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生存手册 - 分卷阅读20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派了边得力的家,“这一次二房的细多了,总不好老麻烦大哥大嫂。”

    大太太心领神会,面上笑着应酬,“二婶越来越懂得恤我们了。”

    一边细细地吩咐了几句话。

    又哪里有不懂的?

    才九月,二房的家就送了信来:在路上土不服,上吐泻,军队却等不得他康复,把他放在了埠。

    大太太私底就和七娘抱怨,“你说世上哪有你二婶这样的人!就粘在我们大房的家私上,恐怕来!”

    七娘又笑又担心,“二婶的手段,只怕不止于此呢!”

    “她还能怎么样?”大太太不以为然,“九哥写族谱,就是咱们家的嫡了,这又哪有现放着嫡不理会,过继侄理?”

    七娘动了动嘴,言又止。

    大太太心一动。

    以七娘的缜密,说不定还真能为她参谋一些纰漏。

    初娘又回余杭去了……到底是嫁的女儿,心里始终是夫家更重。

    “有什么话就说。”她和颜悦,“我们母女之间,不玩这些虚的。”

    七娘就低细声细气地编排起了二婶。

    “就觉得这几年,府里这神神怪怪的事很多。”

    大太太不禁面一变。

    立刻就想到了初娘的那几句话。

    “三姨娘就算是厚,这么多法事来,也该往生了吧?不说观音山的同寿大师,就连寒山寺的师傅,我们都是多次麻烦过了,每年私底还有供奉……她就算有天大的怨气,也架不住这些大师多年来的祭祀与供奉……”

    “固然九哥的吃用,我们是小心翼翼,又有立照看着,不会有什么错的。”七娘又叹了一气,“只是这鬼神的事,也不得不防……毕竟是说不清不明的事!”

    七娘这是在担心三姨娘吧!

    又怕犯了自己,才不敢明说。

    大太太就一眯,若有所思。

    初娘走了这许多家的寺院,请了许多班暗地里给三姨娘法事……就临去前,还走了观音山,住持同寿大师信誓旦旦:“已是把人送上回路了,若再有怪事,老衲就提来见。”

    这大师都是年有德之人,没有十分的把握,是断断不会发诳语的。

    难……真是有人私底魇镇杨家的男丁?

    一时又想到了叔霞的话,八姨娘的死……

    大太太面沉,半晌都没有说话。

    七娘忍着满心的笑意,又小心翼翼地加了一句。

    “不过,都是小七的胡思想,还请母亲不要放在心上。”

    话里微微的担忧与惶恐,传神地表达了七娘患得患失的心

    大太太摆了摆手,心不在焉地安抚了几句七娘,就又径自沉思了起来。

    92说项

    很快就又了十月。

    边境捷报频传,让朝野上都松了一气。

    北戎近些年来渐渐壮大,大秦却是见着有些衰弱,连年年成又不好。

    这时候要是被北戎破关而,说不定天就真要了……

    平国公能守得住边关,那自然是最好。

    皇上却没有收回成命,还是让大皇在京郊练兵,以备不时之需。

    京城又不断有信过来,这几个月,大老爷每日里都要和师爷在外偏院议论许久,连浣纱坞都去得少了,每日里只是正院坐坐,就一脸疲惫地外院去了。

    大太太倒是有几分心疼,请了欧家的良医来为大老爷开了几贴补药,又细细地吩咐张总,让他好生照料外的清客、师爷们。

    “这些人虽然看似无权无势,只是攀附我们家过活,实则个个不是有谋略,就是有人脉,或是有一张利。”大太太教导五娘、七娘,“平日里万万不能怠慢了,否则恩反成仇,那可是甩不掉的麻烦。”

    五娘和七娘受教。

    七娘不免有几分好奇。

    “京里只怕是又来信了吧?”

    这几个月,从京里往苏州写信的人家,前所未有的多。

    就连秦帝师都破天荒亲自写了信快送到了杨家。

    大太太面上就难免现了一愁容。

    “刘徵的案上就要开审了。”她了一气。

    五娘还只是面不解,七娘却也跟着大太太倒了一凉气。

    官场上的事,虽说女眷们并不需要太明白,但这里面的理七娘也不是不懂。

    现在正是太一派得意的时候,在这时候审刘徵的军粮案,刘家是怎么都不会有好果吃了,至少这个浙江布政使的位置,是再也保不住了。

    继王家之后,又一个重要将倒——皇和大老爷之间也就结了解不开的仇。

    “也不知浙江会是谁上位继任布政使!”七娘就拉扯开了话题。

    大太太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声,又沉思了半晌,才慢悠悠地,“你父亲也在奔着这个位置使劲呢。虽说江苏富庶,但浙江也是鱼米之乡,这个位置,最好还是安排咱们自己人来坐。”

    五娘也已经明白过来,就陪着大太太唏嘘了一会人事变迁。

    刘家虽然和大老爷不卯,但毕竟多年同僚,刘家的太太,几个小娘也都是见过的。

    只是一招行错,如今就从云端跌到泥里,如果刘徵被议定了要株连的大罪,更是转就成了罪属……

    谁没有一慨?

    或许就是借着这一慨,大太太唏嘘了一阵,又透了大老爷面临的困局。

    “皇后是借了太史郑的名字写了三封信来,要咱们以运粮的大功面,挑再请太阁。”

    七娘和五娘都恍然大悟。

    这才是大老爷最烦心的事吧?

    也难怪秦帝师都要亲写信来说客了。

    这几年来大老爷一直着不肯在夺嫡之争站队,家里人也都是清楚的。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