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堂春nuan - 分卷阅读10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是,学生也为他不值。”

    魏正则:“等日后有时间,为师再亲自去看看这二人。”

    李敝言一听这话就知此事八九不离十了,想着回京后一定要给二人说说,定然能教他二人兴的上天。

    不知不觉,两人便聊到了饭

    平时魏正则吃的普通,今日李敝言来了,魏正则便早早让徐伯准备丰盛的席面。

    酒足饭饱,便腾一间房屋,让李敝言暂住一晚。

    七三章 怀疑

    次日一早,没曾想靖王朱宁应突然驾临,顺带来一个不大不小的消息。

    因圣轩帝病重,沧州各地又经历大旱,民不聊生。月初,湖州农民煽动远近数千人起义造反,群起响应,持锄镰刀攻打嘉兴府城,不敌朝廷备兵,造反率众溃逃,官军追至尽歼其众。同月旬,南赣又有学率众,分别围攻安远县和龙南县;沧州民起义,攻泰和县,大败官军,杀死官军副使、千数百人,起义频发,朝廷震惊。

    “赈灾不到位,百姓有怨言,而百姓为君为舟,可载舟亦可覆舟,此事不平,民心不向,虽然各地备军都已平,但就怕此事屡禁不止。”朱宁应说到此,不由叹了气。

    纵观大元朝三代历史,也没有哪一年有如今年一般多灾多难。

    这件事地方官员上报到朝廷快则三五天,慢则一个月,圣轩帝又无心朝政,朝李赞等人又明显式微,不敌郑海端一党。

    魏正则沉声:“郑海端本就不在意民心,民造反,兵力镇压,如此往复只会让百姓与朝廷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

    李敝言皱了皱眉,低声:“在京城本没有听过这些消息,估计全被郑海端给压来了,就连我祖父也不知。”

    此言一,朱宁应与魏正则眉都拧了拧。

    李敝言顿时不敢再多说了。

    污吏当,佞臣掌权,君主病重,天灾人祸,百姓离。

    而楚王与靖王之间还互相防备,对皇位之争剑弩张,怎么看,都不是一个有利的局势。

    朱宁应叹:“本王原计划是要去徐州的,但半路收到曹瑞的密报,突厥前日派了一队骑兵扰边关,刺探形,看样,似乎知大元朝政不稳,妄图趁火打劫。”这倒是在魏正则意料之,他轻轻颔首:“朝腐朽,估计有官员与蛮夷外壤互通消息,只是朝两党明确,想要揪此人不太方便。”

    朱宁应“嗯”了一声,眸突然闪过一抹光:“本王也是如此想的,倘若哪日大权在手,肃清两党也就容易了。”他说到此,看着多年带兵打仗留死茧的手指,“魏大人,依你看,是先手为,还是黄雀在后?”

    魏正则微微一怔,却没想到朱宁应竟然坐不住了。

    他想到远在京城的人,也有些坐不住,但一切为了大局,都得从计议。

    思及此,魏正则缓言:“古往今来,政变成败不分先后,分的而是稳之一字。急不得,缓不得,且兵不动。楚王虽然明暗有着不少帮手,可他的帮手都集在京城朝廷,可王爷你多年来四征战,扶植基,倒有将京城喻为瓮之意了。”

    朱宁应闻言忍不住笑了笑:“这倒也是。”

    吃了两盏茶,朱宁应又:“只民四造反,这本王不大放心。”

    魏正则:“百姓过得不好,自然就想推翻现在的局面。只是造反何其不易?时机未到,现在造反那就是找死,且看看各地督军,虽然费了些力气,可也没有一个地方成事儿的。等王爷醒掌天,再推怀柔政策,实施变法,百姓过的好,又嘛要造反?”

    说到此,魏正则语气一顿:“官倒觉得这些造反的农兵可以加以利用。”

    朱宁应一怔:“怎讲?”

    魏正则:“百姓造反不过为了温饱,招安也十分容易,局势迫在眉睫,各地府兵不好调动,这些农兵倒可以成为王爷的成大事的助力。”他随即低声在朱宁应如此这般一说,朱宁应忍不住拍案叫绝。

    “这方法妙极!妙极!”

    魏正则淡淡一笑。

    朱宁应却越想越可行,他忍不住:“只不知何时才能成事。”

    “这天迟早会来。”

    朱宁应郁闷的摇了摇,他最近费心的事太多了,才三十好几,都白了不少。

    他突然想起一事,看向魏正则:“此事暂且放一边不谈,本王顺过来,还有一件事要与魏大人商议。”

    魏正则肃容:“王爷但讲无妨。”

    朱宁应清咳:“本王这么多年,边只有钰晖一个世,年方十二,现在跟着几个小有名气的先生习四书五经,秋礼法,但本王旁听了几次,总觉得不如意。思来想去,觉得魏大人若能来教习,钰晖的学业本王也就不必担忧。”

    靖王的儿朱钰晖魏正则见过,年纪不大,但却很懂礼貌,得白白净净,不算聪颖,也不算愚钝。

    也不知今朝的皇室是怎么了,从圣轩帝开始,嗣凋零,靖王如今三十多岁,也只得靖王妃生了一个世,其他人均无所;而楚王膝虽有三,却全是郡主。也难怪当年那愉贵妃假小产,惹得圣轩帝怒火冲天。

    魏正则笑:“能授业与小世官荣幸之极。”

    朱宁应闻言心安稳,看向一旁端站着的李敝言,仪表堂堂,不禁夸:“若本王没有记错,李公便是师从魏大人吧?听说今科名列三甲,当真英雄少年啊。”

    李敝言忙躬作揖:“都是老师教的好。”

    朱宁应微微一笑:“那便是名师徒了。”

    “王爷过奖。”

    三人在书房闲聊一会儿,朱宁应还有要事在饭也不留,轻车从简的要离开渭州,魏正则便亲自相送他至渭州城外。

    李敝言午也要回京,东西都打包好了,他闲来无事,便留在魏正则书房里翻阅典籍。

    书房里萦绕着淡淡的玉兰香,这味让李敝言总觉得有些熟悉,好像在哪里嗅到过,可他这会儿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手里的看完了,他站起,便将要书籍放回书架,岂料右手衣袖太广,不小心抚落多宝阁上的一个锦盒,“啪”的一声,锦盒被摔开,一个略陈旧的鸦青云纹荷包被摔了来。

    李敝言心自己脚,连忙弯腰去捡锦盒与荷包,可当他拿起那荷包时,突然觉得这绸缎料有些熟。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