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胭脂店[重生] - 分卷阅读14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也得试一试才行。那么,剩的问题只有一个。“如果盛永江真的跟日本人私有这样一份协议,会藏在什么地方呢?”盛继唐搁了笔,若有所思。

    “杜若被人私带而逃,就算那份东西原本由胡主任保存,我想如今应该也不在了。这样能要人命的文件,总得在自己才叫人放心啊!”陆明夷睛转了转,看向盛继唐:“要不,你回家搜搜看?”

    这也不失为一个方法,盛九琢磨了一,缓缓说:“我先前给家里拍过电报,说要带你回家祭祖,顺便准备婚礼,时间倒对得上。”

    理由都是现成的,陆明夷不由心大定:“那你想想家里还有些什么亲戚,明天我去百货公司买些见面礼,戏就,别被挑病来!”

    看他们俩说得有鼻,转就要发的架势,魏五先急了:“别别别…你们两个公生惯养的,连锁都没撬过半个,万一被发现了……”

    忧心忡忡地比了个掉脑袋的手势,魏五自己把自己给吓得不轻:“还是再商量商量!”

    夏国彰也劝:“此事不宜之过急,系到命的东西,怎么小心保都不为过,绝不是能随便抄拣来的。”

    这些理陆明夷也不是不知,可是……“时间不多了,我们不知这笔行到了什么程度,要是迟迟拿不到他们的罪证,就只好睁睁看着一切发生。”

    “没错,”盛继唐的脸异常严肃,“所有的战备署已经完成,现在就算把盛永江杀了,也改变不了既定的作战计划。”

    摆在前的只有这一条路,过不去就是死。一时间,众人都默然不语。

    魏五见不得这样沉重的场景,猛一拍桌:“国家大事我不上嘴,但为朋友两肋刀我姓魏的还是可以到,这次的事算我一份!”

    “你去什么呀?”陆明夷被他吓了一,没好气地嚷:“我是要给继唐打掩护,你以为这是打群架呀,人越多越好!再说你这回来北平也不是游山玩的,陪我们耽搁这些日也够了,早回风门覆命去。”

    虽说知陆明夷是为他好,但魏五很不服气:“盛永江本来防九爷就跟防贼似的,就怕你们什么都没打听到,先折去了。不如等我找两个弟兄,夜探一回总府!”

    还夜探,这位仁兄怕不是这两天听上了瘾吧!明夷叹气,给盛继唐使了个,意思自己没辙了!

    “心意可嘉!”盛九先是表示认可,随即话锋一转:“不过你要知我叔父贵为军委会总,安保级别很。他在家时至少有一个警卫班负责巡逻,加上府里的家丁怎么算也有三四十个人。这些人可不是赤手空拳的,的都是德制武。□□短,样样齐全。想要混就已经很困难了,更别说夜探。一个搞不好,就得是我来探你,探你的班房。”

    听到盛府警卫人数时,魏五的脸有些僵,再听到武更是嘴角直,只是不好示弱:“我们风门拉挂也是了名的,区区几条鹰犬能奈我何?”

    “能活撕了你,不信问他呀!”盛继唐指了指夏爷:“能扮我叔父这样惟妙惟肖,想必对盛府是有所了解的。”

    他这么一说,夏国彰不由笑了起来:“九爷见识过人,果然有独到之。不瞒大家,当初夏某确实混盛府当过差。说起安保,当真森严,不是那么容易闯的。”

    “就没别的法了?”魏五虽不愿,却也得承认自个的短板。

    夏国彰能压服众师兄弟,成为雁门之首。除了文武兼修,仗义疏财,还有一桩最要的,就是为人机变。魏五跟他是有的,盛九爷与陆四小的为人他亦很欣赏,便忍不住急人所急了一回,还真让他想了个主意。

    “诸位要是信得过我,可听我一言。”夏国彰正:“如今大家犯愁的事一共两桩,一是不知那份文件究竟藏在何,二是纵然查明白了地方,也需要个有能为的把文件取来。我先说第二桩,风燕雀四门,各有所。要说翻墙越,梁上君的勾当,唯有雀门最。”

    一听雀门二字,魏五忍不住又一拍桌,把围观的杜若给吓得一抖:“我怎么没想到这茬呢!李三哥最近可在北平?”

    夏国彰见他醒转,笑骂:“一有好差事,你就想起你三哥来了。要是被他记了仇,你日后就抱着钱袋睡吧!”

    魏五才不这许多,他能有几个钱,看得上就只拿去好了。“九爷,四小,我这位李三哥可不是一般人。雀门数他轻功夫最好,却不偷寻常人家,只偷为富不仁,为官不正的。要是有他帮忙,就算再多一倍的警卫也没甚可怕的。”

    这位李三在北平的名极大,陆明夷虽远在上海没听闻过,但能得夏国彰和魏五共同举荐的,想必是位有本事的人。但第一个问题仍没有解决,她不禁声询问:“那我们怎么才能确定文件藏在哪里呢?”

    第106章 大结局

    要说北平盛家, 倒退三十年也算不得什么名门。可自从盛元杰掌了军政, 盛府成了大总统府,这门第便煊赫起来。虽说盛元杰过世得早, 但盛永江牢牢攥住了哥哥留的势力, 盛家依然是政坛上绕不过的一棵常青树。这样的人家,要说请客,是很少有人会拒绝的。

    不到四钟,各式豪华汽车已经把门的巷挤得不通。各名刺和礼单更是跟雪片一样,快把门房给淹没了。

    园里原本就搭着紫藤蓬,一串串鲜妍朵垂挂来, 浅浅煞是好看。穿着盛装的客人们从面穿过既可赏, 又可遮, 边走边纷纷议论着这次大请客的原因。

    “听说这次的主角是盛九少爷,”一个穿着豆绿闪光纱旗袍的太太低声:“可我就纳闷了,盛家这个少爷是外室生的, 一贯不受,又被丢在上海多年。看盛总有了亲儿, 侄更该靠边站了, 怎的了这样大的排场?”

    另一个穿绯红西装的乃是外贺司的太太,她份既, 又有报来源,自然有一肚消息要发表:“黄太太你不知, 盛家的少爷之前才在上海定了亲,那场面可是轰动半城啊!我家老贺也去了, 说得有鼻。这是九少爷第一次带着未婚妻回来见亲友,盛老太太若不把场面办得风光些,岂不是被亲家比去了。”

    “哟,这可真不知!我们家老黄就是个榆木疙瘩,要靠他呀这四九城简直没有新闻了。您再给我讲讲,这新娘是个什么来,也免得待会失礼。”

    黄太太的丈夫官虽不大,却是个要门。她与贺太太住得近,平日又奉承得好,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