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起居注 - 分卷阅读62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实在是很舒坦的一回事。善化公主的话,也不能说是没有理。

    “瞎 说什么。”贵太妃却瞪了善化公主一,“你当旁人就没办法对付你吗?别说你了,就是我,他一句话,送去守陵也就送去了,你当满朝文武勋戚,还有人会为我 们多说一句话?哪怕是太后呢,他要想折腾去守陵,也不过是多费一番手脚而已。手握天大权,还行不得快意事?你也太小看皇帝了。”

    “可……”善化公主犹有些不服气,她小声嘀咕,“小时候在爹边伺候时,就老听他说受了大臣们的气……”

    “那怎么能一样呢……”徐循说着也叹了气,她轻声说,“你爹和你弟弟比……”

    她又摇了摇,也懒得说去了,“总得折腾一阵,才能学会好好过日的……不论钱家人和你说了什么,你也别在你弟弟跟前多。”

    善化公主这才知自己的心思早被看破了,她讪讪然地,“也不是她们多说了什么,我就觉得,这宸妃封得实是太挑了些——”

    “昔日你娘受封皇贵妃时,难几位公主有多吗?”徐循瞪了女儿一,“里的事,哪里是嫁的女儿可以多话的。你爹都去了这些年,你也自己开府了女主人了,总为儿女想想,皇后还没说话呢,什么往自己上揽事?”

    “皇后娘娘那,可不像是会的。”善化公主,“不论是周氏还是万氏,她都是一团和气,又哪会有什么多余的话?”

    “这不就好了?”徐循,“皇后娘娘大肚能容,这是好事。难你还指望她,让你爹时候的事,再来一遍?知你和她要好,可这时候说话,不是帮她,却是害了她。”

    善 化公主虽然倔,但却并不一意孤行,今次,本来也有请教母亲的用意,得贵太妃几句话,也就熄了为皇后说话的心思,转而闲聊,“这也有理——只是 我也不懂,现放着贵妃、皇贵妃不封,非得封宸妃……好了,一朝作兴一个说法,到了一任,也不知要作兴什么了,难还作个皇宸妃来?那和皇贵妃比,究 竟孰孰低?”

    贵太妃也被她的说话逗笑了,她稍玄机,“皇帝用心,我也有些猜测……只是不便多言,你只静观其变吧,若我猜得不错,封了万宸妃以后不几月,必定就有动作的。”

    善化公主将信将疑,“可有这样的事?”

    “就等着看好了。”贵太妃拍了拍扇,忽又叹了气,似乎是自言自语,“的事,其实不必担心,翻不了天的……如今要心的,是朝事才对啊……”

    事善化公主还能嘴,可朝事她就真一窍不通了,张驸虽然领了官职,但并不上差,两夫妻和朝政毫无关系。听到贵太妃说话,也只能报以一笑,任由贵太妃幽幽的叹息声,飘散在了致华贵的雕梁之

    册 封万宸妃的诏书,并未激起任何风浪——现在的朝廷,要心的事太多了,谁也顾不上后的小事。册封礼就顺风顺地举行了来,不过,皇帝的目的,显然并 不只是册封万氏一人而已,册封万宸妃,似乎只是个试探,又似乎是他抛的烟幕弹。成功册封万宸妃十数日以后,他便又诏,以养育有功,将章皇帝罗妃追尊为 宸妃,谥号端惠昭穆,并修陵寝。

    这一举动蕴的意义,可就要比简单地册封万氏为宸妃远多了,但又因为有万宸妃在前,使人很难捉摸皇帝的真正意图,一时间,京城里也有了许多议论,的剧目,忽然间又红火了起来,不少人的睛,都直盯着清宁里的太后瞧。

    被此风波遮掩,曾被逐廷的权宦王振重新服侍的消息,似乎也没那么醒目了……

    作者有话要说:小孙受到的报复,又何止是一次两次~本是,每天割一啊~

    ☆、第278章 佳媳

    “清宁那里,还没有消息吗?”

    为天,皇帝若是愿意,从早到晚都能忙个不停,起码每日不到四更就要起床准备早朝,这 一是雷打不动回避不了的职责,皇帝冲龄继承大统,这些年来也不知上过了多少次早朝,昔年诸秉政,皇帝听闻政事的场合颇为有限,倒是把朝会看得很重。只 是亲政以后,便渐渐觉得朝会只是于形式,真正的政事只能在文华殿阁商议共决,因此上朝的有所减低,近日来多是三五日上朝一次。不过,每月朔望 大朝,却是不敢耽搁了。今日一大早便起了,向着殿坐了,受了群臣的朝拜后,象征决了八件事——多年来,这已经是延为定例,朝会上禀报的都是经 过挑选的八件朝事,朝臣怎么禀报,皇帝怎么回答都已经有了定制。回殿后换了常服,他便又往文华殿真正地理起了国家政务。

    文华殿 距离阁不远,在这里看奏疏,有什么疑问立刻就能和阁群臣商议,不过皇帝对此兴致也并非很,如今朝没个能臣,满座均是尸位素餐之辈,他亲政之初,心 本也有不少事,只是搬走了压在的几座大山以后,这才发觉,被三杨连续压在十年,朝新一代的人才,竟是没一个成起来,无一人堪用。

    章 皇帝年间盛的国势,不过十年时间,已经败坏至瓦剌频频叩关的地步,朝偏无一人可用。三杨误国,何至于是?不过是先后几次风波,也足以让皇帝看清如今朝 诸臣的面孔:自己即位之初,老臣当朝,万事求稳,朝气氛是暮气沉沉,如此经年累月来,朝臣们已经养成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反正就班往上 打磨资历也就是了,那些个锐意取的年轻臣,在朝就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亲政四五年,不过是选取了两任士,要等这些年轻人成起来,还不知要有多久,皇帝的在五年后也渐渐消褪了去。说实话,现在朝廷面临的问题,是否一两个人才来就能扭转得了的,他心也着实是没底。

    朝 廷没有钱,这就是最大也最迫的问题,用钱的地方每年都在增多,税却只有这么一。过去五年间,打发瓦剌所用钱财,已经是往年的十多倍。原本就是拆东墙补 西墙的银库,现在更像是有个永远都不会好的伤。瓦剌每年都多次派人贡,次次人数都比以前更多,使团成员在地方上横行霸,殊无朝恭谨,到了京城,还 要以人计算赏钱,以远远超过市价的回赐,买瓦剌贡的匹。这样的风气就是在三杨秉政期间培养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