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hium Flower - 分卷阅读39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双脚隔开一步站稳,左手固定在衣兜或者髋,辅助稳定姿态,右手举枪,抬轻放,颌贴近右肩瞄准。听起来万分简单,七岁小孩也能到,真正训练起来却远不是如此。

    人类的很是灵巧,可动的关节那样多,稍不注意便有诸多无自觉的本能行为。那些活动并非是完全可控的。调节自己的姿态,即是在与自己争夺控制权,将原先无忧无虑于本能掌的活动尽数推给理智与训练,一次呼便必须全静止,所有能纵的肌协力来对抗里一切表征着生命的律动。所谓协调,莫过于是。

    常有人苛责击运动员心态不稳,比赛表现失常,实际上外来压力不过是压断琴弦的最后一稻草,那细丝两端早在日日训练便被理智与本能拉扯,绷得笔直而脆弱。

    顾一铭的第一五枪以47.3环结束,全程没有一枪十环,在决赛八位运动员排名垫底。第二稍有起,五枪50.5,综合97.8环,和另一名选手并列第七,与排名第六的选手相差2.1环。这是一个足以被现场解说称为“gap”的差距,不意外,第一淘汰将会是并列第七的两人之一。

    顾一铭对照成绩屏上的结果听着场馆广播的排名,稍稍活动了一手腕。坏消息是他与淘汰只有两枪之隔,而好消息是,他已经渐渐掌握了自己的姿态。

    淘汰第一,顾一铭打了10.3和10.6。这个成绩很不错,但不能保证他留。顾一铭侧去听裁判宣布的淘汰结果,那男低音念了陌生的名字。

    好的,他还有两枪的机会。

    顾一铭继续填弹。如果他留神去看排名,会发现此刻自己离第六的选手只差0.1环,可以忽略不计的距离。但他并没有去看。他得把每一枪当作最后一枪打,不能有任何的侥幸。他选择了击,就得对得起自己。

    第二,10.2,10.8。顾一铭这的第二枪打了相当好的成绩,这一枪全场现了两个10.8,观众席掌声雷动。小场地的特正在这里:呼与嘘声能轻易席卷全场,甚至影响运动员的心态。

    这两枪让顾一铭的排名越过两名排位互换的选手追到了第五。他没有在意这个,只是扫了一成绩屏上末位淘汰的名字——不是他。

    他还有两枪。

    第三,10.3,10.2。计分排名第二的东主选手忽然打了一枪7.9,全场一阵叹息。他的排名跌到第五,顾一铭则上升到第四位。第六位的尔维亚老将离开赛场。这一淘汰的依然不是他。

    还有两枪。

    第四,10.1,10.3。东主选手绝地反击,打了一枪彩的10.7,两枪结束后与顾一铭同分。观众呼起来。这是最受迎的戏剧场面。

    Shoot-off。

    新赛制的残酷之也正是彩之,烈火之在背后燎烧。怎么会有安心的时刻呢?每一枪都是致命的。这最敛最自省的项目,有着最激烈最张的淘汰方式。暂时的平衡都不可能达到。

    顾一铭慢慢填上弹,尚未举枪,便听到隔台响起了枪声。他不知对方打了什么成绩,那不重要。

    曾经有育记者质问秦山,说他那年奥运只需要打7.3环就能赢,为什么还是输了。顾一铭看到那篇报导,心里想那位记者肯定没接击。它与此类有编排的项目不一样,它没有难度设置,也没有保底分。想打10.9时的确也可能失常打7.3,但只想打7.3的时候,往往7.3都打不到。击并不是真的竞技,归到底,所有人的对手都是自己。

    10.3对10.1。东主选手摘了耳机和镜,开始装安全标志。

    顾一铭还有两枪。

    Shoot-off稍稍打了顾一铭的节奏。第五,他打了一枪9.0,断了自己淘汰的十环连击。另一枪是10.4。这不是一个安全的成绩,但这一失手的不止他一人。顾一铭以0.3环的优势超越第三,了奖牌,与第二位相差仅仅0.2环。

    事从这里变得有趣,观众开始呼喊与拍掌。留到现在的全者,他们若磐石,也不堪一击,随时会为变速的掌声、诡异的音乐、一次不自知的颤动、太久的举枪瞄准、甚至自己的呼,而一发不可挽回的7环。

    掌声如同,肆意推挤着命运的渡。50秒转瞬即逝,顾一铭放慢呼受着手指在扳机上逐渐施加的推力。快瞄慢扣,是因为瞄太久手臂支撑不住,扣太快影响准心,也是因为击状态的慢速呼是有极限的。肌的静止有违自然,会认为人正濒死,而对呼细微却致命的抗议。这都是击运动员不得不对抗的本能。

    是从他选择击那一刻开始,背负的使命。

    10.3。

    击时间尚未结束,观众却一片哗然。顾一铭没有余力关注发生了什么。他听到一个50秒的发令,于是开始填弹。

    10.5。

    这是一个好十环。顾一铭放枪,去听自己的排名。他知上一排名第二的选手,印度人,年纪很小,最近才开始现在国际赛场,是位异军突起的者。20.8的成绩在这样的对手面前并不保险。那阵喧哗或许意味着对方打了一个10.9环。

    然后裁判报了结果。印度选手总分219.6,以1.2环之差获得铜牌。

    还有两枪。

    这一的成绩宣讲格外漫,顾一铭终于知了第一枪时观众那一阵哗然的原因:的确是一枪10.9,却并不是来自印度人,而是场上仅剩的另一位选手,松田智之。

    顾一铭同样知这个人。任何一座金字塔的端都是窄小的。世界排名前50的运动员,顾一铭几乎全在比赛或录像见过。松田智之是位现年45岁的老将,从25岁才开始学习击,27岁参加比赛,可谓大晚成。他是10米气手枪项目的现任世界第一。

    还剩最后一的两枪,顾一铭总环数220.8,松田总环数222.3,相差1.5环。又一个“gap”。世界第一并不意味着松田能在每一站杯赛都拿冠军,却意味着有分差的谁都不该指望他犯错。顾一铭必须打得非常、非常好。

    顾一铭的第一枪很慢。他第一次举枪时,瞄准了很久,心里却一直在抗拒扣扳机。这是他的直觉在告诉他姿态不对。顾一铭本该全神贯注,却听到了隔枪台的击发,于是明白自己还是受了影响。压力已经背在他双肩上,假装它不存在只是掩耳盗铃。

    他果断放弃了这一次击发,开始调整姿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