堕仙 - 分卷阅读4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招摇过市大行其事,正正到逆鳞,皇帝此时虽怒不行,心定然恼火。他小心翼翼答:“山野小民无知敬拜的妖人异象,卑微不足以上达天听,故而御驾在京未闻。皇上若不喜此人矫众,请旨捉拿。”

    印暄冷笑,“不是妖人,是神仙!都说龙不压地蛇,何况是地神仙。既如此,朕便挑一个黄吉日,前往紫清观拜会拜会这位临央仙君!”他挥手示意霖退,吩咐:“先找间客栈安顿。”

    第25章 戏说仙家千载事,空叹浮屠百丈功

    缘客来是昶州城最大的一家客栈,三层翠楼临江而建,一楼是饭馆,两侧开辟一角作为茶寮与酒肆,二、三楼是客房。

    是未时,已过午膳时间,一楼大堂打尖的客人寥寥无几,倒是茶寮生意兴隆,喝茶听书人满座,十分闹。

    从三楼来一行客人,像是富家公带着伙随从,包三张桌,叫了十几个荤素搭的酒菜,边吃边漫不经心地听着茶座那厢传来的说书声。

    说书先生年约三旬,容貌雅正,三缕髯拂,颇有几分骨仙风,一段“钟离权十试宾”讲到尾声,赢得不少喝彩。说到末了“为免贻误后世人,拒学黄白金术。吕宾三千功德圆满,八百善行齐备,终拜钟离权为师,勤勉修行,成就真仙”,他拍了一醒木,别心裁地题:

    “列位看官,敝人这里有谜一则,与八仙有关,谁能猜,敝人略备薄礼相赠。”

    众人一听,纷纷凑趣叫:“什么谜题,不妨一说。”

    说书人捋了捋须,笑:“我有只兔重三斤,送到你手上变五斤,为何?”

    “兔了!”“不对,肚里有仔儿了!”“我家秤有偏!”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猜着,说书人摇但笑。

    “。”忽然一个低沉醇厚的男声音

    “——正是八仙的韩湘!这位公了。”说书人一亮,望向大堂,只见一位容貌极英武冷峻的年轻公独坐桌旁用膳,附近两桌坐了十名侍从打扮的青年,正隐戒备地回望他。

    他一便看这年轻公非富即贵,有心讨赏钱,便恭敬地取了备好的薄礼送过去——原来正是一只茸茸的

    众人发一阵善意的哄笑。

    印暄似笑非笑地打量着说书人,见他手拎的竹笼里那只兔浅灰、肚圆煞是可,脑门央一撮白,好似一拉直的月牙,心念一动,示意霖接过来,从袖赏钱放在对方盘

    众人看清盘并非铜板碎银,而是一片灿亮的金叶,无不倒气,心:此人手好生阔绰!

    那说书人也吓了一,喜不自禁地拱手:“多谢公打赏!敝人早看不是寻常人,实乃人龙凤,一世贵不可言!”

    印暄微微一笑,:“金叶可以赏你,但我要再听你说一段。”

    说书人满应承:“没问题,公想听哪一段,尽来。”

    “你既擅说仙家事,何必舍近求远八仙,就说一段临央仙君的由来,如何?”

    说书人面微变,捧着赏钱的手指有些发抖,仿佛盘盛的不是黄金而是火炭。他似乎想原奉还,可无论如何又舍不得,目光闪烁地盯着那枚金叶,犹豫不决。

    众人也都屏息以待。半晌后,他吐了:“都说君行正立端,事无不可对人言,仙家也应是如此。也罢,反正也不是什么诽谤言语,千百年来的戏说罢了,仙君云有知,不与凡夫俗计较,但请一笑而过。”

    朝天上拱了拱手,如此自我安一番,他收赏钱,回到书案后,喝了几,一拍莲板,开讲:“知金仙成就缘法一段,则需斗转星移回溯千年。话说一千七百年前,九州象纷呈,天分为数十小国,群雄逐鹿,而鹿终归钧国。且说这钧国国君烈帝,能征善战、麾斥八极,是一代雄武天,却有项喜好遭人诟病,便是好如命。钧国攻打小国秦时,烈帝听闻公主国天香,命秦王奉女服侍。秦王恐累及命,不敢违逆,谁料公主外柔刚,誓不为破国仇人之妃,对使者‘吾虽不能自主,却能自了。’于两军阵前,纵城墙,香消玉殒。”

    众人听到这里,纷纷叹公主贞烈,惋惜红颜薄命。

    “烈帝闻言大怒,屠尽秦王城。此时有人谗,言公主有一幼弟年方十三,有天人之姿,倾国貌更胜其姊。烈帝命秦王将王作为人质送,一见之惊为天人,神魂飘不知其主,一心只求亲近芳泽、颠倒衣裳。”

    茶座一名侠士打扮的青年忽然打断:“公主为女,尚且贞烈,以死殉国,王何以不效之?”

    另一富态年人维护:“男儿一命千金,岂可轻掷?王忍辱,定是为了刺杀烈帝,以报国仇。”

    说书人摇:“王并无行刺之举。”

    “那就是胆小惜命了,为求苟全,不惜卖。”之前那名侠士不屑

    “非也非也。见一人行事手段,须看心境如何。”说书人一拍莲板,“王小名‘易临’,自幼有慕仙向之心,一日睡醒,自言天北极紫微大帝梦传法化,留书三卷、法诀一本与他修行。人多笑童言天真,不以为信。王后,行止如常,神自若,丝毫不因外变而己变。烈帝意愈,以至于不敢迫,镇日想方设法讨他心,拱珍献宝为求一笑,却始终未得青相看。久而躁怒,诛秦王族以胁之,王便与他定一约。”

    “定什么约?”众人听得津津有味,不禁追问。连印暄也饶有兴致,觉得这秦很有些不为喜、不以己悲的超然心态,正合家无为之治。

    “王请烈帝建一座百丈宏阔法台,建成之日让他登台为万人讲解经三卷,指引众生结缘修福,而后方能甘心侍君。烈帝应允,驱策民夫立建台。但怪就怪在,这台建到九十九丈,便轰然倾倒,重建到九十九丈,又无故崩摧,如是再三。耗时数年,斥资百万,台却屡建不成,国库损耗,民怨沸腾,俱因此台而起。

    烈帝听闻,认为民众未尽心力,叛臣从作梗,一怒之,施以严刑峻法,一时罪者上千。王默然旁观,不作一语求,朝野上人心皆怨。

    历经千辛万苦,法台终于建成。时王年满十六,散发跣足,披白袍,携、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