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朝的一年四季 - 第65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成亲前几日是不可以见面的,他与阿朝恪守着,此刻不免有些想念。

    “新郎官这心都飞了哟。”李祭酒瞧他的心思,忍不住打趣,“放心,待会沈家夫妇和你师娘会随你一块去接亲,你就把那忐忑担忧放回肚里吧。”

    正说着,外面忽然传来一阵喧闹,原来是国监的学生们凑在一起,说有生之年终于可以见到夫成亲了,还说不知什么时候夫能带个小娃娃给他们看。

    谢临洲无奈又好笑,刚要开,就见青砚跑了来,着气说:“公,阿朝公那边都准备好了,就等您去接了。”

    为了防止王家闹幺蛾,定婚期之后,阿朝留在王家,他把张婆和小瞳留在了王家,名其曰帮王家事。

    学馆那边的人全都邀请来参加成亲宴。成亲宴之前,他们就吃学父母上学馆的膳

    那夜与王家家人说的话,阿朝挑拣着以不损害自己在夫面前的单纯形象说了来,对此谢临洲只应承办宴席的钱他

    谢临洲睛一亮,立刻起一回成亲,难免张。

    李祭酒连忙拉住他,仔细理了理他的喜服衣襟:“别急,吉时还没到,先把这朵好。”说着,将一朵绣着囍字的红绸别在他前。

    待一切收拾妥当,外面的鞭炮声便响了起来,接亲的队伍早已备好,锣鼓声、唢呐声混着众人的笑声,响彻了整条街巷。

    谢临洲骑着着大红喜服,手里握着缰绳,目光定地朝着外城去。

    另一边的王家,更是忙得脚不沾地。

    张婆坐在阿朝的床边,手里拿着一把桃木梳,正小心翼翼地给阿朝梳理发。“阿朝啊,王家今日上门的宾客多,委屈你由我这个老婆了。”

    王家人都在外招呼客人,她这个婆全权负责阿朝。

    晨光透过窗棂,落在阿朝上,他穿着一石榴红的喜服,裙摆上用银线绣满了缠枝莲与鸳鸯,领、袖着月白的锦边。

    在大周朝梳该是新婚夫郎或是娘的亲人来的,可惜王家人满心满意的礼钱和外人的嘘,且有张婆这个免费的劳动力在,就放任不阿朝。

    大喜日王家怎么,总之自己开心就成。阿朝脸上挂着浅笑,“婆婆,不委屈。在阿朝心底,婆婆也是阿朝的亲人。再说了,婆婆梳梳的好嘞。”

    离脱离王家还有最后一步,他那颗心已经快到飞跃天际。

    “你这小哥儿说好当真好听。”张婆的声音带着几分哽咽,却又满是欣,她将阿朝的发绾成同心髻,上一支赤金翠的凤凰步摇,“等你和公成亲,往后怕是没什么机会来学馆了,我这老婆还真不舍得。”

    步摇是谢临洲给他置办的。

    至于成峰给的嫁妆,他就带了一个手镯在手上,剩的全都放在红木箱里面。

    “婆婆,等有了空闲我肯定会去看你的。”阿朝看着镜的自己,不免有些恍惚,“婆婆,你说我这个样会喜吗?”

    张婆给他抹胭脂,“肯定喜,你生的好,我就给你上一胭脂。”忽的想到什么,她又:“阿朝,外人那些闲言碎语,你不必理会,在我张婆看来,他们这都是嫉妒,阿朝啊好着呢。”

    她是最看不惯那些嚼的。

    因救命之恩把异族之人娶门,不少邻舍都在看闹,说这是个异数。自大定好婚期好,闲言碎语就像上翅膀飞遍了整个外城。

    阿朝轻笑一声,“婆婆,我不会放在心上的。”嘴在别人嘴上,他要是放在心上,这些年都被唾沫星淹死了。

    他望着镜里映的红嫁衣,只觉得,他娘说的,他总算找到了。别人,关他们什么事。

    王陈氏端着一碗红枣桂圆汤走来,递到阿朝手里:“喝甜汤,往后日甜甜。”

    阿朝接过汤碗,温从指尖传到心,他轻声:“谢谢大舅母,华和雨呢?”

    王陈氏笑:“她们两个昨儿一夜都兴奋的睡不着,今日一大早去吃喜糖了。”说罢,她从荷包里掏一个银手镯,放到小哥儿手里,语重心:“阿朝,他们都惦记你的嫁妆聘礼,你大舅母我没有。你前几日送妹的东西,我都晓得。大舅母也没什么好东西,这是我当年嫁时,我娘给我的手镯,你带着去谢家。”

    她也是昨夜无意发现两妹枕的首饰,严‘刑’来的。

    人要有良心,她是真的没惦记过阿朝的那些东西,虽说她有时候得不对,但心底还是好的。

    “嫁到谢家,你个好夫郎,不让谢夫心,不闹笑话,谢夫定会对你好的。”

    见状,阿朝不免有些发愣,沉默片刻,笑说:“我都省的。”

    王陈氏还想说些什么,院外就传来了唢呐与锣鼓声,夹杂着邻居的吆喝:“迎亲队伍到啦,谢公来接人咯。”

    张婆连忙起,将一方大红盖轻轻盖在阿朝肩上。盖是她亲手绣的,上面用五彩丝线绣着百年好合四个字,边角缀着细碎的银铃,一动就发清脆的声响。

    女与哥儿成亲并不相同,前者是要将盖盖在上,后者则是将盖盖在肩上。

    她扶着阿朝的胳膊,慢慢走到院央,耳边很快传来熟悉的脚步声。

    谢临洲手里捧着一束新鲜的桂,走到阿朝面前,声音比往常更柔:“阿朝,我来接你了。”说着,他轻轻握住阿朝的手,指尖带着恰到好的安抚,瞬间抚平了阿朝心底的张。

    阿朝里的笑意更了。

    照大周朝的婚俗,迎亲队伍要先在王家拜别辈。

    谢临洲牵着阿朝,对着王老爷和王老太太作揖:“外祖父,外祖母,往后我定会好好待阿朝,绝不让他受半委屈。”

    王老爷红着眶,摆了摆手:“好孩,你们往后好好过日就好。”

    王老太太则拉着两人的手,絮絮叨叨地叮嘱了好一会儿,才不舍地松开。

    随后,谢临洲小心翼翼地将阿朝扶上轿。

    轿是用朱红漆木的,四周雕着麒麟送的纹样,轿帘上挂着珍珠串,晃动时发细碎的声响。

    阿朝坐在轿,能听见外面的喧闹声。有孩童追着轿跑,有邻里的贺声,还有唢呐声一路扬,像是在为他们的姻缘喝彩。

    巷的老槐树看着谢临洲的车队来,车队走。国监的谢夫当真用红轿,把有双蓝睛的阿朝娶走了。

    约莫半个时辰后,轿停在了谢府门前。

    谢临洲亲自上前,掀开轿帘,伸手扶阿朝来。

    阿朝踩着红毡,被谢临洲牵着往里走,耳边是鞭炮的噼啪声,鼻尖萦绕着桂香与红烛的气息。

    穿过闹的前院,来到正厅,厅早已摆满了宾客,李祭酒与李夫人坐在主位上,见两人来,笑着:“吉时到,拜堂。”

    “一拜天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