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证年代的日常生活[空间] - 分卷阅读15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厂里,正在风浪尖上,哪里敢请假早退!别扯这些没用的,是你回一趟上海,还是我回去一趟?”

    “当然是你!”张娟才不要回去看婆婆的脸,“你是亲儿亲哥哥,好说话好求人,我一个媳妇的,都不好张。”

    “我就好张了?”程谷余的眉间都皱起个疙瘩,“你觉得我一个大老爷们要把你们女人的那些盘算说是那么容易的事呀?”

    张娟眉一竖,“看不起女人的盘算,那你就去上海把女儿接回来呀!”

    “你!你就是妇人之见!要不是你说的那些话,采红能火车!”说着程谷余忍不住伸指凌空戳了戳张娟的脸。

    “现在都是我的错了!程谷余,你有本事就朝这里来,假模假式的算什么?”张娟把自己的半边脸伸到程谷余的前,“你就照这打,大不了我再住半个月的医院!”张娟妇科上一直有炎症,这次被乡办的人一,就又犯了,在医院里吊了半个月的,才刚院。

    被老婆的动作到了,程谷余只能把后仰,他仰着看着张娟浮蜡黄的脸,心里也不好受,就握着她的肩说:“阿娟,你别生气好伐,我去上海就是了。”

    见丈夫服了,张娟堵着的那气也就散了一半,另一半要散得等确定女儿能留在上海之后,“她爸,那个割胶场采红是绝不能回去的,回去了哪有她的好果吃。所以不妈和谷华怎么说,你都得咬死了——采红一定得留在上海!”

    程谷余以为然的

    张娟又:“还有那事,你也得和妈好好说一说。”

    程谷余苦着脸,“我真不好开,要不你写封信,我带回上海去得了。”

    张娟翻了个白,“有什么不好开的,不就是提前两年的事吗?哪家姑娘不嫁人?”说完她拿纸笔,飞快的写了封信,“拿着,到时念给你妈听。”然后她站起来,转去开后的柜,“既然采红的行李都寄走了,那也就方便了,先收拾一你的东西,再晚饭,等吃完了你就发。明天我再去厂里给你请假。”

    “先走再请假,粮票怎么办?”没有全国粮票了安徽就只能饿肚了。

    “我等会就去找厂办的老钱借。”张娟笑着说:“前两天,她才来医院看过我,她家大女儿也分得老远,现在和我们家是同病相怜,肯定会借我的。”

    于是,夫妻俩就忙了起来,男的在家饭收拾东西,女的则门商借粮票。吃饭时,夫妻俩才坐来细细的商量了一会。饭后,程谷余就背着行李赶去了县城里唯一的那个汽车站。

    1970年,安徽可没有直达上海的火车,程谷余先坐车去了芜湖,然后在芜湖上了去南京的火车,一天一夜后他才在南京坐上了去上海的慢车。

    离开县城的第三天午,程谷余才拎着包现在徐阿婆的面前。

    “妈,你怎么……”

    自从女儿采红了知青,程谷余就没回过上海,这一见面,他就被一年多没见的老母亲吓了一。只见徐阿婆腰杆直的站在门边,睛有神,脸,虽然发还是白的,但是看着就很有神,简直像是倒着了两年,“妈,你……你看着可真好!”程谷余语带哽咽。

    “来吧。”徐阿婆脸上先是一喜,然后就沉了来。

    这是个星期日,连光华厂都恰巧放了一天的厂假,所以一家人正好都在。这时,陶小霜正关在小卧室里看书,听到采秀在外面叫自己,才开了门。知大舅总算到了,她赶就往外走,来时正好看到采红抱着大舅哭的景。

    再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那也是自己的儿,徐阿婆给一脸倦的大儿倒了杯蜂,看着他喝了,又说:“你去小卫生间洗洗,我们吃了饭再说话。”

    “爸,我给你打。”采红拉着程谷余就往外走,她有很多话要说要问。

    陶小霜把大舅的包放好,然后问:“外婆,要不要加个菜?”

    “……加吧”,徐阿婆叹了气,就和采红说的一样,谷余真是瘦了不少,“你去炒个刀豆丝,你大舅吃这个。”

    “好。”

    因为人多,晚饭摆了两桌,一桌摆在大卧室,一桌摆在卧室,一边吃饭程谷余一边不停的给徐阿婆夹菜。

    “够了,够了!”徐阿婆的碗都堆得没放了。

    见老母亲总算笑了,程谷余才在心里松了一气,女儿能不能留来可都要看徐阿婆的意思,她要是一直不消气,这事就难办!

    吃完饭,徐阿婆发话了,“先不洗碗,都坐过来,把要的事先掰扯清楚。迎国,你带着弟弟去堂里玩。”

    等三个小鬼了门,徐阿婆才对坐自己对面的大儿说:“谷余,我已经问过采红了,现在就来问问你——你和阿娟是不是真的要让采红留在同寿里?”

    “妈,你也知的,采红得罪了割胶场的领导,实在是待不去,我们那里又得严,只能让她回上海。”

    得罪了割胶场的领导——徐阿婆问采红时,陶小霜就在两人旁边,当时采红就是这么说的,但到底怎么得罪的,她就是不说,问急了就哭。于是,徐阿婆这时就问:“到底是怎么得罪的?”

    程谷余看了女儿,才说:“……离割胶场几十里远的地方有个军团农场,经常有电影队去那里放电影。1年前,采红和几个朋友一起去农场看电影,她和几个人吵了起来,结果……有个和她关系不错的男知青就被那些人揍了一顿。当时没事,回割胶场的途却吐了血……然后晚上就死了。”

    听到这里,陶小霜就想那男知青该不会是场领导的儿吧!

    果然,就听大舅程谷余接着说:“割胶场有个领导姓吕,他有个侄也分到了场里。就是那个男知青。”

    “……我真不知会这样的!”采红捂着脸哭了起来,心里都悔青了。

    “男知青死后,那个领导就使劲给采红穿小鞋,先是让她背胶桶,后来又让她作搅拌工,这都是男人的活,采红哪里得了!后来那人还不让别人和采红说话,最的一次,采红有一个月都没和人说过一句话。”

    “采红的肝病是怎么回事?”

    “是这样的——那个领导有几天不在割胶场,采红就趁机跑去了镇医院,钱买了张病假条。割胶容易得肝病,那开条的医生就开了肝病的条。”

    采红一直在哭,这时噎着说:“吕场主就是要整死我——他喝醉了酒就叫着嚷着要我偿命!”

    得,还是场主,这可是最大的领导!采红一向脾气坏,又喜和人争嘴,但这一次也是倒了大霉了,毕竟那男知青又不是她打死的,要说责任她肯定是有的,可也不至于到赔命的地步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