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初怀公主 - 分卷阅读19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觉得毫无,挥手就想让他们撤去。

    风荷和程俊着急了。因为一早就要上朝,夏侯昭的早膳不过用了半碗粥,这午膳要是再不吃,怎么受得了!

    但是夏侯昭如今权位重,渐渐不那么轻易听劝,风荷冒着汗的,目光扫过廊站得笔直的严瑜,心里忽然冒一个主意。

    她笑着:“严将军一早,没来得及用早膳吧。”

    严瑜:“无妨。”

    夏侯昭方才还摇着的手停了来,她仿佛很随意地:“既然没吃早膳,便和我一用一吧。”

    如今严瑜还只是墨雪卫的统领,与公主殿一同用饭当然不合规矩。不过能让公主殿多多少少吃东西,谁也不会没地指这一

    夏侯昭若是不用午膳,必然接着去瀚墨阁查看奏折,那么随护卫的严瑜自然也不能稍离一步。这样一来,严瑜要到申时(午三左右)才能用饭。

    风荷就是瞅准了这一,才开如此说的。她快手快脚地为严瑜摆好了碗筷,推着程俊去了,其余侍自然跟在他们后面,鱼贯而

    芷芳殿里只剩了夏侯昭和严瑜。

    走到锦芳苑的一个凉亭里,程俊犹自不解,:“我们为什么要来,谁服侍殿用膳?”

    总不能让严瑜一个武将动手吧?

    风荷嗤笑了一声,:“真没。自然是严将军服侍。”

    程俊:“那怎么成,严将军又不知殿的脾胃忌,万一服侍得不舒心怎么办?”

    “你怎么知严将军不晓得殿的喜好?”风荷笑得更开心了。

    程俊毕竟是自幼侍,哪里懂得男女之间的事?风荷却看得明白,殿虽然从不表对严将军的意,但一听他未用早膳,就改变了原先的主意。单凭这一,有严瑜在殿,他们就可以放一百二十个心。

    “再说了,咱俩服侍殿,殿还未必肯用膳呢?”风荷双手合十,只盼着严将军上,劝着殿多吃一些。

    程俊摸了摸,不敢再多说了。

    不过殿的气氛却不像风荷想象得那样,夏侯昭还在为北狄人的事而烦恼,一只汤匙在碗里转了三圈,又转了三圈。

    她这样的神,让坐在首的严瑜如何能吃得去?

    第155章 午膳

    严瑜从自己的案几之前起,走到夏侯昭的面前, 在她吃惊的目光, 捡了几样菜蔬放到了她的粥碗里, 然后用一责备的目光看着她:“殿, 你总得吃东西。”

    夏侯昭叹了一气,:“我总觉得心里不安, 吃不。”

    严瑜取过夏侯昭手里的汤匙,将粥搅拌了一:“以前我在平州的时候,每到冬天帝京送来的粮饷老是会晚几日。”

    前世,夏侯昭很少听到他提起平州生活的艰苦, 在他的,平州只是一个冬天比帝京冷, 没有木, 住满了士兵的地方。

    夏侯昭虽然能够想到那里生活的不易,却未曾料到,有陈睿坐镇的平州也会遭遇克扣粮饷这样的事。她不由得怒:“他们怎么敢?”

    严瑜平静地:“他们自然敢。”

    虽然大将领兵在外好不威风,但实际上, 他们见到帝京一个拨粮饷的小吏也得万分客气。

    陈睿固然在九边是名声显赫的大将, 也概莫能免。尤其是, 他的异母兄陈可始正是负责调拨粮饷的度支尚书。

    陈家兄弟的不睦, 帝京之人无有不知。

    哪怕陈可始不说什么,自然有人暗讨好。何况平州距离帝京路途遥远,运送的粮草晚个几日也算不上什么大事。

    如果陈睿敢上书直言此事, 他们也有话推脱。

    难不成你小小的平州比九边重镇北卢还要,沈明大将军都没有说什么,你一个守城的将领就不平起来了,岂非笑掉人大牙?

    陈睿虽然耿直,这些人还是懂得的,因此他从来没有向朝抱怨过此事。他也试着带兵在平州附近屯田,只不过那地方土地贫瘠,天气又冷,一年之,总有半年是冬天,除了夏季节外,雨也少的可怜。

    他们一个城的士兵折腾一年,也不过堪堪收获几粒粮,哪里填得饱肚

    所以他们就想了各各样的法来找吃的。冬天去打猎,天挖野菜,夏天到河里捞鱼,然后煮熟了拌在少的可怜的饭里吃。

    如今他说起这些事来,脸和煦,仿佛是一件极平常的回忆。夏侯昭的心里却觉得酸楚,可是听着听着,就将面前那碗粥吃完了,还多用了几块心。

    严瑜满意地回到自己的位置,极快地用完了膳:“殿,九边的将士们不缺血,只要将粮饷准备得充足,武将肯卖力,北狄不是什么敌。”

    夏侯昭:“你说的理,我自然也懂。只是……”

    但是一旦兴起战火,恐怕又要严瑜和李罡等人京。她却不想将这个担忧说来,只觉得有些羞涩。

    不料严瑜已经开:“殿若是不放心,可以命我或者李罡前往北卢。”

    帝京谁不知墨雪卫的两个统领是初怀公主座前的红人,只要他俩在北卢,想来也无人敢那等欺瞒之事。

    从上次信州之事,他便觉到夏侯昭有些不愿让自己京。但是严瑜也有自己的考量,如今夏侯昭在帝京的地位已经稳固,靠得是圣上的支持和在她自己政事上的有为,但也与去年他们在九边取得的战果不无关系。

    现在朝堂之上对夏侯昭登基的反对意见,大多集在文臣,而武将则一力推崇夏侯昭,这也是去年在信州的两场大捷,让武将们升起了对夏侯昭的信任。

    当今圣上仁厚,固然是燕国百姓之福。但在对待北狄人的态度上,也一直采取比较温和的态度,则让武将们到有些愤懑。

    朝多得是上行效之人,看到天枢不愿意兴起战事,自然也不会重视九边。

    延渚能在九边打了那么多胜仗,确实和这样的环境无不关系。

    而两次信州大捷则让早就蠢蠢动的武将们升起了希望,初怀公主尽是女,但在对待外敌的态度上却很。如果能趁着这次机会好好教训一北狄人,想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