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多锦绣 - 分卷阅读179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权谋、用尽心术,结果却害了自己也害了百姓。”大滴的鲜血滴在地上,是目惊心的殷红,“承启呵承启,你时的志向与理想,现在还记得几分?”

    “你当年为安国兴踌躇满志,如今当了皇帝,到的又有几分?”

    “你这如画江山,你为了守住皇位不遗余力哪怕兄弟阖墙。可笑的是,你这么大却从没过京师一步,这江山就算再繁华似锦,你又见过几分?”

    “我劝你,是为你。你听得去听不去都由你。如今你想自毁建宁朝基业,关我王淳事?”

    那语调,那声音,那表,那不屑的目光,足以使承启最后的理智崩溃。

    偏偏又拿他无可奈何。

    杀了他吗?

    挟一国之威,能奈一匹夫何?

    窗外的雨声越来越大了,夹杂着银的闪电和轰隆隆的雷声,都说一场秋雨一场凉,承启抬起,望向灰蒙蒙的天空。朕,应如何

    从来没有如此困惑过。

    被他几句话,居然说得朕像一个暴君了。

    承启的心里泛起一阵酸涩,以及不被人理解的苦闷。不在皇帝这个位置上,恐怕会不到“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八个字的意。祖制、礼法、错综复杂的朝局就像这御书房院的大槐树一般,枝叶茂密覆盖住了一方原本明净天空,而自己则注定要生活在它的影之。一举一动都要谨慎,都要权衡各方利益,都要避免任何一方威胁到政权,都要寻找最无害的方法,时日久了,最初的初衷就变了,但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天,都说是上天之,可我毕竟只是一个凡人啊!

    罢了,罢了。

    承启无力的坐在御案前,几日前承康上的札仍摆在上面,他拾起朱笔,将札上的方略扫了一遍,随后毫不犹豫的题上朱批,取玉玺,重重的在了上面。

    就让他们,照他们的想法去吧。

    反正都是为了百姓。

    朕,也不是自私的皇帝。

    一只手扶住额,承启将脸埋了手掌,有些温的东西顺着他的指来,漉漉的,就似这御书房外磅礴的汽。

    惟愿这江山千里似锦,万里如画。

    58.江山,江山!

    -->

    银的闪电肆的撕扯着漆黑的十月天空,暴雨在狂风的助纣如鞭一样打着世间的一切,平素缀诗画意的垂柳被狂风刮得东倒西歪,彰显京城贵的梧桐树也枝断折,“喀嚓”,焦雷打,一株百年老树当场被劈成碎片,狂风把碎枝烂叶扫成一团,扬浩浩黄河,顷刻间便再不见踪影。

    御书房外,被骤来的暴雨打得混早已透的小宦官们躲在屋檐,抱着肩膀瑟瑟发抖,靠近门的地方,老猾的张公公忐忑不安的听着里面的动静。

    他只听见一圈一圈的踱步声。不比平时轻,也不比平时重,机械的重复着同样的节奏,他的心也随着那脚步声一,一张地嘴角几乎吐血来。

    “朕升你官比谁都快,朕待你满腔信任付你一腔心血,你如今竟敢如此撞朕!朕……朕要诛你九族!”

    “死些须几个人怎么了?那是永平朝第一谋反案!那些人他们一直在窥伺朕的皇位,朕就是诛了他们又如何?况且朕已经将事压了去,苦心孤诣全为这朝纲太平,不过是死了个把人,凭什么就来指责朕?!”

    “朕亲弟要反,朕虽心知肚明却也只能忍,你去环庆是什么的?朕的旨意你当作耳旁风,回来后还要为灾民请旨,居然还敢说朕错了!你凭什么!”

    这些话在承启的脑海里如咆哮的江一般翻着,似是随时都会冲垮理智的堤,但自始至终却没有半个字,各在承启的心翻来覆去的转着,转着,憋着,憋得他脸泛起了不正常的红。

    太监们从来没见皇帝发过这么大的大火,越是一言不发越是让人心惊胆战。两个站岗的侍卫是羽林军,虽然在风雨依然如苍松一样笔,耳朵却明显的向御书房转动。

    黯淡的天光,御书房地上的血迹显得格外恐怖。承启如发怒的狮一般踱来踱去,忽然,他形一顿,停住了,目光落在了挂在墙上的上。

    “如画江山,如画江山!”转过,狠狠的将书案上的书籍、笔墨、卷宗、瓷不顾的扫在地上,任凭那些价值连城的珍宝摔了个粉碎。看着地上混合着墨渍的晶莹碎片,承启心的戾气才似找到了宣

    听到屋里东西落地的声音,张公公连忙匆匆忙忙的冲来,诚惶诚恐地伏在地上把尚称得上完好的品一件件拾起,在承启边伺候了这么久,他第一次不敢抬看皇帝的脸。一不小心,说不定官家就会把刚才在王翊卫郎上没有发尽的怒气发在自己上,官家舍不得杀王翊卫郎,杀自己可没有半顾忌。

    王淳不能杀,承启自己也明白这一,所以才会更加生气。就在一个时辰前,在御书房里发一声惊天动地的响后,两名闻声赶来的侍卫望着跪在地上,上开了一的王淳目瞪呆。

    “还愣着什么!给朕扶他去太医医治,朕要驳得他心服服,再治他犯上之罪!”

    忍着心翻腾的怒气,承启着自己保持最后一丝清醒,说了上面的话。

    两名侍卫上识趣的搀着王淳落荒而去,他们都是羽林军。作为第一名得皇帝信、羽林军的平民翊卫郎,王淳的名字在他们间仍有一定的影响力,今日见他遭了如此厄运,难免会生照拂之心。太监们也趁机借着送两名侍卫的机会一个个鱼贯溜,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直面天威。

    怎么可能?有些无力的扶住额,承启只觉得太突突的狂。说什么庆国公如此作为亦是为了天百姓,说什么朕知法犯法坏了国家纲理,说什么疑心太重会寒了天人的心……承启略显苍白的脸上浮一丝冷笑,纤的手指狠狠的着不知何时攥在手的玉石镇纸,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的武夫,不过是去了一趟陕西立些许功勋,居然也敢恃而骄,理所当然的教训起朕来了!

    你的官职,是朕给的,你的信,是朕给的,你的一切都是朕给的,你又凭什么教训朕?!

    本来……是要赏他的。

    谁想这许多时间不曾见,那人也黑了也瘦了,目光也更炯炯有神了。见礼过后不请功,不邀,反而一改平日笨嘴拙的模样侃侃而谈。

    “环州、庆州灾民日多,还望陛抛去顾虑,早日开常平仓以济苍生。”

    “厢军已臃不堪,且青壮年正是主要劳力,陛不但不应征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