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大清第一纨绔 - 分卷阅读19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单纯的人。皇阿玛没把他怎么样吧?”

    胤禛:“骂了几句,贬到地方去了。”

    其实现在这状况,对所有人来说,都是最好的。

    康熙正值盛年,有一个病弱的太,其实是好事。

    对于纯臣来说,太病弱,朝不保夕,就不必担心皇帝和太之间隐形的争权夺利,省了许多耗,而且他们不是替谁事,都可以大胆施为,而不担心被上面忌惮。

    对于皇党来说,康熙年富力,兄弟们能力众,谁都不敢保证上位的一定是自己,如今有一个病弱太占住那个位置,让他们有时间积攒人脉、扩大势力,是最好不过的。

    对于康熙来说,撇开因素不提,那个位置上,除了胤祚,还有谁更能让他放心?而皇权继承问题——若胤祚先去了,再立一个就是,若他先去了,胤祚自然也会挑个最合适的继承人来,除非两个人一块没了,这江山才有可能

    不提其他人,便是胤祚自个儿,如今也觉得,这个时候有个太份,其实也蛮方便的——如今的太份,带给他的,就真的只剩了权利,而没有了义务,也没了猜忌。

    在坤宁,是胤祚哄乌雅氏,到了乾清,就换了康熙哄胤祚。

    成了病患,胤祚在康熙面前反而更自在了几分。

    他曾对胤褆说,太这张椅不好坐,并不是随便说说的。

    之前他和康熙虽亲密,但在有些事上,他还是把握着分寸,譬如关于兵制,他明明知世兵制存在许多弊端,却没有立刻提来,便是怕豁然手军队这一块儿,会引得康熙不快,是以准备等胤褆巡查完毕,才趁机提来。

    如今却不什么,说什么,都不必再担心康熙多想。

    胤祚他们去的早了,还不到饭儿,康熙还在看折,不过看的不是回事折,而是请安折,这,也不必批复,闲来看看了解民,顺便打发时间罢了。

    虽然对胤祚的懒惰颇有不满,但康熙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儿让他的日轻松不少,但对朝廷的掌控却并未松懈多少。

    见胤祚两个来,免了他们的请安,笑:“胤祚啊,你的育婴堂,生意可不怎么好啊!”

    胤祚:“育婴堂生意不好,难不是好事儿吗?”

    一面从康熙手里接了折,看了一,笑:“所谓上有政策,有对策,说的就是这个吧?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啊!”

    育婴堂的生意不好,不是因为百姓安居乐业,所以没多少孤儿,而是老百姓想了卖孩的新招。

    他先前制定了人买卖制度,让父母亲人很难将孩去,于是“义父义母”这东西就应运而生了。

    你不许我将儿买给人当才,我把他“送”给别人当可以吧?卖了十六岁可以反悔赎,当了可不行,得一辈给人!要是不听话,自己的儿嘛,随便打骂!便是翅膀了想飞,去官府一个“不孝”,就能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但是不怎么样,从律法上来说,,也是完完整整的自由人,这也算是步啊。

    胤祚:“那要是娘都去了,那还要不要侍候弟弟什么的?”

    就算要,那的儿,也不必再去弟弟的了吧?

    不过这事儿,也不是朝廷能的,只能慢慢引导,看社会如何发展吧!

    康熙又:“前儿国营和地方官儿打官司,胤祚你有什么想法没有?”

    胤祚愕然,:“先前不是定了规矩吗,国营的生意,同老百姓的生意一样,该给的地费、税钱一分不少,同样的,地方上用国营的东西,一样得掏钱……有什么官司可打?”

    胤禛解释:“国营的摊支的太大,需要的人也多,而且薪也不低,不少雇农就辞了工,跑去厂工……可是地没人可是大事儿,所以地方官又派人把他们撵了回去。这事儿也就在广州那一块,别的地方建的东西少,人手还算充裕。”

    胤祚:“我记得,前儿不是撤销了贱籍吗?难那些人还不够用?”

    胤禛:“那也得看他们愿不愿意啊!他们原本靠着三教九的手艺,也能养家糊,先前是在贱籍,不能改行,如今这行当不是贱籍了,那也就不必改行了!不过也不是全都不愿意,还是有近三成,了厂的。”

    胤祚撑着叹气:“果然什么事儿,都不能太想当然。”

    又:“如今人手不足,倒也不是坏事。先前咱们不敢将纺织厂在大清普及,是因为纺织厂需要的人手少,产量又大,若是豁然普及,会使原本以纺织为生的百姓没了生计。但明明有更快更省力的法而不用,委实是一浪费。如今既然人手不足,不如缓缓用纺织机取代旧的纺车织机,多来的人,如果他们愿意,可以安置到别的地方去。”

    康熙,对胤禛:“你派人跟老七说一声,让他们先定章程来,写递上来,等次早朝上商讨。”

    吃穿住行,这事儿,涉及到“穿”这一行业的整个改革,不可不慎。

    胤祚忽然觉得,不好也不全是坏事儿,如今他的待遇又回到了从前,甭有什么新鲜想法,他只想想就成,其他的,自然有别人安排的妥妥当当的,他也不必担心会有什么疏漏,自会有人帮他周全。

    若换了先前,他爹一定会说:“胤祚你去写个折上来……”于是他又要忙活几天几宿。

    话说,纺织机都来了,要不要把纫机也来呢?

    决定了,解放生产力,从妇女开始!

    第96章

    又闲聊几句,见胤祚神还算不错,康熙递了两个折过来,:“来看看你四哥上的折。”

    胤祚看了胤禛,才接过折,仔细看了,:“火耗归公和摊丁亩?”

    忍不住又看了胤禛,这两样东西,这么早拿来好吗?毕竟你现在还不是皇帝呢!将人都得罪光了,还怎么登基?

    康熙:“你觉得如何?”

    胤祚一直觉得清朝最了不起的改革就是这两样了,怎么可能会说不好?

    :“儿见识比不上四哥,不过算数还行。将散碎银成锭,一百两银,约摸会有一到二两银的损耗,若再加上人工,三两银就算是天了。四哥的说法,如今地方上,一百两银,火耗就要四五十两,而一些偏僻地方,火耗甚至超过了正税——是该治一治的。”

    康熙皱眉不语,他自然知该治一治,而且他的确也治了——他和先帝都曾过禁令,严禁私自加征火耗,可是并没什么效果,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