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 - 第31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当然是无可指摘的德,黄大人不可能不认同,不过哪怕是剩了菜,恐怕也不能说是完全的浪费,他言又止,但谢向上已会意,笑,“我们这里不卖‘折箩’,一个是不净,再一个我们这里没有乞丐,也没什么人买。”

    好端端只动过一两筷的大鱼大,倒了泔拿去喂猪?再富裕的地方也没有这么的,这违背了百姓们最朴素的‘珍惜力’逻辑,门大里,吃不完的菜肴一层层往赏,餐馆酒楼则是将剩菜汇总,以低廉的价格售,叫‘折箩’,这是乞丐与穷人的恩,一两文钱便可买上一勺,之后自己回锅再烩,很多城市底层平民的油很多便是靠折箩供给。仔细说来,这是贫富两便的好事,要说净,那或许有过分苛刻的嫌疑了。

    黄大人很知自己的份,并未评论,而是转而问,“没有乞丐?”

    “是,没有乞丐,我们这里只要能活的人,都得为六活,若是不愿,那就送去彬山挖矿,连一活都不了的,我们也收容起来,给一饭吃,让他们不至于饿死。”

    “那些无父无母的孩呢?”

    “有孤儿院的,我就是孤儿院来的。”谢向上一,仿佛很自豪,“我们这些兄弟妹,五六岁了也要活,半工半读。”

    五六岁的孩多少活?也就是说,县里要不断地贴钱去,直到他们十几岁能养活自己为止。黄大人暗暗估算了一番这里的开销,已是咋——不在于这些孩们能吃用多少,而是拨款来,逐级的损耗,间那一层一层的吃拿卡要,若是一个孩一年一两银,黄大人来看,买活军至少要为其支二两,日积月累,人数又多,这就非常可观了。

    买活军竟已富有到这般了吗?倘若并不是富得油,那这样的模式便是难以持久的。黄大人心底不觉生了淡淡的迷惑,在他所见,买活军极为重视算学,应当不会算不这支该有多庞大吧?不过这和吏治有关,倒是不好探问……

    谢向上不知是否看了什么,但也并未多言,带着黄大人到衙门里去,衙门里的装潢也有了不小的变化,里许多男女吏目都在神匆匆地走动,手里捧着账册,很多女吏目也在奋笔疾书,黄大人瞧着移不开,谢向上笑,“都是外地来的,许县这里的女娘许多还不认字,要再教育个一年半载的才能冒。”

    别说女娘了,许县的汉又有几个认字的?买活军开这扫盲班实在是匪夷所思——但也有好,起码这里这些吏目都识字……而且识字的人变多了,吏目的来源也更广泛……

    因为他是外人的缘故,只能站在大院里远远地眺望,等候了一会,几个买活军吏目便说话着走了来,三个人有男有女,两个是买活军的吏目,一个则是昨日刚见过的私盐贩,叫解大胡的,见到谢向上,都打了招呼,谢向上以‘张局、许科’称呼,这大概是买活军自己的结构了。这……规定得如此细致严密,却又并无前制参照,显然有极大不同,这样的知识谢六是从何得来的?

    对黄大人这样的老报来说,许多细节都蕴着太多文章了,也正因此,来到这里不过一两日,已是心摇意动,哪怕一‘神迹’未见,却也信实了几分所谓的天人降世,天人不天人不知,至少是来自和此世绝对不同的另一世,带来了全的规矩。而哪怕是黄大人,也需要一定时间来消化这样的认识。

    一行五个人,后都挎着大包,包的形制材质也是未曾见过的,他们采用的通工是骡——骡在南方还是相当少见的,这原本很珍贵,也就是数十年前起,从北方开始,人们晓得了该怎么育,如今在北方才常见了起来,南方这里,虽然有有驴,但会繁育骡的农还是不多,至少浙江的骡售价就还较为昂。

    买活军的主应该是从北方过来的民,若是有些人会育倒也不奇怪。不过有了骡途运载的能力就要往上估一估了,黄大人一面想着一面和众人一起牵着骡,他们一路走到城外方才翻上骡,放蹄往前跑去。——城里不得纵狂奔,甚至在许县这样街狭小的城市,不得上,这都是默认的规矩。

    城里是青石板路,没什么好说的,一旦上了城外的泥路,黄大人便立刻觉不同了,这泥路四平八稳,骡跑起来也轻松,在官上行走的速度是无法和泥路相比的,而且尤其是泥路上还刷了白漆,规划了左右,行人都靠右走,不得越线,便顿时使得来往车辆变得十分有序。

    官尾相接,有车也有驴队,每一边都能容得两车并行,如此一来,便自然又分了两列,轻车简从的赶路人走在路最外侧,而车队驴队则走在路,车队的速度有快有慢,可以随时借了外侧‘超车’,一路上还有骑着的买活军兵丁来回走动,维系秩序,常能听得到他们呵斥车队,不许占着‘超车’,阻碍了后快车的速度。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3】【4】【5】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