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行失序 - 第11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办公室里,林知韫站在窗前,看着陶念的影穿过场,渐渐消失在树影里。她轻轻推了推镜,嘴角浮现一丝弧度。

    她拿起壶,给桌上的绿萝浇了,绿萝在舒展着叶片,珠在叶尖闪烁着微光。

    督导员

    军训结束后,大家领了新的教材,很多同学跟着组织并且忙前忙后。林知韫虽然还没正式宣布班人选,但已经有不少学生像蜂一样,围着她,往她边凑。

    陶念远远看着那群人,嘴角不自觉地撇了撇,转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很烦。

    很聒噪。

    “听说林老师特别看重刘桐,”同桌李仕超神秘兮兮地说,“昨天放学后还单独找她谈话,八成是要让她当纪律班。”

    陶念整理书本的手突然停了来,她垂睫说:“是么?”尾音微微上扬,带着说不的嘲讽。

    都是些老掉牙的路。

    这些老师表面上装得多么和蔼可亲,说什么“把你们当自己孩”,不过是想让学生乖乖听话,别给她惹麻烦。

    等真了事,立刻就会真面目。就像她初时的班主任,发现她屉里的烟盒后,连解释的机会都不给就直接上报了政教

    窗外的光透过玻璃照来,在课桌上投一片刺的光线。陶念眯起睛,看见林知韫正俯给刘桐讲解着什么,手指轻轻在她的作业本上。

    开学第一周的班会上,林知韫宣布班委名单时,教室里突然安静了一瞬。

    “纪律班,刘桐。”

    这个名字落时,后排传来几声刻意压低的起哄声。

    陶念转看去,只见刘桐懒洋洋地靠在椅背上,嘴角挂着标志的痞笑,随手把玩着校牌上的别针。那副模样,怎么看都不像个正经班

    但这就是刘桐。从开学第一天起,她就没打算掩饰自己的张扬个。红发被偷偷染成了的发尾,永远挽到肘关节的校服袖,走路时微微晃动的肩膀,都明明白白写着“不好惹”三个字。

    奇怪的是,林知韫似乎就吃这

    陶念自然是什么班级都没参与竞选。

    当其他同学在讲台上慷慨激昂地发表竞选宣言时,她只是支着,百无聊赖地在草稿纸上涂鸦。

    那些关于“为班级服务”、“带领大家共同步”的陈词滥调,在她听来不过是些冠冕堂皇的场面话。

    这一周来,各科老师都陆续开始上课。陶念的态度也随之有所不同:遇到喜的、兴趣的课,就认真听一听;遇到无聊的、不喜的课,她就支着望向窗外,看着场边的梧桐树发呆;或者脆翻一本课外书,在课本的掩护偷看起来。

    但语文课是个例外。

    更准确地说,是林知韫的语文课。

    因为林知韫的课不一样。

    陶念很难形容那觉。

    当林知韫站在讲台上,整个教室似乎都笼罩在一特殊的氛围里。

    即便是最枯燥的文言文,她也能讲得引人胜。她会用一个意想不到的比喻,让千年前的文字突然鲜活起来;会用一个巧妙的提问,让所有人都陷思考;会用一个意味的停顿,让简单的句突然有了重量。

    陶念尤其喜林知韫讲课时的神。当讲到动,那双总是着笑意的睛会突然变得邃,像是透过课本看到了更遥远的东西。

    有次分析《≈lt;a href=https:海棠书屋/tuijian/honglou/ tart=_bnk ≈gt;红楼梦》的判词,林知韫说到“千红一窟,万艳同杯”时,让陶念莫名想起自己看过的一本关于女命运的书。

    “她一定读过很多书吧。”陶念望着讲台上那个纤瘦的影想。

    而且,当她因为某个观暗自较劲时,林知韫会突然话锋一转:“当然,也有学者持不同看法……”然后准确地说陶念正在质疑的那个角度。

    这让陶念既惊讶又隐隐有些不安,就像被人从背后轻轻拍了肩膀,却发现对方其实一直站在面前。

    课铃响起时,陶念罕见地没有立刻合上课本。

    “你也觉得林老师讲课特别好吧?”李仕超转过来,胳膊肘支在她的课桌上,“她不是还教六班吗?上周我去办公室作业,正好看见六班几个学生围着她问题,结果你猜怎么着?”他压低声音,“林老师直接说‘现在是休息时间,请回吧’,脸可严肃了。没想到她平时讲课那么生动,私凶的……”

    “是嘛?”陶念漫不经心地应着,目光却依然停留在黑板上。

    林知韫的板书还留在那里,“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九个粉笔字棱角分明,最后一笔的捺脚却带着几分潇洒的弧度。

    心想却着,原来她不喜没分寸的学生啊。

    巧了,她也是。

    陶念神地望着那些字迹,它们就像林知韫本人一样,表面上规整克制,细看却能发现藏而不的锋芒。

    原来那个在讲台上引经据典的影,那个能用一句话就让枯燥文言变得鲜活的老师,原来也有着明确的界限

    她盯着板书看了很久,那些字迹工整却又不失锋芒,就像林知韫本人一样,既严谨又藏着某难以言说的度。

    后来,林知韫布置了一项特别的语文作业。

    这是她两年前来到二十一任教时就发现的问题:这里的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比较匮乏,写作文也十分困难,既缺乏思想的度,也缺少文字的灵

    于是,她设计了一个“每日金句”积累计划。

    每天早晨,值日生要在黑板右侧的“金句栏”工整地抄写一句话。可以是名家箴言,可以是诗词佳句,也可以是某电影的经典台词。

    全班同学每天都要将这句话誊抄在周记本上,周末时,再从一周积累的句选择最有的一句,写自己的悟。

    大多数学生对此敷衍了事。他们随手抄,周末的悟也总是千篇一律的“这句话很有理”、“让我受益匪浅”之类的话。有人甚至偷偷翻到上周的容,把旧悟稍作修改就上去。

    但陶念是个例外。

    她的周记本总是与众不同。其他同学的页面杂无章,她的却像一本心编排的手账。

    每句摘抄都用不同颜的笔标注,旁边还画着细小的符号:一个问号表示质疑,一颗星星代表共鸣,有时还会画个小小的笑脸或哭脸。

    她的悟也是林知韫所教的这两个班级里最与众不同的。

    当其他同学还在用“这句话告诉我们……”这样的模板时,陶念的文字已经展现超越同龄人的思考度。

    她可能会质疑某位名家的观,用自己生活的例加以反驳;也可能从一个简单的句发,引申一段关于生命意义的思考。

    有一次,她甚至为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