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农家日常 - 分卷阅读11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茂源将辉哥儿从肩膀上放,自己上去试了试,发现这玩意是真的好使,只要来回使个两三次,基本上就筛选净,不会有碎杆枯叶、秕糠谷壳之类的,只剩的大米。而摇动扇柄也不费力,效果真是又快又好。

    “这世上竟然又这么好的东西,真是太好使!还是读书好啊!”尤茂源忍不住一直重复叹,心里也有了计较。

    之前他觉得辉哥儿上不上学都无所谓,反正他们这人家是很难现一个能混这条的。家里的生意就足够养活他们,且生活得还富足,没必要去走这条。到时候就跟常家一样,一个人拖垮一家,简直得不偿失。

    虽然尤家也不是什么大生意的,可心底也会像普通商人一样,有自己的算计方法。投、产和风险,虽然心里都琢磨过一遍,都觉得读书科考是赔本生意。虽然一赚那就是大赚,可这几率太小了,简直和白日梦一样。

    可现在看来,并不是他们想的那样。原来读书不仅仅就是为了科考,而是能有机会知这么多的东西。

    男人大多有雄心,有几个愿意一辈这么过去,都想要建功立业,不甘于现状。

    尤茂源思忖片刻,拉着常喜盛和常喜乐到一边说话。

    “这玩意实在是好,从前都没有见过。”

    常喜盛:“别说你了,就连我爹从前也是走南闯北过的,也没见过。”

    尤茂源有些不解,“不是说书上就有吗,为何不曾有人用过?”

    常喜乐解释,“我之前瞧的那书看着不像是咱们良国的东西,而且被压在角落里,估摸是别国传来,却被埋没了。”

    良国比不上邻国盛,这是众所周知的事。若不是地理位置比较好,早被邻国吞噬。即便是这样,边境之也常有纷争。

    尤茂源听这话也就没有了疑惑,直接开门见山说自己心所想,“我想跟你们商量买它,什么章程咱们细谈。”

    说罢又调,“我们虽是一家人,不过生意上的事,咱们该咋办咋办,不用因为碍于面有所顾忌。”

    尤茂源明白这东西不像茶油、茱萸酱等东西,本就已经明码标价,最多就商量一送货问题。而这个件却是不同,它是独一无二的,本的价值也就不仅仅是材料和手工,还包着技术,所以这价格的浮动也就比较大了。

    常喜盛和常喜乐都不意外尤茂源会对这东西兴趣,之所以大过年还会动那玩意,何尝不是故意挑起尤茂源兴趣之意。

    既然决定要把生意到枇杷县去,而且那边还有人照应,脆就更了。这样成本也随之降低,‘桃源村’这个品牌也更渗透人心。

    扇车不像碾投资那么大,是个相对容易推广,不易亏损的件。

    而且尤家是在县里,县里的人整比乡的人要富足一些,也更舍得钱。他们衣住行基本都得钱,自给自足的思想没有农人那么

    常喜盛也不客气,直接:“其实也没那么复杂,我们家也这生意,一共有方式。一很简单,直接购买,另一就是租用。你那离得远,租用肯定是不成的。

    如是你想这生意,我们直接卖给你,你自己决定用什么方式去兜售。到时候枇杷县那边我们就只卖给你一家,也就是让你在枇杷县独家生意。不那边有谁来给我们拿货,给的价钱再好也是不会卖的。而这价格不算运费我们照卖给外村的价格给你,因为给你是独门生意,价格也就会比卖给自家一些。”

    尤茂源是个懂行的,自然知这已经十分优惠,连连:“这是我占了便宜了,我哪里会有意见,只是不知什么时候能成?”

    “这扇车也是刚来不久,我们还来不及怎么就过年了。光咱们桃源村就有不少人订了货,其他村得了消息,也有不少人过来订货。这玩意起来虽然也不算太工夫,可咱们之前没有准备板啥的,所以给你的至少得一个月后,且只能一架。那时候提货的时候正好可以看看茶油、茱萸啥的在你那寄卖卖得咋样。要是能成,正好两样一起运过去,也省得麻烦。”

    因为之前的稻床,其他村的人和他们生意已经很有经验。一见这里有好东西,就连忙赶过来了。

    扇车虽说不算贵,可一家购买不少人家还是支付不起。而租用还得排队,现在常家也才三架扇车,一架自家用是不外借的;另一架是放村里大家想用跟里正排队,也不用钱算是捐给村里的;另一家则是专门租给外村人,要排到实在太难了。

    都是刚秋收,很多人家都争着要用,租用虽然便宜,可太难到。

    所以不少村都是集资订几架回去公用,或者是几人家一起买一架。而桃源村本也有不少人宁可自己掏钱,也不愿排队等。实在是桃源村人太多,太难到了,只要有钱的都宁可买一架。

    才没多少工夫,现在常家手上的订单就有好几十架,理一个月肯定排不到尤茂源。不过为了开拓那边市场,也就破例先给。

    扇车比稻床要复杂,常昱就算张八只手也忙不过来。所以常喜乐让常老爹从村里挑几个木工手艺好,人也勤快的村民组建成一个木工坊,专门制作这些扇车。工钱跟榨油坊一样,底薪加上绩效。

    桃源村人多的优势又一次展现,很快就凑齐了五个人。只是过年时候就停工了,开工得等到元宵之后。

    而木工坊的生产方式依然以线形式作业,先将扇车的位拆分为,规定好规格,然后每个人制作其分,最后组合起来。这样效率很多,且技术量也降低了。只要本会一些,然后再学一会就能作。不像这世由一个木工制作全,就得需要掌握很多技术,很时间才能师。

    这木工坊的建成不仅仅使得这五个人有了活计,还带动了其他人。因为制作这些就需要木,常家现在开始收木,价格给得还不错。这又使得村里一分人有活,有钱挣。

    只要常喜乐一样东西,生意虽然是常家的,受益的往往是全村的人,而常喜乐要的也正是这样的效果。

    而这扇车对外也被冠上前缀,就跟茶油等一样,叫桃源村扇车。

    尤茂源听这话也十分兴,他也是个懂得木工活的,也知这样一个东西来不容易,这肯定是给他了队的。

    “成,到时候我亲自过来提货,那我们现在先订契约……不是我信不过你们,就是,就是……”尤茂源说完这话就觉得不妥当,都是一家人,咋还能这么生分,好像怕对方不守信一样。

    可这是他父亲从小耳提面命,让他牢记只要生意就得订契约,不可随一说就完事。可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