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养家日常 - 分卷阅读6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呢,自家今年可没稻。

    一直在地里转了半个时辰,见夜重,温度降得快,穆期两人这才回房休息。

    第二天,温度越发低,到了太升起之时,地上还有一层薄薄的白霜,缸里已经结了一层薄冰,可以用手拿得起来。然后穆期发现除了需要上学的穆清,家里的所有人都来帮忙收菜。

    “我们的货不急一时,还是这个要,大不了我们晚上再多。”老叶氏笑

    穆期看着她脸上的皱纹,以前的老叶氏保养得宜,就算接近五十了,面仍然红有光泽,皱纹很少,当时大家都说她才四十岁。而现在的她,经过逃荒,即便在村里没什么重活,可整天不停忙碌,仍然老了许多,已经和实际年龄相符了。

    “好,那活悠着,可千万不要着急,一旦觉得冻就先回去烤火,再怎么说还有我和陈香呢,我们年轻,火力壮,不觉得冷。”穆期笑,心里却酸溜溜的,有泪的冲动。

    自己真是太了!穆期暗暗自嘲。

    如同穆期事先预料的差不多,他们在两天把该收的菜都收了,卖完后,穆家分得二两又一百零五文钱。陈香也是差不多这个数,他菜是心伺候的,产量比穆家还

    之后,大家时间把留来的芥菜和萝卜腌制。事后,各人各自的事,继续忙碌。

    穆期拿三、四年级的课本看了起来。

    收菜这几天,生怕把好不容易背熟的容忘记一,他每天晚上临睡前都会空来一遍,所以一、二年级的课本他不用再看。

    现在一接到新的知识,穆期颇为惊讶地看到有地理和历史这两门课。看着里面的什么经度纬度,即便容浅显,他仍然觉得很是吃惊。

    那三位穿越前辈是把整个图书馆带来了吧?这个都能记得。

    至于历史课本,容较为浅显,但把这片土地有过的朝代都简略介绍了一遍,好歹让人知从前发生的事。以一个小学毕业的人来说,学完这些课本,已经能树立一个人基本的三观了,而且知识量还不少。

    再看到课文里对大金国隐隐来的轻蔑和对儒家的介绍,穆期挠挠脑袋,貌似当权者很不喜那帮文人啊,自己以后会不会受到家的影响?

    当然,可能是他太了。

    作者有话要说:  谢大家的支持。对了,发现一个错误,大夏的米价应该是四百文到五百文一石米,之前的米价不合理,我改正了。

    ☆、第41章 新的想法

    穆期认为自己现在还没有接到大夏的主意识形态, 只能从学堂老师们平时的只言片语推测这个结论,有很大的不确定

    再想到自己早早就来投奔大夏, 年纪还那么小,他认为就算当权者对儒家没有好, 应该也不会迁怒到自己上, 这样一想,立即把此刻的念抛到脑后, 继续专注于课本的容。

    没过两天,老叶氏她们总算把任务量给完成了。

    穆期赶车送她们到县里, 顺便采买年货。距离过年也只有十几天了,趁着有空闲就得赶买好,家里还要留时间准备过年的东西呢,比如萝卜糕、饺之类的。

    碰到快过年这个时间段, 就算天气寒冷也掩不住人们的。加上今年算是风调雨顺, 农作收成好,手有余钱的人们更是对买东西迸发极大的

    穆期背着背篓跟在老叶氏后, 看到她们采购年货时那拼劲,暗暗吃惊。

    这么拥挤的人群她们还不嫌挤,在人群犹如一条活鱼般灵活, 让自诩健的穆期差就跟丢了。

    “夷州蔗糖甜,过年回馈父老乡亲,价钱史上最低,只需十六文钱一斤!没错, 就是十六文钱一斤!错过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了,史上最低!十六文钱一斤!”

    “又香又大的包哟,薄馅大,里面都是,两文钱一个!两文钱一个!”

    “烤鸭,香的烤鸭锅啰……”

    ……

    “快去买蔗糖!”老叶氏一听到这大嗓门,睛顿时一亮,这糖可是过年待客的好东西啊,有各用途,起码孩们喜吃的生糖就必须用到它。

    “不买烤鸭吗?”穆期摸摸肚,觉得有饿了,“竟然涨价了,镇上才一文钱一个。”后面的语气带嫌弃,虽然知过年涨价是正常的,可作为顾客的自己还是心里不

    “不买,烤鸭太贵,咱们家自己有,到时杀只公给你们煲汤喝,比烤鸭还养人。”老叶氏笑

    “没想到办年货会有这么多人。”来到人量少一些的街后,在穆期的指引,大家到了一家净的饺店,准备吃个午饭。

    老叶氏她们这次完成的络质量好速度快,绣庄的掌柜很快地付钱了,三人各自赚了差不多一两银,如此一来,心自然很不错,连带着手都松了松。

    有过宁安县那样的生活,就不要指望他们把钱藏着掖着,不肯钱了。

    这家饺馆的生意不错,八张桌坐得满满的,外面的人看到里面没有位置了,只能遗憾走开。

    “这个饺……”好不容易等到饺上桌,老叶氏吃了一后就忍不住皱眉,“生意竟然这么好?”到底顾忌是在店里,即便店里和街上人声鼎沸,她还是没有把自己心的话说

    穆期吃了一个饺,发现味并不算好,饺不够薄,里面的馅料松散,咸淡不宜,再喝一汤,太淡。总之,这一碗饺的味不尽如人意。

    “快过年了,人多嘛。”穆期笑,“人一多生意自然好,而且这是馅的,自然受迎。”尤其肚饿的时候,更觉得这里的味不错了。

    “以前老家的厨娘的饺最好吃了。”穆圆圆埋吃了几,抬,“我能一顿吃十个。”

    “大郎,县里的饺店多吗?”老叶氏突然低声问起来。

    “满打满算只有两家,怎么了?”穆期满腹狐疑,不懂老叶氏突然严肃起来的表

    老叶氏没有回答,午继续去购买年货的时候,开始有意识地观察县里餐馆的生意。

    到晚上吃过饭后,大家坐在一起闲聊时,她这才说自己的打算。

    “我是这样想的,如果有可能的话,咱们最好还是去县里开家饺店,以前老家的厨娘王婆的那个饺……味如何你们都是知的。”老叶氏说到这里,满意地看到在场的人同意的样

    她突然觉得以前的富贵生活不是没有给她带来帮助,现在不就帮上忙了吗?

    在清溪村落快一年了,大孙心疼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