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不夜天 - 分卷阅读35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徐敬业那边,真的不救一?”

    李显无奈:“怎么救?他……他谋反就谋反了,还拉上一批人说是复辟,这也就算了,他还擅杀朝廷命官,是在他揭竿而起的那一刻,他就活不了啦。现在唯一要的就是别让他连累李司空和徐家其他人了。”

    李旦半晌问:“你说会派谁去平?”

    “看谁会同意去吧。”李显觉得现在的局势真是的一比,整个朝堂已经混的不行了。

    李旦本来还有不明白,等过了两天之后才懂了李显说的话,武皇的确是了几个武将去平定叛,这其就有娄师德,结果娄师德当天就病了,还一副病膏肓的样,让他带兵简直就是不人

    同样的朝廷之很多别的将领也都跟着相继病倒,得洛一时之间人心惶惶,都以为是了什么厉害的疫病。

    最后还是让左玉钤卫大将军李孝逸为大总,率兵讨伐,徐敬业等人本来就是临时起兵,手上兵并不多,再加上他的领兵之术跟他的祖父比起来真是差的太远了,失败也是在理之

    最后徐敬业自然是要杀掉的,只不过在李显的求,徐敬业父祖官名保住了,只是他的家人……李显就算再怎么努力也很难为徐敬业说话,毕竟谋反就是谋反,不你谋反的理由是什么,没有夷三族就已经是武皇看在李显的面上手了。

    在徐敬业被平之后,李显就上书称要回安监国,当然了,上书是写的十分声并茂的,声称:先皇久念安,病犹殷殷叮嘱若有机会回归安,近日多梦先帝,心怀,是以决意回安以全先帝遗念。

    这封上书上去之后群臣都有无力了,你这梦的是不是也太多了?梦完黄帝梦先帝,一次你要梦谁了?

    武武皇在拿到这封诏书之后犹豫了许久,她知其实最好是将李显放到,这样对方有什么动作她能及时反映,她一都不相信对方就这么安安分分的当了摄政王,可是转念一想就算把他扣在洛又能怎么样呢?

    李显本就是个手山芋,碰不得也捧不得,上次禁半月就了夏雪,这儿太灵异了,放在边简直就是闹心。

    她拿着奏疏发了半天的呆,最后问向边的一个二十左右的小娘:“上官,依你看如何?”

    那个小娘正是上官婉儿,此时上官婉儿已经二十一岁,她从十四岁开始跟着武后帮她理各,到如今已经七年了,虽然实际上上官婉儿并没有嫁人,她却依旧梳着妇人的发式——因为当初武皇为了方便给上官婉儿更大的权利,而给她了一个才人位份。

    是的,照实际况来说,上官婉儿此时是先帝才人。

    上官婉儿十分聪慧,在看到这封奏疏之后沉半晌才说:“圣人,安离洛千里之远,摄政王此去恐怕隐患大。”

    武武皇叹了气:“你说的我何尝不知?只是……留不得他了,留他在洛终究是我的掣肘,若非我此时离不得你,只怕还要让你随他去安了。”

    上官婉儿目一闪,知武皇这是已经定主意了,果然武皇在提笔便在奏疏上写了批复。

    李显在知武皇同意之后,于是十分得寸尺的又上了一封奏疏,这一份奏疏大分是由各名单组成的——都是他要带到安的人。

    摄政王回安也是有名的,武皇给了他一个去安监国的名,否则怎么解释让摄政王期留在安的?跟朝廷脱节的摄政王还能是摄政王吗?哪怕这是李显主动上书要求的也没用,那些人自然会脑补李显被压迫被威胁的戏码,武皇不怕那些人脑补,但是她初登大位百废俱兴,在其位谋其政,她有太多的事,一也不想将时间再浪费于那些谋诡计之上。

    再接到李显的奏疏之后,武皇是又好气又好笑,别的不说,这份得寸尺的本事李显还真是数十年如一日。不过在看到那份名单之后她就多少有些放心了,因为李显带走的大分都是武将,而且还都是不太合作的武将,武皇早就对这些人动杀心了。

    李显要求带走这些人武皇也猜得到,不就是想要保他们一命吗?她也不在意,这些人跟着李显走就跟着他走吧,也省的在这里给她挡路,如果武皇想要杀这些人就算这些人再安又能如何?

    如果这些人犯事儿那就更好了,武皇可以顺便牵连到李显上,这位摄政王杀是不能杀的,但是削权却是可以,只不过现在没有合适的借而已。

    除了这些武将之外,唯一能够跟文臣沾上边的大概也就是郑玘了,然而郑玘是卫尉卿,武皇顺便就将李显叫过来说:“卫尉卿是要护卫皇城的,你把他带走了,这洛皇城怎么办?”

    李显知武皇早就想把郑玘调走了,如果李显持的话完全可以用卫尉还有少卿官职来堵,不过并没有意义,官职大小有的时候也要看实权,一个没有实权的卫尉卿和一个有实权有皇帝撑腰的卫尉少卿,那力量恐怕都不在一个档次。

    李显顺便就说到:“既然如此,正好礼尚书空缺,不如就让郑清澄去吧。”

    武皇听了之后顿了一顿说:“如此,也好,此外可还有别的要求?”

    李显笑着说:“阿娘莫要担心,我只是回安而已,洛虽好在我里终究不如安。”

    一副看上去母慈孝的画面实际上却不过是李显和武皇在博弈而已,李显开就要礼尚书主要是因为现在礼尚书的确是空缺,而且他听说武皇有意让武承嗣当礼尚书。

    武承嗣他何德何能呢?就算是皇都没有上来就当尚书的,六尚书哪怕算不上位极人臣也是位权重了,郑玘现在这个年龄尚书都会被人怀疑年龄不够,武承嗣一从政年龄不够,二也没有功绩,让这么一个人当上书他能呕死。

    而卫尉卿,李显相信武皇不可能让武承嗣来的,卫尉卿这个职位太重要,关乎到武皇的命,武皇纵然大力扶持武氏宗族却也十分清楚自己侄的能力,武承嗣哪有带兵的经验呢?

    李显不能明着压武承嗣,也只能从这里面着手了。武皇同意了,于是郑玘转就从卫尉卿变成了礼尚书,然后跟着李显去安监国。

    李显带走了以刘仁轨程务娄师德为首的将领,很多人本来都以为李显去安是为了复辟,但是看到他带的人之后不由得都有些叹气,虽然这些武将都不错,但是文臣有文臣的优,李显带的人显然支撑不起一个朝廷的运作,哪怕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