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日常[系统] - 分卷阅读16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让老村找了两块地,把红薯去育苗,等夏收结束,苗藤应该也发起来了,可以截藤扦

    这些红薯苗,江凡是打算免费提供给村里植的,江凡这个信一放去,村里人就都抢着来报名,特别是当初那几个有幸吃过江凡赠送的红薯的村民,更是跑得飞快。

    最后当然是所有人家都有免费的红薯苗,苗多就多分,少就少分,哪怕是掌大一块地,只要你想,江凡总会给匀苗藤的。

    因为是鼓励植,江凡自掏腰包,伺候红薯地产量好的,他还有奖金,给本就掌的村民们再次增加了积极,以至于后来很一段时间,村民们闲时聊天,说的最多的就是家里的红薯地,你有你的经验,我有我的方法,几番争执,又几番结合,总结了很多有用的知识,给后续植的人提供了不少便利。

    藕塘里,江凡走之前就叫人记得往里面引,二月份撒去的浮生,此时已经像荷一样,在了小小的绿尖角,之后便会开盛放,六月份就可以采摘,不摘的,等到九月就会结

    江凡寻思着,这么大一个藕塘只拿来,有浪费,便又去买了些鱼苗放去,里面有不少草,跟着浮生一起受益成,草鱼吃了这草,质肯定也会变好的。

    藕塘里去年肯定还残余一些没挖净的藕,今年说不定还要发一些,江凡就打算留着,以后圈一个边角藕,留给自家吃。

    而王家村那边,江凡之前少量植的大周本地茶树,今年也可以摘第一波茶了。

    王家村的炒茶房外,每个月也蹲守着不少的茶贩,江凡不是所有的茶叶产都愿意卖给茶贩,所以数量有限,很多人都是赶在前面来抢货的,说不定慢一步就没货了。

    要说现在在各个互市市场,最受迎的两样货品,便是江凡手里的白糖和士饮茶——应该说只要是江凡手里的东西,就没有不受迎的,只是与这两样相比产的量都不算多,能抢到的商人就更少。白糖和茶一市场,本就不用愁怎么脱手,只需吆喝一声,有的是人抢着拿好东西来换,多么轻松的生意。

    本地新茶来后,江凡拿了两罐回去,放了半个月才泡了来喝。好喝是好喝,不过江凡觉得还是不如士饮茶好,不过各有滋味,像关修谨就比较喜喝本地新茶,不过为了着想,他平常喝得多的,还是士饮茶。

    拿回来的两罐茶,最后江凡只留一罐,另一罐给了张叔,让他煮茶叶来吃,若被别人知了,只怕江凡要被指着鼻骂暴殄天

    五月份的时候,雪开今年的一波,到就有熟悉的摘村摘,田里便可见地忙碌了起来。

    江凡家的山五月,自然是最闹的。火果该收获了,红玉果和紫香果也该植了。

    而除了这些,江凡还需要忙碌的,就是那一亩已经收获期的棉

    江凡直接指了两个庄里的人,让他们负责采摘地里的棉,后续的去籽。等以后棉在村里推广植后,采摘时便要由他们去指导了。

    因此,虽然摘棉是个累人的活计,但从远看,好可是不少的,这两人谢过江凡的提携之意,便一心一意地去棉地里待着了。

    这次棉籽的数量就多了,江凡手里那两块育苗地还不够用的,夏收结束正好腾地来,江凡在村里租了几块地,准备继续接茬,只要再这一波,棉的推广植就可以开始了。

    当然,地里摘了不到一半,采摘的天江凡跟着去看了看,见棉品质还不错,便放了心,转就把注意力放到了山上的云柏谷上。

    云柏谷与冬小麦相似,也是这个时节收获。

    收云柏谷那天,镇上的萧老板也来了。

    他其实是过来看棉的,当初棉还是他卖给江凡的,江凡答应他,等时机到了,不会少了他的好,前几天他就收到江凡让人捎来的信,说新一茬的棉收获了,让他过去看看。

    萧老板自然是激动的,看着那挂在枝犹如云团的白絮,被人摘来丢在背篓里,虽然上面还带着些脏东西譬如棉壳之类的,但堆在一起给人轻飘飘的,蓬松不已,若真像江凡说的那样,拿去衣服被,也不知有多和。

    萧老板问江凡能不能先给他一,他拿回去着试试。

    江凡当然愿意,不过给的不多,而且现在其实已经晚了,地里必须有恒温树照应才行,萧老板不缺那几个钱,便又钱从江凡这里订了一棵恒温树回去。

    江凡午就留了萧老板一起吃饭,江凡要去山上看人收云柏谷,萧老板便跟着一起去了。

    萧老板不知云柏谷的作用,只觉得这东西看着倒是漂亮的,等江凡跟他说了云柏谷的好,萧老板没有不信,毕竟他对江凡的本事是信不疑的,只不过他跟江凡一样,对云柏谷那神奇的作用实在好奇极了。

    好奇杀死猫,人有时候好奇心太重也要不得。

    萧老板扛不住对云柏谷的好奇,午在庄里,对着那一小锅煮熟的云柏谷粥,没忍住尝了一勺。

    接来,他就捧着充满饱腹的肚地看江凡他们吃东西。

    江凡又庆幸又遗憾地叹气:“想吃,太想吃了。”

    可是比起对云柏谷的好奇,还是抵不过他对未来一个月的追求。

    第120章

    在田地一片忙碌的时候, 洪家村那边的油蒸馏坊, 也了一片忙碌。

    天光未现,洪家村附近几个村的不少村民提着油灯,踩着尚且漆黑的夜,结伴来到了山脚的蒸馏坊前。

    坊门还没开, 门外哈欠连天, 先到的一些人便忍不住小声闲聊。

    有人问同来的伙伴:“你昨日摘了多少?”

    那人笑笑:“差一百斤。”

    对方惊讶:“那你动作很快啊, 差三十文的工钱呢。”说着又有羡慕, “我昨日才摘了八十来斤。”

    那人:“你比我晚来好几天,不如我熟练,过两天就好了。”

    对方亦:“这茬期快结束了, 我得趁着最后两天再加把劲儿才是。”

    洪家村这边的,因是采摘来萃取油的,采摘时间是与雪完全不同的。

    雪要碾碎脂膏里, 不需要多余的分,在太来后采摘是最好的,那时候朵已经盛放,也没有。工人们只需要在日工, 日落前收工便可,虽然工资低, 但作息上十分轻松。

    朵通常只在有光的天气, 才会开始吐芬芳。但只有刚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