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来1988 - 103、横胡同竖胡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鱼市里,张蓝、张鹏弟跟他们老妈胡惠在一起吃饭。

    一边吃着,胡惠一边打量张蓝几言又止,好一会儿才说:“蓝蓝呐,那个小伙妈看见他好几次了……”

    “哪个?”

    “就是今天上午来的那个,得斯斯文文的。”

    “哦,经常来买鱼。”

    “我看你们有说有笑的。”

    “嗯,是熟的。”

    为当妈的,对这方面当然很了。

    尤其张蓝这

    上学的时候张蓝就比较朴素。

    活儿以后就更不打扮了。

    拆迁刚搬到西街的那会儿,不熟悉的街坊邻居还以为胡惠有两个儿

    可最近这一段时间一来,张蓝突然打扮起来。

    发留起来了,也开始穿裙了。

    看老妈老的神,张鹏觉她们在说陈凡,连忙冲老妈比划:“妈,你是说那个经常来买鱼的大哥吗?”

    “是啊,我看他能跟你比划一阵呢。”

    “那当然了,那个大哥人可好了,他哑语的平比我还厉害。”

    “他不会是在福利厂上班吧?”

    “没有,他在制药厂上班,自己又在外面开公司。”

    “的啊,不过,怎么妈总觉他成熟的,不会是拖家带的吧?”

    “没有啊,他跟父母在一起,是家老大,家里还有弟弟妹妹。”

    “怪不得呢。他姓啥,要不要找人打听打听?”

    张蓝在一旁有些不耐烦了:“哎呀,打听啥,还没怎么样呢。”

    张鹏却突然嘴里发“呀呀”的声音,兴奋地站起来,朝市场跑去。

    原来,弟俩的姥姥来了。

    张蓝、张鹏他们这一辈儿人都知老太太有个奇怪的名字叫桥洋。

    但不知老太太真名叫桥洋,是个地地的鬼遗孤。

    十四五岁的时候,桥洋落街,被一个姓胡的四十多岁的车把式捡回家了老婆,报的时候就把名字改成了桥洋。

    十六岁的时候,桥洋招工本地最大的纺织厂金星纺织厂,当了一名挡车工。

    由于手速极快,工作效率极,人送外号亚细亚。

    这亚细亚是日伪时期,南满铁路上速度最快的一火车

    ,老太太也不过70来岁,也还朗,唯独两膝盖生有骨刺,行动坐卧诸多不便,门得拄着拐杖慢悠悠地挪。

    换一般老太太要是这样的话,早就得埋里埋汰了,这老太太却收拾的净利索,白的发盘在脑后。

    走市场,每当有人从边经过时,不认不认识,都

    张鹏扶着姥姥过来了,张蓝一边拖过凳让老太太坐,一边埋怨:“大老远跑这里什么?”

    “没事溜达溜达。”

    胡惠也连忙凑过来:“妈,你吃了吗?”

    “吃了。”

    ,老太太跟大儿在一块儿过。

    因为退的早,老太太的退休金极低,只能节省着过日

    ……

    吃着饭,毕淑珍打量童筝,终于忍不住了。

    “你到底怎么回事?”

    一旁的冷梅看看毕淑珍又看看童筝言又止。

    童筝叹气:“那个,我,我跟周莹分手了!”

    “好好的,怎么就分手了?”毕淑珍有些恼火。

    “不合适。”

    “怎么就不合适了?不好的吗?是不是人家有什么想法了?梅,要不你问问小周?”

    冷梅面为难之

    “问啥问啊,是我提来的。”童筝说。

    毕淑珍气的好半天说不话来,“你,你……你就瑟吧,瞅着奔四了,还这么不着调。”

    “怎么不着调了。”

    “你说你到底想找什么样的?”

    “妈,您别急,有机会我再给筝介绍……”

    “你也是!”毕淑珍却突然直奔冷梅而来,“也不帮着在小周面前撮合撮合。”

    “这个……”冷梅一脸的尴尬。

    童筝有些不满:“妈,你什么?这事儿跟嫂有什么关系?”

    冷梅笑嘻嘻地站起来:“来,妈,我给你盛饭。”

    “可你这么老大不小了,还横挑鼻竖挑的,到底还想不想结了?”

    “谁说不结了,一辈的事儿,当然得挑了。”

    等冷梅盛饭回来,毕淑珍也冷静来。

    “可你这什么时候是个儿啊,或者你想找什么样的,你说清楚也行。”

    “早就说清楚了……”

    “你不就想找个儿的吗?妈也支持啊。可小周不的吗?”

    “起码得通达理。”

    “小周怎么不通达理了?”

    “行了,车轱辘话转来转去的,”童筝有些不耐烦了,“反正已经分了,再找吧。”

    说完,没等毕淑珍回答,童筝一里屋去了。

    ……

    整个东门里这片儿,购买传呼机的街坊邻居渐渐增多以后,陈凡、陈锋哥俩住的这个小偏厦前渐渐人满为患了。

    好在时间仅限于傍晚到晚上九十钟之前。

    哥俩都烦的不行,但陈剑辉和刘雅丽还是叮嘱他们:“无论如何不能跟街坊邻居扔脸,更不能言语怠慢。”

    陈凡当然懂这个理。

    作为过来人,他甚至很珍惜这烦扰之事。

    若年后,大家都搬到楼房里住了,横胡同变竖胡同了。

    街坊邻居都消失了,一个楼层住上几年都不带认识的,哪怕偶尔见一面也是不笑的。

    陈锋自然理解不了,而且比较随

    陈凡怕他无礼,每次来人打电话,就把他支到一旁。

    打电话最多的是老何,往往一站就是一两个小时。

    他自己也有些不好意思,等电话的时候就东一榔西一地跟陈凡搭讪。

    “烟吗?哦,忘了,你不烟。你真不简单啊,不烟不喝酒。”

    “呵呵,不烟不喝酒的人都不是好人。”

    “谁说的?”

    “一个大氓说的。”

    “大氓?叫啥?”

    “杜月笙。”

    “哈哈,真是个大氓啊,大氓的话能当真吗?”

    “是啊,这世越是老实人越崇拜氓。”

    “嗯,嗯,氓是氓分的良民证……”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尚是尚者的墓志铭。”

    “对,对,小陈你真有才。”

    陈凡忍不住想打哈欠,连忙用手捂一

    “小陈啊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