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孙 - 分卷阅读2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你步如何。”

    赵宁提起笔蘸墨,凝神静气笔。她练了一个多月的石刻,手腕的确更有力,比原来好多了。但和周承礼一比,还是没得比。他这手行书不知是要练多少年的馆阁才磨炼得来的。这位七叔在学问方面造诣极,有大家平。

    “步了些,还不够好。”淡淡的嗓音从她的脑后传来,周承礼站在她后,握住她的手,“练石刻的伤也好得差不多了。”他轻轻挲了一她的指,很快又放开了,“继续练,两个月足够了。”

    赵宁应是,手指却收了袖

    如今二人算是师生了,其实守礼比原来还要严格。

    她转移话题问:“七叔,我瞧您这学问的平,选庶吉士留在翰林院也是未尝不可的。您怎会被外放去了知县呢?”知县这样的官,实在是屈就他了。

    周承礼只是笑:“怎的,你看不起知县了?”

    “一方父母官,却也不好当。我怎会嫌弃知县,只是为七叔觉得不值罢了。”宁也笑。

    “翰林虽好,但从翰林熬,没有一二十年是不可能的。”周承礼不再多说,“七叔的事你不要问,好生学习就是了,别的事不要。”

    周承礼顿了一笔,然后说:“我听说了杜家小的事。”

    赵宁没想到他也听说了,她苦笑:“这事当真与我无关,我也莫名其妙的。不过杜姑娘始终是女,应当无妨吧。杜家应该也不会允许她嫁给我的。”

    周承礼笑了笑:“我看未必,不过你心里明白就好,不必我多说。”

    赵宁停顿许久,突然问:“七叔,上次您提过我十四岁的事,我只记得十四岁在山东的别院住过,至于究竟是什么事……我的确记不太清了。”

    窦氏告诉她,她十四岁的时候曾在山东别院住过一段时间,那段时间周承礼的确也在山东。但是她不记得这段时间发生的事。她也觉得奇怪,她还是隐约记得有这件事的,但容却没有半印象。

    周承礼没有回答她,自从第一次问了之后,他就不再提起这件事,甚至有时候是刻意的避开了。

    屋太黑,很久之后他说:“不要再想这件事,也不必再问我了。这段时间不要分心。”

    赵宁才没有多问了,她在他这里拿了两本描红回去。退到了门,回看的时候,他已经拿起了书继续看。

    这位七叔对她虽好,但他自己的事,是半分都不会多说的。宁走到拐角她的脚步顿住,轻轻捞起衣袖一看,手腕上一圈红淤……方才她问的时候,周承礼就着她的手腕,得太用力了。

    ☆、第二十一章

    第21章

    记忆是件复杂而神秘的事,她不记得一件事,有很多待选的可能。但如果这件事目前对她没有伤害的话,其实记得与不记得,都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所以宁才没有想过去探索,但如今,她却对那段山东别院之行越来越疑惑了。

    年关一天天地近,窦氏召集了家里的庶女一起针线,蒸糕,准备过年祭祀祖先用的三牲祭品,这都是要房来准备的。宁是男孩,不用参与这些女孩的活计,仍然是埋苦学。等到了大年初二,她早上去窦氏那里喝茶,发现家里的女眷们都换上了过节的新衣。

    听她们说些家里短的话,哪家的姑娘定了什么亲,哪个首饰现京城里最时兴,倒也闹。宁难得享受这过年的亲近和闹,还给几个妹妹各自封了二两纹银的红包。

    喝茶不过两盏,外有婆来通传,说是二小、三小和三姑爷一起回门了,人已经到了影。窦氏听了大喜过望,女孩儿嫁去就是别家的人了,一年到也难看到两回的。“快去接他们过来,你们把瓜果盘的也摆上。我女孩儿难得回来!”

    赵宁也兴,三个嫁前待她极好。可惜大嫁得远,过年也难回来。近些的二、三才是每年都回来的。她到门去接,不一会儿就看到穿宝杵纹紫绸袄,金莲纹宝结的二赵玉如,穿袄裙与无袖坎肩的三赵玉妙,赵玉妙怀里还抱着个四五岁大的白胖小着瓜小帽,一见到赵宁便叫她:“舅舅!”非要宁抱他。

    这小胖墩旁边是个穿蓝直裰,略显苍白清瘦的青年男,这个是她的三夫。

    三人给窦氏请了安,二赵玉如说:“路上遇到三妹与妹夫,便一同过来的。”又看到站在旁的赵宁,目光闪动,“弟弟都这么了,我看比娘还半个呢。”

    窦氏笑得合不拢嘴,宁像父,自然比她许多。她:“都别站在风上了,来说话吧。”

    她们几个女眷就了西次间,留赵宁抱着小胖墩外甥,和三夫说话。

    三夫许清怀也是个读书人,他父亲虽是两榜士,但他读到现在却只混了个秀才,家产也要败光了。因赵宁是举人,他便觉得在赵宁面前抬不起,但凡回答赵宁的话都要恭敬地站起来,然后拱手说话。

    赵宁看着疼,笑:“三夫不必客气,坐说话吧。”

    小舅不讲究,但许清怀却不能不讲究,连忙抱手:“你学问比我,是我该讲究的。听说你还要参加明年的闱,夫得先祝你才是。”许清怀叫人把自己带来的锦、糕饼拿上来。他家境一般,也拿不多好的东西,自己看着也有些窘迫,说,“等你了,夫再给你包大封红。”与他同乡好的祝举人,见他提着来赵家,还笑他:“你那小舅若能,我怕也能了!不如把你这锦给我吧!”锦的兆好。

    许清怀还涨红脸回他:“我这舅如何不能,他人品才貌一贯就好!”他因田庄引的事,跟祝举人家闹矛盾,县官却偏袒了祝举人。许清怀只恨自己不是个举人。那祝举人不过是拿他取乐,不过笑了几句就去吃茶了。

    这时候赵承义从正房回来了,正好把外孙抱过去玩,许清怀自然要见过岳父。宁便不陪他说话了,怕这夫对着她腰都要躬弯,读书人便是这么好玩的,竟要以功名来论辈分。

    室的时候,正好听到三赵玉妙问她的亲事:“弟弟如今年十七了,我那小叔如今都有两个孩了,弟弟怎的还不说亲?”

    窦氏脸有些僵,但也早有说辞:“你父亲想着,他若是士再说亲,份便不一样了。否则只是举人,那些世家的小怕是看不上的。”

    赵玉妙就:“原是打的这个主意,我还想着要是弟弟没说亲,我倒瞧了好几个姑娘,都刚及笄的年纪。”

    赵宁听到母亲和的谈话,心里默默一憋,她才十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