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跃龙门记 - 分卷阅读17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面无表看他半晌。最终叹:“小隐,你不去编传奇话本,当真可惜了。”

    第104章 认祖归宗卜休咎,说文解字兆吉祥

    景平二十一年三月初九,恩科会试场开考。

    这时代科举虽已成形,但远没有后世那般苛严。科考取士,,逐渐成为选官员的重要参考依据,却尚未成为唯一途径。

    举例来说,考试时并不封卷。考前谒自荐盛行,考生的名声相当程度上会影响考官的评定。人请托裙带关系当然免不了,然而盛名在外,也算得另一形式的公开,在上都比较要脸面的环境,榜上有名者多少都有些真才实学。至于后世那好几天关在贡院小黑屋里不来,吃喝拉撒睡全就地解决堪比坐监牢的经历,来一个穿越者说去,准保没人相信。

    咸锡立国以来,恩科次数屈指可数。消息传开,读书人都很兴奋。

    这些事宋微关心得有限,然而随着恩科开考,六皇认祖归宗、封王开府的日亦迫在眉睫。他这个万事不心的大闲人,不得不勉忙碌起来,跟着明国公孙如初,一样样亦步亦趋地学。

    宋微丰富的经验告诉他,老革命往往遇到新问题。别说他过去原本就学得不好,各朝各代,规矩既有相似,更有不同,有时还可能大相径。在苦穿越生涯最开端的时候,他曾经天真的以为老天给自己开了个未卜先知的外挂。后来逐步认清残酷事实:他有限的知识储备,从来没有把时间轴已知顺序连起来过。

    于是不知不觉,过去和未来都被他过虚了,唯独前,还能到一分新鲜与实在。

    何况有些规矩,它不是知识,而是行为习惯,光知是不用的。比方典礼走上正殿之前那段路,须乘坐步辇。这东西宋微几辈也没坐过。别人或者觉得有派,在他看来则纯属折磨。要求板板正正端坐其上,四面供人围观,既不如轿舒服,又不如骑自在,更比不上坐车,门窗帘一遮,啥。最坑爹的是,抬步辇的全是怯怯的女,还不如凳稳当!宋微老觉着不定谁手一松,自个儿就得斜刺里去,结结实实摔个墩儿,叫全天看大笑话。于此心理,他总忍不住拿手掌偷偷往撑,因此失了仪态,不知多挨孙如初多少唠叨。

    他这厢苦不堪言,却连个诉苦的地方都没有。旁人谁都比他忙,谁也顾不上安六殿的苦恼。

    恩科一事正月宣布,三月开考,主要针对上年落榜的士和地方官举荐的人才。那些年不得然而名次靠前的,推荐人地位够或者自己名气够大的,直接到京城来参加会试即可。将近两个月的时间,也足够各地考生从外地赶过来。

    如此一来,忙的就不仅仅是文官了。廷守卫重责的奕侯,与负责城及京畿防卫的宪侯,均打起十二分神,投到工作当。独孤铣兼宿卫军、府卫军两方统帅,本就是一个人两个人的活儿,还要兼顾筹备六皇王府的安全保卫事宜,白天晚上连轴转。虽说是宋微赌气叫他不要,可也当真没工夫腻歪了。

    皇帝找回落民间的六皇,到这会儿,基本成为朝廷层公开的秘密。

    三月十九朝会,皇帝亲自宣布此事,命宗正寺、太常寺、太医署并浑天监着手复份,撰写谱牒,推算吉日,预备典礼。

    三天后,相关门官员赶慢赶,撰述了六皇落民间以及寻访回归始末。在证明份的金册最后,除去皇帝本人亲笔落款及玺印,还有宗正寺卿、延熹郡王宋寮,玄青上人、明华公主宋雯,宪侯独孤铣,侍大总青云,太医李易等重要证人签字矜印。浑天监上奏三月二十九上上大吉,太常寺则锣密鼓预备祭祀封爵各项典礼。

    这一天凑巧是恩科放榜次日,所有新科士均获得格外恩荣,可列席参加六皇封爵仪式。

    皇帝以父离散多年,渴望团聚以全骨为由,提让六皇住到典礼当日。本不是伤动骨的大事,再说皇帝这把年纪,自纥奚昭仪之后,多年未曾充纳后,并没有年轻貌的妃边。非要留儿一起住,尽于礼不合,旁人也说不什么闲话。是以几个言官象征地叨咕几句,放弃反对。

    离正式典礼还有三天,皇帝朝会后御笔亲题了恩科前十名的榜单,听礼尚书汇报完次日殿试安排,早早回到寝,与小儿午餐。

    饭毕,青云在皇帝示意,捧着个的锦缎匣呈给宋微。

    宋微猜到是何件,接过来打开一看,果然,标志皇份的玉牒就在里边躺着。纯净无瑕的极品玉片镶嵌在盘龙金托当,雍容典丽,贵不可言。

    皇帝:“宗正寺呈了这个来,先瞧瞧样,典礼上再给你拿着。等搬王府,就叫李易收好。你那个虎糊涂,别给我丢了。”

    李易被皇帝封了个文职虚衔,只等六皇开府,就过去

    宋微低应了,手臂一沉重无比,差捧不住小小锦盒。

    “金镶玉”,乃是这个时代最华最尊贵的象征。一张小小谱牒,顿时将“六皇”名号实质化化,如同一座山一般,沉甸甸压了过来。

    唉。宋微在心里叹气。兜兜转转,怎么还是走了老路。今昔对比,似乎有许多变化,又似乎没什么不同。过去在记忆里日渐模糊,而未来却又在摇摆愈发盲目。他一时觉得往事历历,不过是命运重启了新一循环。一时又觉得今生皆有突破,可谓别开生面。

    如此纠结着翻开玉牒,看清刻写容,立刻明白皇帝为什么说,要自己先看看样。只见上赫然刻着:“六皇微,景平廿一年三月廿九,御赐更名为霈,封休王。”

    皇帝给自己改名字,提前通气来了。

    “我问过乌曼,隐微二字,是你母亲生前给你取的。如今你认祖归宗,自当谱记名。”皇帝看着儿,很有几分小心翼翼,“只把大名改了,其余皆不变。爹爹依旧叫你小隐。”

    这意思就是小名和字都不改了。宋微想起囧囧有神的“妙之”,很有一冲动请求皇帝改掉。然而与独孤铣的关系彼一时此一时,当真改了只怕后患无穷。遂:“既然是祖宗规定,那就改罢。”

    瞅瞅自个儿新名字,笔画真复杂。发挥有边念边神,:“宋霈——是沛吧?还成,不难听。”

    皇帝笑了:“是霈。你们兄弟这一辈取名从‘雨’,意在无声,泽被天。”说到这,觉得小儿连个“霈”字都念得这般勉,恐怕更念不全几个兄弟的名字,于是解说:“你大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