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君臣 - 分卷阅读10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惯了抓住零碎时间补眠,不到半个时辰就自动醒来,睁一看,顾缜靠在自己睡得正香。

    难得偷闲,谢九渊以神细细描摹顾缜眉,这一世局面不同,所以前世顾缜眉目间久的忍耐压抑冲淡了许多,若说前世的顾缜可比作忍耐苦寒的白梅,前熟睡的俊青年则更似梨,上朝时犹若冰雪,在自己面前却是玉一般可

    此时,顾缜一只手搭在他肩上,另一只手还虚握着他的一缕白发,侧脸贴着他的膛,微张,睡得安然。

    御书房的路上,听三宝说今日陛因着兵事宜时常熬夜,还时不时半夜战报,很不安宁。

    于是谢九渊不忍心唤顾缜醒来,守着他多睡一会儿。

    又过了半个时辰,顾缜睫微颤,在谢九渊衣服上蹭了蹭,这才醒来,一睁,就对上了谢九渊温柔的视线。

    顾缜低笑笑,握着谢九渊的肩膀借力,抬亲上了人的,他亲了一,稍稍往后仰,拉远了些许距离定睛一看,又伸,确认:“师相,胡须冒了青茬。”

    大楚男而立之年才会蓄须,谢九渊尚不够年纪,而且行伍之人,拖着须多有不便,普遍都刮了个净,落得轻松。

    谢九渊距上次修面已有数日,又忙于师事务,就没注意到。

    顾缜生了兴致,喊三宝寻了锋利的剃刀来,褪去了履,上躺椅坐在谢九渊上,低小心给谢九渊刮胡茬。三宝在一旁看得心惊胆战,谢九渊却镇定自若,任凭顾缜拿着利刃在自己脸面上动刀。

    胡茬刮尽,二人起净面,重回案边,再度说起边防图一事。

    顾缜叹:“真是自缚手脚。”

    就算兵尚书隐了实,以锦衣卫和宿卫的手段,其实已经查清了事实,文谨礼手,青省巡抚秀派人混了西宁卫,趁着安西卫与西宁卫在哈密换哨时,谎称有兄弟在安西天关,跟着安西卫了边防之地,偷布防图后,又依样回到了青省,由青省巡抚秀的心腹送到了族新王的手上。

    可依照文谨礼的小心手段,就像当初浙江巡抚冯伟象手没有与文谨礼来往的证据一样,秀手也肯定没有切实证据,证明一切是文谨礼指使。

    如果单靠言语就定了罪,以文相在民间、在书生举间为国呕心沥血的响亮名声,启元帝的声誉定然备受质疑不说,还会妨害到他们日后将要推行的以法治天。若是推行者自己都曾经无视律法,怎么让民众信服?

    所以是自缚手脚,暂时动文相不得。

    谢九渊宽:“‘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刑罚不,则民无所措手足’,孔圣人都这么说了,一时忍耐是值得的,与其留个疑,不如把文相办成最大的范例,让大家看看就是丞相犯法,也要与庶民同罪,岂不是扭转乾坤。”

    理顾缜都懂,只是一时心急,听得谢九渊宽,他了个浅笑,忽然有了灵,“九郎,我有个主意。”

    谢九渊见他忍不住想窃笑的样,挑了眉,问:“怎么说?”

    顾缜凑到他耳边小声说了,谢九渊面惊讶,好笑地在他后背警告地轻拍了一,故意沉声:“这后宅招数,陛贵为天,也好意思?”

    “朕有什么不好意思的”,顾缜丝毫不以为耻,振振有词地反驳,“还是文相自己天赋异禀。”

    谢九渊绷不住脸,笑:“只是还需等待时机。若是风平浪静,也不过是一桩丑闻而已。”

    顾缜亦是同意,二人又说起师之事,说到最后,还谈到了顾岚。

    “本该给他行了冠礼”,顾缜语气又是担忧又是骄傲,“可他说还是留着这个由,过两年先建府再打算。”

    谢九渊面赞赏:“如此佳儿,何必生忧。你当年独自登基,也不过是这个年纪。”

    没想到说到自己上,顾缜一愣,低笑:“我都要忘了。”

    “我记得。”谢九渊握了他的手。

    当年少年天登基,谢九渊在家丁忧,尚且不识这位佛堂皇,初闻消息,也替这位皇叹过几声“艰难”,一个毫无基的皇,面对朝堂上一群人,就如羊狼群也似,如何不艰,怎能不难?

    顾缜却在“先天不足”的苛刻条件,独自面对虎视眈眈的朝臣,走了一条荆棘之路。最后断送于,也是虽败犹荣,没有人敢夸,若是易地而,自己能够比启元帝得更好。

    右相将启元帝的手捧至边一吻,“不论前世今生,陛都是臣的骄傲。”

    “用后宅招数也是?”顾缜有些不好意思,故意找了这话来说他。

    谢九渊也学顾缜振振有词,“当然也是。”

    “为何?”

    谢九渊凑近顾缜发红的耳朵,压低的声音沙得叫人心弦一颤,“也许是因为臣,也天赋异禀啊。”

    三宝公公望了望天,唤了小太监:“去御膳房,告诉他们多备一份谢相的晚膳。”

    那小太监刚调来没几日,踟蹰:“可、可陛还没令”

    三宝公公神一冷,立刻有乖觉地跑上来跪地磕:“才这就去传话。他刚来,求老祖宗饶过一回。”

    说完也不停留,知不耽误差事,立刻伶俐地跑走了。

    还愣着的先前那个小太监立回过神来,了一冷汗,跪地连连求饶:“才该死!”

    三宝公公神都没赏一个,但也没其他表示,四周人都会意,捂了小太监的嘴拖走,带去务府重学规矩。

    一阵北风城。

    此时,御书房意绵绵,御膳房是火朝天。六官员各自忙碌,太监宿卫们亦是各司其职,外,京城百姓都各自安居乐业。

    京郊,文崇德带着一众特选的技工研究机,金吾卫还在严格练兵阵。

    与京城相隔百里的师营地,金戈正与前邙涯寨的几位寨主们商议师排布。

    与京城相隔千里的鲤城,灯塔已经燃起灯火,为夜间归来的商船指引方向。

    而远在西北的猿斗和猿卫,来到猿九将军的墓前,浇了一碗酒。

    冬日寒风过的是藏满生机的土地,只待日到来,就能发芽破土,成株成林。

    悠悠数百载,后人追溯这段历史时,启元六年毫无疑问是一切的开始,于是他们镇重地将它记载为未来盛世的起

    这是大楚向未来迈的第一步。

    作者有话要说:

    *一章我们时间线~

    第63章 状元女巡

    启元九年, 启元年间的第三次科举刚刚结束, 三鼎甲一上奉天殿,文武百官心一片冷漠,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