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逆命之宋青书 - 分卷阅读12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了。

    卫璧微微皱眉说:“话是这样说,明教自然不能替谢逊背这个大黑锅,但少林派如此公然地拂了我的脸面,要是应对不当,岂不是让明教教众心寒?”其实关于金狮王这事卫璧也想过了,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当众揭开成昆的谋,然后就让谢逊自尽赎罪也好,留在少林派当和尚念经超度亡魂也罢,总之那些个陈年旧怨也就牵扯不到明教了。

    说实在的,谢逊又不是卫璧的义父,他卫璧才没那个闲工夫去救人呢。然而谢逊毕竟是明教四大法王之一,如今少林派开这个屠狮英雄会,卫璧为教主那是必然要席的——最重要的是,现在谢逊还是他明教的人,该怎么置自该由他这个教主来决定——就算要杀要剐也该等他把谢逊逐明教再说吧?少林派这么,实在太不给卫璧面了,绝对不能容忍,否则还不知明教教众会怎么想呢。

    青书微微眯,想了一会儿,才漠然说:“这事背后恐怕不简单,之前大哥万安寺一役挽救了各大派,看着江湖势力已然有凝聚的趋势了,如今先是峨眉派和武当翻脸,现在连少林派也公然和明教叫板,江湖上最大的几个教派互相攻讦……究竟是谁比较得利?”

    卫璧心一凛,诧然说:“竟是这样……是我想得太过简单了,我只当这是成昆针对明教的谋,少林派此时怕是已在成昆的掌控之了……却没想到背后还有其它牵扯。”

    青书低声叹:“成昆早与汝王合作多年,两人一直各取所需——成昆想毁灭明教,汝王则是想尽歼江湖大势力,扑灭反元义军。然而光明上成昆计谋失利,反倒是日益分裂的明教有了新教主,重振威名;汝王府一手安排的万安寺事件也被大哥破坏了,江湖各派虽然削弱了,却反而聚拢在明教周围,反元势力更为浩大了——他们看形势越发不利,定会再想后策,这一次……大概有什么杀手锏也都会使来了。”

    卫璧稍有些不安,但抬看到青书,便郁气全散,颇为自信地笑:“好了,青书也不必多想,这其说不定也并无许多,就算真有,只要我们两人总在一,便也没什么事能难倒我们了。”

    见他这样说,青书不接话鼓励赞成,反是转而问:“离端节尚有近两月,倒是不急着去少林碰,大哥可有其它打算?”

    卫璧沉片刻,眸光微沉说:“明教各路义军攻城寨已得了近半天,是时把那些该消失的人都打发了,我打算亲自去理……相比之,谢逊之事其实算不得什么。”

    青书闻言终于展颜一笑,颔首说:“大哥能这样想是最好不过了,成昆掌控少林派充其量也不过是想得到‘武林至尊’的称号,顺带着打击明教罢了,且不提那断成两截的屠龙刀还在我们手里,便是他们真能得到,难就能‘号令天,莫敢不从’了吗?不过是愚昧的妄想而已。我们真正的敌人是那统领大元兵的汝王察罕帖木儿,要争的是这原的大好河山,与那些四闹的江湖莽夫早已是‘不同,不相为谋’了。”

    卫璧神一亮,顿时只觉得豁然开朗——他自到这倚天屠龙的世界以来,总也这个江湖纷争的框框,然而到了今天这一步,虽说少林武当峨眉的势力也颇为重要,但充其量只不过是些江湖门派,又如何能似明教义军那般左右天大势?

    其实说真的,明教和明教义军的概念其实是大有不同的。明教总舵也算是个江湖门派,但明教各路义军发展到今日,几乎已然相当于割据四方的军阀了,虽然还挂着明教的名号,其实很多大兵都和明教没什么关系,便是层将领也与江湖无甚瓜葛。

    原著里张无忌虽然贵为明教教主,但其实他真正能掌控的也只有明教总舵的左右使、法王、五散人、五行旗等势力而已,而且由于他手段不够果决,教务也大多由杨逍等人打理,到最后几乎除了个武功的教主名,就什么也没有了,更别提明教各路义军的掌控权了。

    如果只把他当作一本武侠的男主角,张无忌的一生也算得上是波澜壮阔了。最后他携远游,归隐海外,似乎也逍遥自在的。

    可若是从明教教主的份来看,张无忌明显是不合格的。明教各路义军只是表面上尊他为首领,实际上是各自为政,互相勾连抑或是打压,划分地盘,争霸天,失去教主二十余年的明教总舵早已失去了对义军的掌控力。

    想想也是,在这明教义军连连告捷,几乎占领了大半江山的时候,张无忌却是几度遇到危险近乎丧命——不是海被波斯人欺负,就是险些了荒岛野人;结个婚还途跑路,差又被赵她爹给咔嚓了,最后还要靠赵以命威胁才得以逃脱;更别说屠狮英雄会了,差给周芷若戳了五个窟窿不说,还要和少林派三个老和尚作对,几度生死关——这哪里是个义军首领、未来帝王的样

    举例来说,当时张无忌和赵逃婚后遇到王保保和汝王,差儿就丧了命——这可真是之大稽,他明教义军和汝王的军队正打得如火如荼,结果他们的教主反倒孤被敌人包围了,还要靠和敌人之女的那儿女私来活命,真是令人无语凝噎。

    这件事只要是随便换个人,都会选择先打了蒙元江山,登基建立新朝,然后再去考虑儿女私——到时候就是纳了赵又如何?新朝帝君纳前朝皇族的先例一抓一大把,用得着以犯险又是私奔又是打副本最后连天都拱手送去嘛?

    简而言之,那成为明教教主的张无忌最多算是江湖豪杰,本不是天一霸,甚至连争天的资格都没有,也无怪乎朱元璋会把他这个有名无实的教主给走了——要是张无忌手上有兵权,朱元璋也不会用那么小儿科的手段玩笑一般地就把他给打发到海岛上野人了,怎么也要谋诡计一番吧。

    卫璧想到这里,不由得摇苦笑——笑他自己竟也不自觉地就陷了江湖的迷障里。

    此时卫璧才是明教教主,他甫一上任便开始着手收拢权力,及至此时他所培养的心腹都安了各路义军层将领,几大首领彭莹玉和常遇都是他的人,其余几人虽有些小心思,但也都能听从调令指挥,形势真是大不相同。唯有一个朱元璋,野心初,此时已渐显尾大不掉之势,是时候除掉了——之后只要集兵力攻克元大都,将蒙古人赶回草原老家,这卫璧登基为帝也就到渠成了。至于再以后的全球攻略,那大可以等以后再慢慢谈。

    卫璧和青书每日都会收到各地的飞鸽传讯,不是决策战局,就是打理政务,然而卫璧却总是把为义军首领的他和为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