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起居注 - 分卷阅读4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真觉得奇怪了,你哪来这么大的福。这么大的蓝宝,我还想要呢,爹也当个宝,倒了几手,现在倒成你的了。”

    徐循扭了几,也顾不得撒了,听太孙了个话锋,还不赶忙接着问啊,“这——难原来是太殿的东西?怎么又去张娘娘那了。”

    太孙倒是不愿多谈,他笑了笑,倾又把蓝宝钗给徐循回去了,说,“那么多什么,你带着好看那就行了。嗯,这要是稍微往前,蓝宝石能把半边脸都照亮了。”

    在不大的光照环境,宝石的光芒肯定更为夺目,徐循被太孙这么一说,也很是喜,既然太孙这么说,她也就不去寻究底,而是找了面镜沾沾自喜地欣赏了一会,才偏问太孙,“这么大的宝石,您拿来能什么呀——再说了,我还以为,这东西在您这里也不算稀奇。贵妃娘娘有满满一匣这样的好东西……”

    太孙笑了一,“这就是在贵妃娘娘那里,也是有数的了。应该是西洋来的好蓝宝,三宝太监的船队从西洋带回来的,这几年几经辗转,才落到你手上吧。”

    “那,这东西值多少钱啊?”徐循听得有目瞪呆了。

    “你觉得值多少钱?”太孙反问说。

    徐循想了一,不太肯定,“总得要有……嗯,一万多两银吧?”

    她这是把自己手里最大的那枚蓝宝石来比着估算了,当时孙嬷嬷说过一句:这黄豆大小的蓝宝,在外都能卖一百多两。这块宝石有拇指甲盖大小,又厚实圆,翻个一百多倍也不为多。一万多两,田地来说,上好良田能买三百多亩,也就是三顷多,这要地说能有多大?如果算上良田、田和夏田的差价的话,一万多两,可以买徐循姥姥家和邻村两整个村,连住地带耕地,都还能有剩的。

    一块拇指盖大小的石,能买京师附近最繁华地带,两村的地,这个估价她觉得肯定是了。没想到太孙还是摇了摇,他很脆地说,“这东西,没价。你拿着一万多两都买不到。”

    徐循整个人肯定被镇住了啊,她呆呆地望着太孙,太孙也来了谈兴,就给她分析。

    “蓝宝的产地一般都在天竺,在天竺当地已经很值钱了,而且那里银贱,倒是绸缎值钱。三宝太监是拿绸缎、茶叶和瓷,同天竺的土王们换宝石,得最划算的买卖,你猜是怎么换的?”

    徐循呆呆地摇了摇,太孙比了个数字,“用五百匹贡缎,五百匹贡纱换了一匣宝石,里最大的也能有这么大,最小的也有小拇指盖一多半那么小,一共五十多颗。”

    一千匹贡,在市面上能卖大约两千多两银好的话,还能翻倍。用不到五千两银,来换一盒五十多枚宝石,平均一枚宝石也就是一百多两。这还是把贡价值给估了,如果就成本算,可能比一百两还低了。

    “回国以后,”太孙又说,“有些这个行买卖的商人,卖过一些宝石,当然他们拿不到这么好的货,多就是你这颗成的七成、八成吧,一枚也能卖到一万多两。你这一枚,可能是当时谁走了大运撞来的,没,不过因为太好,也只能上贡,自己肯定不敢啊。所以我和你说,一万多两肯定是打不住,但拿去卖也卖不上价,东西太好了,只天家。这不就层层上贡到爹那里了?爹拿来当然是一文钱没,你说它一钱不值也可以,说它稀世无价也可以,看你怎么想吧。”

    一边说,他一边托起徐循手上的宝石掂了掂,索是把话给说破了。“贵妃娘娘赏你红宝,是为了给咱们撑腰。咱们也不能没个表示,正好,这东西新到手,我也就看到爹了一次。娘把这蓝宝呈给贵妃娘娘以后,她的确也很是喜……她赏给你这个,无非也就是为了表示自己好东西多了去了,压就不稀罕三宝太监贡的那批新货。就是为了赌气嘛……你瞧啊,这女人真是怪得很,看到宝石,睛里就放光,可为了一气,连宝石都不要了。”

    徐循听得一愣一愣的,这才明白,在她得到的好,欠了的人那是有辈们帮着还呢。

    对太孙的最后一句话,她多少也有,但却不愿来。倒是知了这宝石的珍贵以后,徐循有不敢了,赶忙又取来,虔诚地说,“这么贵重,那可得好好地放起来,别磕了碰了,多可惜呀。”

    太孙笑着说,“界真浅,以后……好东西多得是,这个也不算什么了。听说三宝太监贡的这批珠宝里,最大的金刚石,比这个还更大。”

    徐循也听得很神往,不过她自知份,却没有多少期望,只是快乐地,“凭它多大呢,我有这个就已经好了。”

    太孙看了她几,见徐循的确一脸的满足,不由哈哈一笑,才,“既然是你的,就起来,舍不得,给你也不是你的。”

    徐循嘟嘴说,“贵呢,一会儿……要是刮着了怎么办?”

    太孙便自己把钗.了徐循的发髻里,他调整了一角度,让这枚硕大的蓝宝石垂在了徐循额前面,又坏笑了起来。“一会儿什么?一会儿你要嘛?”

    徐循嘟着嘴,咬着白了太孙一,不说话了,只是翻着睛去看那枚蓝宝石,她了天真的笑,一双黑晶一般的里,倒映着两个小小的蓝

    太孙的便了起来,他伏在徐循上,弯腰在她耳边轻声说,“小循,我们再试一次,好不好?这一次,不会那么疼了。”

    徐循还能说什么,她还能说不好吗?

    ☆、二次

    这事,有一就有二,其实也没什么好害羞的,徐循都受过那么多教育了。第一次实战,毕竟有生涩,也在理之。这第二次她就没怎么擒故纵地害臊——她明白自己,演戏那从来都是演得不大好的。不害臊,那就真的装不害臊。

    所以,在太孙宽衣解带的时候,她非但没有把神调开,还很好奇地东看西看,倒是把太孙看得有不自在了。脱了一半,便令人住了手,有恼羞,还未成怒地说,“你也不帮忙,也不自己动手,在这看什么。”

    第二次嘛,太孙就没费事把女支去了,所以他自己无谓宽衣解带,自有人过来帮忙。徐循这边,因为人手不够,所以还是得自己脱。她看得神了,手脚也是慢了,被太孙说了,才回过神来,忙低去解纽绊,不再打量太孙的——平时掩盖在重重衣服,看不太来,上回她也没顾得上注意。其实,太孙……该怎么说,那还是壮的。

    也许是因为常年和皇爷在外南征北战,太孙上,肩膀是肩膀,腰是腰,现在脱.光了就看得来了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