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来1988 - 101、最受欢迎的职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龚玉梅一听,顿时来了神:“那,那我抓时间。”

    其实,龚玉梅只要在公司持半年,她走不走,陈凡都不在乎,凭陈锋的智商早就把工业会计那一学到手了。

    财务人员定来了,其他人员也得开始着手安排了。

    照协议,陈凡可以从制药厂选人才。

    不过,让陈凡兴趣的人不多。

    老安算一个,蓝都药业未来的市场拓展需要他大力协助。

    陈凡还可以从质检科带走一个人。

    那些平时跟陈凡嘻嘻哈哈的老娘们儿们一个个都掌,希望能被陈凡看上。

    她们都不懂什么有限公司,份制企业之类的。

    只知企业待遇比较好。

    陈凡最想要的是老孙。

    老孙技术过,又不那么多事儿。

    可质检科老温就是个摆设,没有老孙他玩不转。

    剩的,跟陈凡关系不错的只有张桂和孩儿他妈。

    孩儿他妈比较居家,没啥事业心。

    也就张桂比较合适了。

    张桂大气,本事也是老孙手把手教来的,虽不及老孙也相当不错了。

    “谢谢小陈啊!以后我就跟你混了!”

    张桂被选兴奋不已。

    “嗯,新厂还得仰仗你!”

    其它门陈凡最想带走的就是李青了。

    “我,能行吗?”李青还是那么不自信。

    “有什么不行的,将来你还得带新人呢。”

    “啊?那我真不行啊!”

    “放心吧,还有张桂呢。”

    “有张还好。”

    土地划拨来,公司的各项手续也陆续办妥了,陈凡就开始向银行贷款了。

    当然必须贷款了。

    虽然蓝都药业目前的主打产品是保健品,不需要投太多。

    但陈凡必须着未来,趁现在各项成本支,先把基础夯实,不能把厂整成小作坊那

    虽然对外宣称投前期投100万,但其实陈凡和姜伟只打算拿50万,剩的还有以后需要的资金都从银行那里拿来。

    这事就给龚玉梅张罗好了。

    陈凡埋忙着开公司的事儿,眨间已经有一个多星期没来老鱼市了。

    “哥,你好久没来了,忙啥呢?”

    张鹏比划着问陈凡。

    “哎呀,忙着开新公司啊,办理各手续。”

    “哇,好厉害!又开公司了。”

    陈凡特意赶着九多钟来到老鱼市。

    这个理说张蓝应该在才对。

    “我大铁箱了。”

    “怎么又要?你的那两个大铁箱已经够大了。”

    “是啊,一个柜台足够了,可她又租了个柜台……”

    陈凡顺着张鹏手指方向一就看到斜对面的那个柜台了。

    那个柜台里正站着一个净利索的年妇女,笑眯眯地打量着这边。

    “那是阿姨吧。”

    “是啊。”

    “她有心脏病吧?”

    “这你都能看来?”

    陈凡叹息。

    上一世,张蓝老妈就有心脏病,但并不严重,是由慢阻肺引起的。

    这一世看起来,她的心脏病比较严重。

    “阿姨在这环境里对好一些。有机会我帮她寻摸寻摸特效药。”

    “谢谢!”

    陈凡真想过去跟未来的丈母娘打个招呼。

    可自己啥都不算,拿什么打招呼。

    而且未来丈母娘在背后盯着,陈凡这以后再来撩张蓝就有缩手缩脚了。

    刚这么想一后便传来一阵托车声,一回只见张蓝推着托车过来了。

    托车后面挂着两个新的镀锌板箱,明显比以前两个大一大截。

    陈凡迎过去:“来!我帮你拿!”

    “一边儿去!空箱要你拿什么拿。”

    “这么大的箱啊?”

    “装你!”

    “切,我得这么大威武,哪装的我。”

    “把你大卸八块儿!”张蓝咬牙切齿,“一条装这个箱,一条装那个箱。”

    “好凶残啊!”

    “哈哈!”张蓝本来板着的脸,终于笑容。

    “可还有一条呢,你打算放哪?”

    张蓝哪懂这些:“你是怪啊,还有三条?”

    陈凡一转脸发现对面的在偷笑,看来自己声音稍有大。

    这要是让未来丈母娘听见了就麻烦了。

    好在陈凡了解未来丈母娘的味。

    她跟张蓝类似,也偏净斯文的小伙

    最起码印象分不会太差。

    张蓝扩大经营,陈凡有喜有忧。

    喜的是这一世的张蓝很有经济脑。

    忧的是她越来越辛苦了,可自己暂时帮不上她。

    跟她说,别了,我养你,我养你全家。

    别说关系没到那份儿上,就算到了张蓝也不会听你的。

    张蓝是个要,有主意的人,没特别的理由她不会言听计从。

    跟张蓝合伙经营鱼档?那样张蓝只会更累。

    因为这生意最累人的就是来回上货。

    买的起车也找不到开车的司机。

    陈凡自己的公司、药店都为司机的事儿发愁。

    在2000年以前,司机都是整个社会上最受迎的职业。

    在东北地区铺天盖地的岗浪席卷之,都从没听说有司机岗的。

    陈凡见过许多副厂、车间主任岗,在街上蹬三,就是没见过司机岗。

    因为司机是稀缺人才,求大于供。

    各个单位的司机有一大半都是队转业到地方的。

    也就队那样的地方可以不计成本地培养司机。

    因为当培养司机对一般单位来说成本太

    如果以同等价值来算,若年后学一个车本要5000块钱的话,90年代以前就得将近五万。

    每个学驾驶的职工都全脱产半年,工资奖金一分都不能少。

    对当事人也是件极其辛苦的事,开的都是大解放,每天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

    要是赶上冬天就更遭罪了,每天早上光是用摇车就是个大的考验。

    这么辛苦,一个月却连方向盘都不让摸。

    因为这半年学的可不仅仅是开车。

    还有机械构造、修车等等技术知识。

    唯独不怎么重视的就是规。

    话说这会儿也没啥规。

    在小城市里,机动车了事故,很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