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起居注 - 分卷阅读139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成了一片哭号的海洋,韩丽妃、崔惠妃、吴惠妃、龙贤妃……这些平素瑞安闲淡雅、雍容贵气的娘娘们全都换了个人似的,有的掩面哀哭,有的对皇帝顿首求饶,韩丽妃声嘶力竭地喊,“皇上、皇上!吾尚有老母在朝鲜,吾——”

    可能也是预料到了这些妃嫔们不会乖乖地从皇爷而去,今日周围早已经预备了许多健壮的女官和太监,此时两两上前,半是扶助半是胁迫地将韩丽妃拖了殿——真的是拖,韩丽妃一边哭诉,一边还在剧烈的挣扎,却是钗横鬓,早没了一天家风范,和徐循幼时看到的市井泼妇差不多了……

    朝鲜女此时显了烈,都同韩丽妃一样在死命地反抗着,可还有更多汉族妃嫔,也不知是惊呆了还是如何,已是被人半拖半走地了屋,却是连一声音都没有。

    倒是那些个也被皇爷临幸过,却没有晋封的人,毕竟还野了些,这时候来的话可彩了,各地方话都来了,南京的吴音,山东话,甚至还有南蛮那边的土话……徐循只觉得耳际纷纷扰扰的,隐约只能分辨言语,大约也是在骂天家不仁不义,合该断绝孙,又或是在哭自己悲惨的命运等等。

    大抵诸多王公大臣,也未料到妃嫔们的反应会这么大,一时间都有了些失措,皇帝的脸也慢慢地沉了来,此时却是皇后一声断喝,镇住了全场。

    “好了!”她抬声调,厉喝了一声。“以殉葬乃是殊荣,尔等如此不识抬举,是想祸及家人吗!”

    每个服役的女,不论妃嫔还是人,都是家事清白有一大堆亲戚的,除非南蛮罪女依律没以外,谁没有家人?

    这一声断喝,焦雷也似的打在徐循耳边,令她仿佛一清醒了过来,又仿佛是更加迷惘了。她也顾不得团扇了,抬起望着那些白的人影一个个被扶了屋,又茫然地去望左右的神——

    何仙仙和孙玉女都同她一样,一脸的煞白,已经是被吓得魂不附了,连颤抖这样的本能,仿佛都被遗忘。

    张皇后的一句话,几乎是立竿见影地收到了效果,院里的叫骂声一停了,继而起来的是屋屋外互相呼应,啼血一般的哭声,在哭皇爷的时候已经显得十分凄厉的哭泣,当此本就是相形见绌了。徐循从来不知,原来哭声还能凄惨到这个地步,几乎每一声啼哭都像是一声惨叫,像是一只利爪恶狠狠地在她刨……她突然非常想吐,非常想要捂着耳朵从这人间的地狱逃去,可四肢百骸全不听使唤,她只能就这么看着,就这么听着,就这么任凭一切在她前发生。

    很快的,三十多名妃嫔人都被安置在了屋,徐循没有去过,不知里如何布置,只听见那震天的哭喊,只瞧见窗棂背后一排排人影——这些妃嫔,都显得比平时要很多。她迟钝的大脑过了一会儿才想明白:是垫了小凳了。

    “娘,我去了,我去了!”在诸多哭声,她忽然听了韩丽妃的声音,她声嘶力竭地喊着,“娘,我要——”

    哭声、哀声仿佛说好了似的,一全止住了,像是被掐住的一声尖叫,茫然地没了后续。屋外一名老妪猛地奔人群,跪地哭号了起来,在她单薄的哭声前,无数双脚在窗棂后踢蹬,无数双手绝望地挥舞……

    以皇帝为首,官赞礼,帝后带领诸人再度拜了去。赞礼官尖声,“殉葬礼成,诸卿可退。”

    徐循不知自己是如何能够行礼的,也许是多年的训练,使得她有了这无意识的能力。茫然间,她已经将礼行完,随众起立准备鱼贯退

    尽不愿去看,可到底还是忍不住,她瞥了屋——透过窗纸,看不见详细,只能看见那幢幢的人影,俱都已经安静了来,排列成行挂在屋梁上,随着风轻轻地摆……

    边忽然起了一声闷响,她扭一看——却是孙玉女一栽倒在地,双目闭,显然已经失去了意识。

    由她这一开始,众人仿佛是起了个,片刻间不是就是吐,已经是倒了好几个。徐循再也忍耐不住,侧对着角落,也是哇地一声就吐了来。

    #

    闺阁弱质,受到这么烈的刺激,不论什么反应都是很自然的事,众人也能谅的。徐循等人都被扶上车,直接送回了太孙休息。——她们还没能到达带人随服侍的品级,太孙里的人们,还本什么都不知呢。

    徐循还在车里就昏睡过去了——说实话,也不知是昏,还是睡,反正一上车就失去了意识。等她醒来的时候,嬷嬷们倒是已经明白了事态,四个嬷嬷,都聚齐了在她边守候,一个个看着她也是言又止。

    钱嬷嬷先,“贵人还是保重吧,今日这事,也是——唉——”

    毕竟是三十多条人命,虽说彼此并不熟悉,但提到此事,几个嬷嬷也是神黯然,赵嬷嬷摇,“就是我们,也都没有想到……”

    “殉葬。”徐循低声地说,“这件事……你们从前一都不知?”

    也许是刺激过度,现在她整个人都是麻木的,丝毫都没有任何绪——尽她心里也在疑惑,为什么嬷嬷们从来没提到过从葬的事,但徐循现在是丝毫都没有怒火了,她已经没了发怒的力气。

    几个嬷嬷们,确实是一都不知,确切的说,在今日之事以前,任何人都本不知廷里还有殉葬的风俗。

    太祖爷去世,那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在太祖爷之前,国朝没立当然没有这个规矩,太祖爷倒是立了这规矩,可大多数都是从北京燕王府的老人们却不知哇,燕王府从没主去世,自然也就没有殉葬的事了。后来,皇爷拨反正定了江山,建庶人临走时候在里还放了火,余官全都落民间,和皇城失去了联系,因为忌讳他们心念旧主图谋不轨,也不许他们重新。二十多年,在里已经是好几代人了,又有多少知的人留呢?再说,就是知的人,又有谁会各去宣扬?整个廷,对此事竟都是茫然无知,直到今日才猛地醒了过来似的。

    也就是徐循昏睡的这一会儿,整个事落石了:这殉葬之事,的确是太祖成法,这二十多年来,各藩王去世以后,妃嫔多有从葬,甚至还有正妃都殉葬的。只是藩王府距离京城路途遥远,没事也不会和他们往来,再说,凶礼不叙,这事也没有人会拿来胡说嘴的……因此这二十多年,人竟然真是被瞒在鼓里,对这个制度,那是毫不知……

    几个嬷嬷你一言我一语地,把事给徐循也解释清楚了。徐循只是茫然地听着,前仿佛还有几十双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