张士诚败后汤和邓愈他们找不到张士诚挑拨离间害了朱元璋的明证,对方国珍的隔阂也就无法消失。再加上吴氏兄弟的死,必然针对方国珍……若新朝定基后有一日开国大将方国珍猝死,那么素来与他不和的汤和邓愈等人,怕也难辞其咎……他们毕竟都是人才,即使真要怎样,也不妨等到天已定再作打算。”

    卫璧忽然有心服服的觉,但更多的却是庆幸欣喜,能和这样的青书一世相伴,真是不枉此生。只有懦夫才会对厉害的人心生不满,卫璧既有天之志,此时更加觉得,也唯有他和青书才得上彼此。

    卷二 心悦君兮君可知 对骂

    方国珍和张士诚之事很顺利地解决了。濠州明教所与台州方国珍所合击张士诚,方国珍的军队正面迎敌,而明教义军负责包围和后方突袭。最后终于克复姑苏,方国珍率明教麾,明教教主卫璧欣然应允,以兄待之,资兵助粮,彼此君臣相得,毫无隔阂。

    而后明教义军所到之,分散抗元的英雄豪杰山寨落纷纷归附。至此,天义军尽归明教。

    此次真可谓是一箭数雕,一谋便竟全功。

    不过这些都还是后话。当卫璧与方国珍磋谈商议,达成共识后,只又留了一月余确定了大战略后,便将军政事务都给了属们代理,与青书并五行旗等人往少林而去了。至于濠州明教义军,汤和邓愈等人虽仍在原职,但卫璧十分光明正大地调来了几个专门培养的心腹手分摊权力,又将朱元璋生前的心腹们打散调开,将其势力消散于无形之

    江湖人消息向来灵通,濠州台州姑苏地域这般大的动作,几乎可谓是人人皆知了。明教之势已无人再可攀比,便连大元朝廷的兵大元帅汝王察罕帖木儿在吃了几次败仗之后,也有些偃旗息鼓了。

    明教,这个在数年前还被称为“教”的江湖教派,竟已有了定鼎天的实力;而明教教主卫璧极有可能称为开国皇帝,再不是一个普通的江湖侠客抑或是教派首领了。想到这里,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些说不觉。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