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琳的古代幸福日常 - 分卷阅读9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成天躺在床上,没事的时候也看了不少杂七杂八的书,倒是有些介绍过藤编工艺。书里关于藤编的样可比蒋大编的那些簸箕箩筐有多了,还实用,若是编来,肯定能上价。

    想到这里,周琳就跟福生商量,“我看大哥现在也不容易,之前给大嫂看病怕是家底都掏了。咱现在日过得好了,我就想能不能拉大哥一把,你觉得呢?”

    福生听了这话心里无比熨帖,媳妇就是这么善良无私的人,大嫂之前折腾了那么些事儿,她还不计前嫌想要帮助大哥一家。不媳妇的主意好不好用,这用心就值得称了。因此二话不说就门把大哥请过来了。

    蒋大一听是弟妹想了法帮他,顿时欣喜若狂,一开始不知,现在时间了,谁还不知,二弟家的木枋可多亏了这个能的弟妹呢。她这回肯开金帮他,明显是看了二弟的面,他语无次地跟福生说,“多谢你费心了,以前是,是你大哥太混账,我以后再,再不会了....”

    福生被大哥这话说得摸不着脑,不过媳妇还等着,他听听也就放一边了,只着大哥赶走。

    到了福生家,蒋大一脸期待地看着周琳,搓着手不好意思地说,“弟妹,我听二弟说你给我寻了个赚钱的门路,是真的吗?”

    周琳看蒋大这么急,也没卖什么关,直接就说了自己的意思,“我看大哥编的箩筐,手艺也是好的,就是样太简单了,也没什么新意,所以才卖不上价。大哥没想过试着编些别的东西来卖吗?”

    蒋大一听还是编藤条那些东西,顿时失望起来,无打采地说,“都是山里常见的藤条,就是编来,还能卖天价不成?”都是成本极低的东西,也就费个手工,谁会大价钱买这些东西。

    其实这就是蒋大不自信了,要知后世,但凡沾上“手工”的东西,就没有便宜的。就说现在,虽说村里人谁不会编上几个东西,但是手艺特别好的还真不多。要是多开发新品,些新颖别致的藤编,肯定是不愁卖的。

    周琳知光靠说是无法让蒋大信服的,就直接举了几个例,“大哥不要觉得藤编上不得台面,藤条不仅能编筐、蓝、盒、箱”,也能编椅、几、桌,甚至架、书架,乃至客厅、书房家,好看又实用,肯定不愁销路。”

    不过这些藤编明显跟箩筐、箱盒不是一个档次的,福生就蒋大说,“大哥到时候编了成品来,可不能再去街上摆摊了,到时候就放在我们木枋里代卖吧。”就算同样的东西,摆在档的店铺里可比路边临时的摊位卖的价格多了。

    “到时候给大哥我们一成的代卖费就行。”亲兄弟明算账,占了木枋的地方,自然得代理费。升米恩,斗米仇,她可不想让蒋大以后把自家的帮助当成理所当然的,若是等哪天再不帮了,再怨恨上他们就坏了。说完周琳意识看了福生一,担心他会觉得自己把钱看得太重。

    不过福生哪会这么想她,虽然他也觉得那一成代卖费其实没有必要收,但媳妇都主动帮大哥了,自然不是图这钱,想来是有她的用意了。因此,迎上周琳探究的目光,也就茫然地回了个笑脸。周琳顿时了气,就不能指望这人脑里能想到那些弯弯绕绕的东西。

    而这边蒋大听了这番话如同醍醐,觉得自己的脑就是太僵化了,怎么没想到藤条还能编这些东西呢。他若有所思地跟周琳说,“多谢弟妹指了,不过说代卖什么还有早,我先回去试试,看自己能不能编来再说。”

    虽然他也觉得自己手艺不错,但弟妹说得好多东西都比较复杂,他还得多尝试多练习一番,才能知自己适不适合吃这碗饭。要是真能成,他自然不会舍不得那代买费。毕竟二弟也是一家了,没有义务白白帮自己,这他如今也看得清了。

    ☆、第64章 万事开

    还好十月里正是滕条刈割的时节,为了年前多赚钱, 蒋大原本就屯了不少滕条。幸亏没有都编了箩筐, 这用来练手的原材料就不缺了。

    蒋大把采割回来的藤条经过煮、薄后, 又用提的方法行了简单的漂白。以免滕条变黑, 编来的东西不观。蒋大知自己要编的东西跟以往那些农家用的箩筐提篮不同, 这前期的准备工作就得十分细致。

    把滕条经过初步的理后,蒋大就开始试着编制一简单的桌椅来。原本他觉得凭着自己的手艺,应该不难到。但是没想到的是, 等他终于编一个靠背藤椅时, 才发现不但样观, 还不大结实。有的地方松, 有的地方, 放到地上都不稳当。

    此时的蒋大并没有灰心,他上拆了又重新编了一遍, 这回样就好看多了。他把藤椅放好,自己上去坐了一试试。谁知刚在上面晃了几, 藤椅就散架了, 蒋大也摔了一个蹲。

    作为村里数一数二的藤编行家,蒋大并不信这个邪, 一遍两遍不成, 那就十遍二十遍。反反复复折腾了十几遍, 他终于编了一个样大方又结实耐用的藤椅。这回无论怎么摇晃都不会散架,连走形都没有,可见是成功了。

    这时已经到了十一月, 滴成冰的季节,因为编藤需要时刻保持双手的,碰藤条的时候还容易刺伤手,蒋大的手早已是又红又,还生了不少冻疮。不过看着面前的成品,他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都说万事开难,果然,等蒋大把剩的三把藤椅和一个八仙桌都编好,加起来也才用了半个多月。刚一完工,他就请了周琳过目,让弟妹看看成这样能不能过关。

    周琳看着蒋大的作品,也不得不佩服,他生来就是吃这碗饭的。听说蒋大小时候跟福生一起学木匠和木雕,怎么努力都没有福生,还因此对弟弟起了隔阂。但是若论起藤编,福生是无论如何都不及蒋大的。可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只看有没有发现了。

    不过,周琳虽然也承认蒋大的藤编功底很扎实,但是这其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样式太过矩,简单,没有创意。大概是界不够开阔,缺乏想象力的缘故。这也不能怪蒋大,毕竟他这么大,去的最远的地方也不过是镇上了,又能去哪里开界呢。

    针对这个问题,周琳也提了一些有用的建议,“大哥的手艺是不用说的,但是这些东西摆去,怕是没有多少人愿意价来买。要是卖得贱了,又赚不了几个钱。要想赚大钱,还是得一些有新意的东西,还可以再上面编一些时兴的样。”

    接着周琳随就说了几样,比如光藤椅就可以编成龙凤椅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