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朝的一年四季 - 第188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多时,四菜一汤便摆上了桌,除了主菜糖醋排骨,还有刘婶拿手的栗、小炒脆黄瓜、沫豆角,以及阿朝特意让厨房炖的冬瓜汤。

    两人刚拿起筷,院门外忽然传来敲门声,年哥儿快步去开门,回来时后跟着换了常服的萧将军。

    他手里提着两个致的盒,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临洲,阿朝,冒昧来访,还望莫怪。”

    谢临洲连忙起相迎:“说这些话作甚,萧叔,快请坐。”

    阿朝也笑着让小厮添了一副碗筷:“萧叔来得正好,我们刚要吃饭,府上炖的糖醋排骨特别香,一起尝尝?”

    萧将军将盒放在桌上,打开笑:“我母亲听说萧策立了功,多亏了先生的栽培,特意让我带了些她亲手的酱和枣泥糕,说是给先生和阿朝小友尝尝鲜,也算是我们萧家的一心意。”

    是小小的心意,此番着实匆忙,没来得及准备上门谢的礼品,只能先带着一些谢临洲夫夫二人可能会喜的吃上门。

    盒刚打开,郁的酱香便溢了来,酱切得厚薄均匀,纹理清晰,枣泥糕则透着清甜的枣香,还带着气。

    阿朝睛一亮:“萧老太太的手艺也太好了吧,闻着就特别香。”

    谢临洲给萧将军斟上温好的酒:“劳烦老太太费心了,这份心意我们收了,快尝尝府上厨娘的菜,看看合不合味。”

    三人围坐桌前,阿朝先给谢临洲夹了一块糖醋排骨:“你快尝尝,这次的排骨炖得特别烂,酱也调得正好。”

    说罢,又用公筷给萧将军夹了一块,“萧叔也试试,酸甜的解腻,酒正好。”

    萧将军咬了一,排骨的果然一抿就化,酱酸甜适,还带着淡淡的姜香去了腥气,忍不住赞叹:“好吃,比府上厨的好吃多了。”

    语气稍顿,他又:“此番上门实在仓促,老叔我一个糙汉也没准备什么礼品,等你们小叔回来了,定送上大礼。”

    小叔是对萧将军夫郎的称呼,他提起自家夫郎时,语气里多了几分柔和。

    谢临洲客了几句,:“岭南气候,萧策初到那边,怕是要适应一阵。听闻此次倭寇突袭,选的是夜里涨时登岸,防守难度不小吧?”

    回来坐着歇息之事,他听青砚说了不少岭南省之事。

    这话正好说到萧将军的心坎里,他放,叹了气:“可不是嘛,岭南那片海,夜里涨时风浪大,守军视线又差,倭寇乘着小渔船偷偷摸上来,起初还占了些便宜。好在萧策那小早有准备,他改良的折叠式拒,拆开能装在小推车上,夜里守军推着在岸边摆了两排,倭寇的船一靠岸,车就被拒卡住,本冲不上来。”

    阿朝听得了神,托着追问:“那连发弩呢?萧策是怎么用它打倭寇的?”

    萧将军闪过赞许,笑:“这小鬼主意多,他让守军把连发弩架在拒后面,倭寇被困在岸边动弹不得时,弩箭一排一排过去,打得他们哭爹喊娘!那些倭寇原以为我们守军的弩箭装填慢,想趁间隙冲过来,结果萧策改良的弩箭有个小箭匣,一次能装十支箭,扣一次扳机一支,比原先快了三倍还多。”

    他顿了顿,又想起什么,语气里满是解气:“说起来也可笑,那些倭寇穿的盔甲都是些破铜烂铁,连弩箭都挡不住,有的了箭还想往海里逃,结果被浪卷着又冲回岸边,最后要么被抓,要么淹死在海里,没几个能跑掉的。”

    他倒是没想到自家儿能有这么多的巧思,心里对谢临洲的激更甚。

    谢临洲闻言,微微颔首:“萧策能据岭南的地形和倭寇的特调整战术,倒是比在国监时更沉稳了。只是天气容易滋生疫病,他在那边,有没有让士兵注意防护?”

    萧将军愣了一,随即笑:“临洲放心,这小没忘,他在我跟前说,跟着你在农庄学过秸秆还田防虫害的法,便让士兵们把营地周围的杂草除净,还烧了些艾草驱蚊虫,至今没现疫病。”

    他抿了,又:“说起来,我过来之时听随从提,今年国监改革动静大,你既要带学田实践,又要跟官员探讨教学方案,连轴转了快一个月了吧?你这看着清瘦,可别扛着。我府上后院着一株三十年的老党参,是前年北疆牧民送的,炖汤最是补气血,明日我让人给你送来,你跟阿朝小友分着炖了喝,也能好好歇养歇养。”

    谢临洲闻言,心,连忙拱手:“萧叔太费心了,不过是些教学琐事,哪用得上这么贵重的药材。”

    阿朝也跟着笑:“是啊萧叔,先生好着呢,我们平日里也常炖些汤品补着,您的党参还是自己留着用吧。”

    萧将军摆了摆手,语气带着几分执拗:“哎,这有什么贵重的,萧策能有今日,全靠临洲栽培,我送药材算什么。再说了,你临洲要是累垮了,国监的实务教学谁来牵?这可是关乎天的大事,你们可不能推辞。”

    见萧将军态度决,谢临洲只好应:“那便多谢窦叔了,这份心意我们记了。”

    阿朝也笑着补充:“等明日药材送来,我亲自厨炖汤,到时候请窦叔过来一起喝。”

    萧将军笑得睛都眯了:“好啊,能尝尝阿朝的手艺,我求之不得。”

    阿朝忽然想起什么,问:“萧叔,岭南夏天那么,一年到也没多少凉快的时候,你们住着还习惯吗?”

    萧将军是一大家除了萧老太太等年的人在京都外,剩的都在岭南省。

    谢临洲也跟着:“是啊,听闻岭南多雨,屋气重,辈们住着怕是会关节不适。”

    提到家人,萧将军脸上的笑意更柔了些:“起初去的时候,确实不适应,夏天得夜里睡不着,梅雨季被都能拧,小的们还总闹着要回京都。”

    他喝了酒,继续:“后来慢慢摸索了,我家那让人在屋加了层隔的茅草,窗上挂着竹帘挡太,梅雨季就把炭盆烧得温温的,在屋里烘着气。院里还了些驱蚊虫的香茅,比艾草还用。小的们现在倒上那边了,说岭南的果多,夏天能天天吃芒果、荔枝,比京都闹。”

    阿朝听得睛发亮:“听闻岭南果颇多,不知萧策回来之时,能不能让他带些岭南的果?”

    萧将军哈哈大笑:“没问题,等秋冬时节,岭南的柑橘熟了,让你小叔给你们寄一筐,保准甜,不过现在天,果不好运,等凉快就成。”

    晚膳在这样的闲聊渐渐接近尾声,萧将军喝了不少酒,脸上带着红:“今日能与临洲、阿朝一同用膳,听你们说说话,又尝了这么可的糖醋排骨,真是畅快。改日等萧策回来了,我东,请临洲和阿朝去府里客,让老太太和你小叔也见见你们,他们都盼着能当面谢谢临洲呢。”

    谢临洲笑着应:“好,到时候我们再好好听你说萧策在岭南的趣事。”

    阿朝靠在他怀里,双手轻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