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家致富考科举 - 第8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后老秀才说:“乖孙儿,这是你第一次应考,纵然不也是寻常。祖父当年也是第二次才考过,因为这个,还教你祖母多等了一年。”

    谢凡一愣,心想:“原来还有故事?”

    谢老秀才微微一笑,接着说:“当年也得不通顺,韵诗也有一韵脚没压上。县令大人面试也应对得结结,前言不搭后语。自然第一场就落选,回家后垂丧气,自怨自艾。

    当时我已经同你祖母定亲,本来约定当年夏天就成婚。因为谢家人丁单薄,本来陆家是不愿意和我们谢家定亲的,是我父亲再三央求媒人才说成。我原想着考过县试再成亲面上也有光,可是偏偏县试落榜。我自觉不上你祖母,又觉得惭愧,央求父母推迟一年。幸好第二年考过了县试,才娶到了你祖母。”

    灯光,谢凡看着祖父的脸似乎有一抹羞赧,一向严肃的祖父也有如此的青葱岁月,正想说什么,老秀才便叫谢凡早些睡觉,自己飞快起灭油灯,关门去。

    首战告捷

    第二天天还不亮,谢凡一行人就早早起床,洗漱净,老秀才特地让福顺给谢凡整理仪容,端端正正上幞

    早餐老秀才和福顺各胡吃了一碗粥,谢凡则特别吃了一碗馅小馄饨。黎明前赶到考场,卯时开始搜,然后考生都由县官汪大人名,最后才去考场座。

    考生们卷上座号,座后谢凡看到题目是:一个《论语》题:“从者见之”;一个《孟》题:“相泣于,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还好都在老秀才帮着准备过的范围,第一题破题是”从者为之将命,鉴其诚而已”。第二题则破题“齐妇丑其夫,而齐人不自丑焉”。接着谢凡开始飕飕地写了起来,差不多一顿饭时间就写完了草稿。

    谢凡看到现在天尚早,就仔仔细细地通读了一遍,检查有没有犯庙讳御名及圣讳,也就是已故皇帝名,当今皇帝名,以及先师孔圣名,再认认真真地誊写了一份。看到已经有个考生了卷,也就递上卷去,求县官汪大人面试。

    汪大人生了一张白净的圆盘脸,蓄着胡须,笑眯眯,看起来颇为和蔼可亲。到了谢凡,大人先把卷看了一遍,便笑问了谢凡的姓名年纪,是不是颇为通顺,你这对也是取得,就取了你吧。等多几人卷,再一同放你去。”

    谢凡心狂喜,但还是勉忍住没有笑声来,面上保持镇静,仍然向汪大人行礼谢,再回到原来座位上,又等了二三十个卷的考生,一起领了照牌,开门去。

    谢凡了考场门就看到祖父和福顺在寒风里缩着脖等,喜悦之这才忍不住,喜喜蹦蹦地扑到老秀才怀着,说:“蒙汪大人面试取了!”谢老秀才一听便笑容满面,仍然说要谢凡注意仪表,读书人蹦蹦成什么样,福顺也喜气盈面。三人都十分喜,见天还早,就回到客栈一同吃了顿好的,谢老秀才兴还小酌了几杯,还允许谢凡和福顺也各喝了一杯。

    饭后老秀才又取纸笔,叫谢凡默写了考试的文章。老秀才细细看了,估计能在百名之。又听谢凡讲县令看卷完便笑了,大人还了怎样的对,谢凡又如何对上,更是连连。说文章应该是对上了汪大人味,一定不五十名之外。

    过了十五日,县里发案来,一共录取了一百八十三名,谢凡果然在第四十九名。

    五人结伴考上,相互也看了其他四位互报的考生的成绩:除谢凡之外,陆平友第三十名;陆平恭第二百一十名;蒋云第一百八十五名;李宁第二十一名。

    陆家两兄弟一同参加,只有兄一人录取。不过弟弟陆平友年纪还小,只是第一次参加县试,以后机会还多。这次不也没有多么忧伤,陆平恭半晌便把烦恼抛在脑后,开始为兄兴。陆平友倒是格沉稳,听到取也只是兴了一阵,面上就恢复了沉稳。蒋云年纪最,却偏偏只差一落榜,心最为沮丧,独自一人沉默不语。神童李宁年纪最小,是第一次参加,却一次成功又名次最,忍不住笑容灿烂,喜气洋洋。

    一时间有人喜有人愁。

    又过了一天,县上就造好了册,送往府学。陆平友,李宁,谢凡三人还是一同结伴去南京城准备参加府试。因为三人都还年幼,三家人合计便还是由谢老秀才带着,每人人再各自带着一个小厮,一同去投奔陆家在南京城的亲戚张家借住,好准备参加考试。

    谢凡祖母陆氏的娘家是邻县一个大地主家,虽然不是乡宦,八代都是农几乎没有读过书,但是陆家人似乎是基因里带来的好,肯活,经过三代人努力成为了当地数一数二的富

    在陆氏父亲陆老那辈,邻村闹过一场大蝗灾,饿死不少人,偏偏陆氏父亲陆老当时年轻力壮熬了过来。因为蝗灾导致了村里人大大减少,本来穷到娶不上媳妇的陆老运气不错娶了一位死了丈夫的回娘家的年轻寡妇蒋氏。蒋家本来有几十亩上好的田地,经过陆老年轻时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庄稼把式,几年的勤劳耕作,逐渐有了积蓄,一家人日好了起来,后来又低价买了更多的田地,等到陆老晚年陆家已经攒了一百亩田地。

    陆老在外勤劳致富,妻蒋氏也没有闲着,一共生育了四个女:男陆有富是如今的陆家家女陆大嫁给了应天城里开绸缎店的张家填房;二女就是谢凡的祖母陆氏,小名叫二儿,嫁给了邻村的读书人谢家;三女在三最漂亮聪明,可惜在八岁的时候跟着家人赶集被拐拐走了。

    在蒋氏四十多岁的时候,陆家已经是大了,于是张罗着给陆老纳了一个十五六岁的佃家姑娘小妾,隔年又得了个小儿。可惜这个孩先天不足,没有养大,一岁上就夭折了。后来这位小妾也在陆老去世后回娘家再嫁了。

    陆氏父亲陆老在儿女婚姻上既十分明,又有远超一般农的远见。陆有富娶了张家老掌柜的小妹妹,陆大又嫁给了张家老掌柜填房。女和南京城里生意的张家换亲,省了不少嫁妆彩礼。

    男的婚事上得了实惠,剩两个女儿的婚事,陆老便打算追求些名声。本来想着小女儿最漂亮聪明,适合嫁到读书人家,给小女儿和当年的谢老秀才定了门娃娃亲。二女儿格虽然老实温顺,但是相貌实在普通,嫁给青年才俊恐怕不容易,所以陆老盘算着把二女儿嫁一位丧偶的乡宦老爷。

    只可惜和谢家的娃娃亲订没多久,如珠似玉的小女儿在集市上丢了。一来二女儿的亲事还八字没有一撇,二来陆老又舍不得和谢家的亲事。如果和读书人家攀上亲,将来在乡间县里也有些面。谢女婿如果能考上功名,自己家也犬升天。因此哪怕二女儿,年纪也比当年的谢老秀才大了五岁,陆老也多多补贴嫁妆,在邻村买了五十亩上好的田给陪送了二儿,嫁给了当年的谢老秀才。

    这边当年的谢家因为历代都不善经营,家里已经显颓相,老秀才的父亲自然希望给儿娶一位嫁妆丰厚的妻。至于陆家女儿是不是貌聪慧,和儿是否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