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不夜天 - 分卷阅读42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却是不想见他的了,武曌年纪不小了,因为这事儿一晚上没有休息好,脸上的疲惫遮都遮不住。

    武曌听说武承嗣已经被关押起来之后挥了挥手说:“都退吧。”

    她没有让人立刻杀掉武承嗣,她还要留着武承嗣将朝那些不安分的人都除,所以这个人还不能死。

    只不过武承嗣谋反的事到底还是给武曌敲了个警钟,她抬看着静静坐在那里的武玄辉,烛火之武玄辉那张脸越加显得温如玉,武曌忽然叹了气,想起了武玄辉当初说的话,果然……侄是靠不住的吗?

    其实武承嗣被废她一也不伤心,武承嗣没了还有武三思,这并不算什么,然而武曌却有些不肯相信侄们了。在这个时候哪怕她已经跟儿们撕破脸了,儿们也是比侄可靠的,毕竟李显和李旦到底还要讲究一个孝

    她可以被说不慈,但是想必李显和李旦肯定不会愿意背负不孝这样的名声的,只不过如果武三思肯听话的话,武曌还是不愿意去跟儿的。

    武承嗣被废是板上钉钉的事,洛气氛又开始张起来,一直跟着武承嗣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没跑掉,瞬间朝堂上就空了很多职位,而武三思和武攸宁等人这个时候就开始挽起袖抢夺武承嗣留的政治遗产了。

    太平公主的影也现在了其,武曌坐在那个位置上,忽然就对当年李治的某些想法有了更刻的认识,李治也维护过自己儿,但是在当时看来似乎并没有力保李贤,现在想来,或许也是李治对儿的一锻炼,如果连这都摆不平的话,那么登上了皇位也不是个任由他人摆布的傀儡。

    而李显之所以没有受到这个待遇主要是李治的时间不多了,如今武曌似乎也在李治那个地位,然而武曌比李治的担心又更多了一些。

    朝堂上的人都开始一阵风的倒向武三思,有武承嗣这个例在前武三思一都不敢张扬,继续低调的勤勤恳恳的完成武曌布置的各任务。

    武曌对武三思在于满意和不满意之间,武承嗣智商一般,武三思就更加一般了,甚至武三思很多时候都不像武承嗣那样能够领会武曌的意思。

    所以武曌的心思放在了武攸宁等人上,虽然是堂侄但是武攸宁比武三思似乎更加聪明一些。

    只是让武曌熄了立侄当继承人的念的人就是武攸宁。此时武攸宁的祖父武士让还活着,被封为楚王。

    武攸宁有意争取太之位,自然是要寻求祖父帮忙的,并且承诺:“若我登基为帝,必会禅位于祖父。”

    武士让是比武曌还要一辈的人,让武则天选他当继承人是不可能了,但是可以迂回一,如果孙当上了太,等孙登基,再让位于他也不是不行,就算他活不到那么久,孙也必会追封他为皇帝的,划算!

    祖孙两个人说这句话已经十分注意了,然而武曌耳目遍布洛,没过多久她就知了这对祖孙的对话,武曌当时心都凉了,她想起了武玄辉之前所说,这些事狄仁杰也曾经暗示过,只是武曌依旧抱持一怀疑的态度,如今却让她相信了这两个人的判断。

    看来是时候个决定了,年轻的时候武曌渴望至的权利,而年老之后她开始在意后事了,武曌看着武玄辉说:“这次你跟梁王过去一趟吧,想办法跟七郎接。”

    武玄辉躬:“是。”

    武曌叹了气,到最后她还是要跟儿,不过服有不同的服方式,她的意思是立李显为皇太,然后让那边继续忍她为皇帝,这样将来李显登基就名正言顺了。

    到现在武曌都不相信李显是真的放弃了皇位,李显一定是跟某些人达成了协议,如果李显真的不恋栈权位的话,他何必还要霸占着摄政王的位不肯放?

    只不过这件事武曌暂时还不想让别人知,所以派武玄辉去,而武玄辉表面上则是跟着梁王去打仗的。

    是的,武曌这次把武三思派去了,武三思接到任命之后十分激动,当时就表示一定不会辜负神皇希望,而武攸宁当时的表则有些一言难尽。

    所有人都以为神皇是看了武三思,只不过之前武三思名声不显,这次派他去就是为了让他捞军功好回来晋封的,就算这次不足次也可以了,反正他们跟大唐的地盘争夺战要好久。

    武三思意气风发的走了,就连武玄辉跟着他也没在意,当然他也更想武玄辉跟着,他一直在思考武承嗣之所以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跟这个相俊秀的男人有多大的关联。

    反正这个人肯定是不能得罪的,枕风什么时候都十分霸,不男人女人。

    武玄辉这个人对武三思还是十分恭敬的,毕竟对方是梁王还是主帅,武三思从来不涉武玄辉的行动,他总觉得武玄辉突然跟着他过来有问题,武曌怎么舍得放他走呢?一定有什么他不知的,既然武曌不想让他知,他最好就不要知,知的太多说不定太之位就飞了。

    而李显知武玄辉到前线的时候十分惊讶:“武玄辉怎么会……派人悄悄的跟他接吧。”

    武玄辉在洛的时候都能不动声的将消息透给李显,到了前线不在武曌那就更方便了。

    于是李显就知了武曌的想法,他顿时有些无奈,这的确是武曌能够提来的条件,但是这个条件他不可能接受的,他一旦接受了,那么李重义就只能去死了。

    毕竟李重义当过皇帝,现在要承认对方是大一统皇帝的话,李重义就是变相意义上的亡国之君,承受的压力是会非常大的。至于太孙什么的,武曌不会立李重义,甚至她很可能喧杂一个她看得上的,比如说现在被她养在边的武崇训。

    改姓氏什么的,武曌已经玩的很纯熟了,更何况这件事儿牵连的太广了,李贤还活着啊,虽然他现在看上去只是一个普通宗室,那是因为这边的朝廷基本上没有几个认识李贤的,就算是认识的也都很惋惜这位太,不可能拖后,到了洛那边……嘿。

    李显果断的拒绝了武曌的提议,他肚里一堆的真实理由都没有说,他只是说:“大唐国号不容更改。”

    是的,这个比任何理都能让他站得住脚,也更符合众人心的大义。

    武曌在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叹了气,一时之间也有些迷茫,而这个时候李显又通过武玄辉送来了另外一个方案,那就是承认李重义为皇帝,武曌退位太皇太后。

    武曌在知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