堕仙 - 分卷阅读10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待他,免被其他仙神所夺,也别告诉他今日之事,就说我云游三界去了。”

    宵弋听了心里说不的难受,又想责骂他玩手段、心术不正,又可怜他哪怕铸成大错,也是为了那一般单纯的执念。这个相识千年的小师弟,看似笑意温,却冷漠自私,看似玲珑聪颖,却是个撞了南墙也不回的蠢,他可以为一人去负尽天,可那人却不是他自己。

    思来想去,宵弋不知说什么好,拱手作别,唯余一声幽然叹。

    堕仙梯位于昆仑山,是极西天的上界分,亘古积雪不化,冰风呼啸。

    临央被解了锁仙链,朝紫微大帝三跪九叩,:“不肖徒领罚,从此不能再侍奉左右,请师父保重。”

    紫微大帝俯视他披散在素白袍上的乌黑发,目光湛然而凛冽:“今次你犯重罪,师父也救你不得,自去领受三刑、堕仙梯,从此回,再与仙界无缘,如此惩罚,你可心服?”

    临央面无表地叩首:“徒儿心服。”

    紫微大帝袍袖一挥,将他送到昆仑山巅的极天门,转过去不再看他。

    临央在烈烈的罡风稳定了形,气,低望着垂直向的阶梯——那不是普通石阶,每一级都是一把足以割裂仙的万古寒冰刃。然后他抬起赤足,迈第一步。

    不过几级,足底已绽,鲜血染红冰,刺骨的冰冷与疼痛如兽齿撕咬着他的双足,而这条堕仙梯总共有九千九百九十九级,冰刃刮骨不过是其第一刑。

    临央脸苍白,冷汗涔涔,仍一步一步拾阶而,动作并没有丝毫停滞。

    罡风越发猛烈,得袍袖翻飞,风仿佛带着无数密密麻麻的钢针,无孔不地钻他的每一寸肤,在血脉与脏腑之间游走。他浑不痛,这痛楚砭肤割骨髓,当每一阵风停,他以为有息的间隙时,一阵风又更加急切地刮起来。

    第二刑,罡风镂

    随着走的台阶越多,临央觉那些冰刃与罡风不仅夺走了他的血,就连仙力也在不断失,因而也就越发举步维艰。等到走完这条堕仙梯,势必法力湮灭、仙尽毁。

    但他只能一步一步、剜心剖骨地继续走去。

    然而第三刑比前两刑更加难熬,它针对的并非,而是元神。堕仙梯两侧开满了淡蓝的冰晶玉莲,透明而纤细的至极,散发冷冽的香气。这香气就像森寒的火焰,无声无息地渗丹田紫府,包裹着元神缓缓燃烧,一焚化、一吞噬。

    临央在走到第三千一百五十一级冰阶时,痛苦不堪地昏厥过去。但莲化作冰泼洒在他脸上,得他清醒过来,继续往走。

    他就这么苏醒又昏迷、昏迷又苏醒地走了七天七夜,最后几十级冰阶完全是来的,最后血模糊、奄奄一息地倒在雪地上。

    紫微大帝足踏诸天星辰落在他旁,拂袖消去他上的疼痛。但尽失的法力与耗散的神并不能恢复,临央仰面朝天地躺着,木然地睁望向苍穹,觉得从到外被整个儿掏空了。

    还不如诛仙台上来一刀呢,脆脆死个痛快……他疲力竭地想,残损的仙开始崩解如浮沙之塔。

    “五六桥,回转生。我会引你魂魄过玉桥、,投生至凡间权贵之家,算是为师对你的最后一荫护。此后生生世世,是人是畜是鬼,好自为之。”紫微大帝淡然

    临央翕动嘴,艰涩地吐四个字:“多谢……师父……”

    紫微大帝一指在他眉心,引动魂魄,忽然天外一朵金光飞来,化作敕令金牒落在掌。紫微大帝神识扫过,“噫”了一声,似乎有些意外,随即对临央:“玄穹上玉皇大帝改了裁决,判你投生之后须寻得龙神东来的转世之,供其驱策、偿其心愿以赎罪,直到还清所欠业债为至。而后,你或有重返天的一线机会。”

    “龙神……也要投生?”临央挪动手指,无力地抓住了紫微大帝的衣摆,“师父,你告诉我,这旨意是不是……因为东来的涉?”

    紫微大帝低看他,神渺远华,既没有回答,也没有摇

    临央了一丝绝望的目光,哀求:“师父……我宁可魂俱灭,也不愿……再面对他……”

    极短的沉默后,紫微大帝:“此乃天意,你无从选择。”而后,他并指如剑,生生将临央魂魄割成两半。

    临央发了一声前所未有、痛不生的惨叫。

    昆仑山永世不眠的落雪、不歇的罡风,也因这一声无法言喻的悲鸣而凝滞了数息。紫微大帝看着临央的仙化作灵光,彻底湮灭,将一半魂魄纳乾坤,另一半魂魄直接引回玉桥。

    然后他轻轻叹了气,:“一朝散尽仙人,九重天阙从参。”

    (天机卷完)

    第四卷:幽冥卷

    第60章 酆都关接黄毉,奈河桥现归墟

    云熙三年元月十二,颢帝印暄北巡期间于雾州驾崩,时年二十三岁,庙号“明宗”。帝无嗣,大行前旨由同胞兄肃王印晖继任大宝。印晖奉旨离藩,护送龙柩日夜兼程,月余抵京,得太后与阁重臣支持顺利登基。其间或有人私议其帝位来路不正,但慑于肃王军功、忌于先帝遗诏,不敢造次。又经太医查明,先帝遗毫无伤病之症,面容安详乃是寿尽圆寂之相,朝野间遂言渐息。

    颢国雾州,怀朔军镇东北角有一座小城隍庙,灰瓦青苔,不少墙红漆剥落,看上去年代久远,毫不起夜之后,只有几名老士守着烛火黯淡的明灯,在大战后未散的血腥诵经祈福。

    ——然而,这只是世人所见,若脱离,以魂魄之观之,这座城隍庙,却浑然是另一庄严肃穆的景象,楼宇殿堂通散发微光,挨挨挤挤地着无数幽影。

    现世与冥界,本就是一两面,犹如镜双像。

    城隍大殿雕梁画栋,香烟缭绕,两侧立悬有对联:“天无私善降祥预知吉凶祸福,神明有应修功解厄分辨邪正忠”,横批“燮理”。此间城隍老爷周端坐大殿之上,正执笔埋,一张接一张地签着路引。刚结束的两国之战,卷走数万人命,其宛郁国因信奉萨满教,自有鹰群接引亡者魂魄归返生天;而颢国的阵亡将士,则由当地城隍负责签发前往酆都的路引。

    侍立在旁的文判官见签完一张,叫声:“一个!”便有皂隶押着亡魂陆续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