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 - 第18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见识的诸暨举人都是如此了, 更遑论其余草民?他们对军队的全认识就是十余年前那些衣衫褴褛、手执利、浑恶臭、杀人放火的恶鬼, 还有平时在城门外破衣烂衫懒洋洋站着的兵丁。买活军的兵——平日里当然是常接的,自然也是和所有士兵都不同, 他们壮实硕, 衣衫严整洁净——甚至比老百姓还要更净,谢六一开始兴建澡堂就是为了给买活军服务, 现在兵营里也有买活军专用的澡堂。他们谈吐文雅, 个个能说会算, 不像是平日里走投无路低人一等的军,反而都要比老百姓优越太多,在接间展现的那待人接断诸事的能耐……百姓们早知买活军的兵和别不同,但却是此刻才知他们到底有多不同。

举人真的要掉到个台阶去了。

    这样军容严整,个个膘壮的队伍,这样的队伍……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柴可以自己劈,米可以自己,油可以自己熬,但盐无论如何是很难自产的。在朝的贸易,盐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以盐商的起落,便可觑见王朝的兴衰,因为人人都要吃,且并非村落或族可以自产,是以便有了官府专营的前提——也就有了私盐行的土壤。

    “好!”

    “穿得好?”

    兵士们喊着号,踢着又又齐的步伐,在灼的白光照耀之,踢从侧面看来便好似海的微波——虽然还有些微的起伏不平,但已很接近一条直线了,他们的脚步在地上跺雷音,让整座校场哑然无声,连孩儿都忘了啼哭,大张着嘴神地望着黑压压的人前经过,来到主席台前,“稍息——立正!”

    “一二一、一二一!”

    他的‘刘老弟’,便是徐地主去许县卖货时,坐在小旗刘阿七边的那个悍汉,他是刘阿七的族兄,也姓刘,众人多以刘老大称呼,也只有这样的份,可以叫他一声刘老弟。因为刘老大在两县行走,非得把好不可,两人间弱之势很明显——这个刘老大,便是原本行走在周围五六座县城之间的私盐贩,也是这几个县城所属的延平州的最大,在本地最为固的一家。

    “好!”众军士的回答几乎是咆哮。

    谢六——众人也时常见到的,今晚也穿着一威风凛凛的新装,上衣,在灯呈现绿,肩线展翘似乎垫了东西,着黑靴,在台上垂手肃立,买活军的一举一动都和旁人不同,他们站立时并不叉手,而是双手平贴在两侧,垂手肃立。这站姿更加,谢六平日里看起来很平易近人,但今天肃容站着,隔远了看也有一气势,她回了一个敬礼,从旁随从手上接过喇叭,“兄弟妹们辛苦了。”

    “学得好?”

    矿上大约能凑个一百多人,张家连这些打手带自家族里的青壮后生,还有家里的那些佃,五百多人也是能凑得来的。这才是县里最提得上的武装力量,其次便是刘家私底的私盐贩们,这些贩成群结队,经年在县、村、镇奔波,搬运携带的又都是能当钱使的盐,除了经验老、心明亮之外,悍勇之气也是必不可少,要有必要时能刀杀人,和山贼土匪短兵相接的勇气,才能在江湖绿林站稳脚跟。刘老大自己心里有数,手这些兄弟们收拢起来,三百多人是有的,而且个个都比的那些兵能打,虽不如张家,但也不差什么了。

    兵营外鸟雀都被这声响惊得飞,看台上众人早惊得一片肃静,谢双瑶又,“这一年吃得好?”

    “刘老弟,你这也是见的,我就对你照实说罢。”他拍了拍旁那悍汉的肩膀,“这样的兵,彬山还有五六百人,和这几百人是一模一样的,没个之分,全都奉六如神,宁死也不会背叛买活军。你便自己想想,别说许县了,就是州府,能和他们打么?”

    许县的官兵只有五十人,期缺衣少练敷衍责,本不值一提,需要注意的两支武装力量便是张家和刘家,张家的矿丁——其实矿丁倒罢了,都是卖命的苦哈哈,许多是被张家掠夺来工的,未必会实心为他们征战,主要是平日里看矿丁活的工打手,一个个好吃好喝、如狼似虎,那也是穷凶极恶,对人命压麻木不仁的凶徒。毕竟人到了矿里,那命就不是命了,煤矿一年也不知要葬送多少矿丁在里,能这份工的,不是狠心人也变狠心人了。

    四五百人齐声喊,“为兵主效死!”

    话虽如此,但私盐贩也是生意人,手

    领的并不是谢二哥,而是陌生将领,他举手在额前敬了一礼,喊,“买活军临城县驻队在此——”

    “好!”

    在王朝初期,官盐价格虽然昂,但杂质少,咸味纯正,并不太苦,民间多以官盐为主,私盐只是以价廉取胜,但往往到了王朝后期,官盐不但价格昂,而且混杂泥沙无法,沦为行摊派给民间百姓的另类税收,甚至有意混了杂质,得老百姓只能去买私盐,此时的私盐价格虽也不便宜,但质量总是要比官盐好上那么一

    兵士们跟着齐声喊,“请兵主检阅!”

    买活军对兵主的崇拜,从这几乎是声嘶力竭的回应便可尽窥,王举人、于县令、金县尉这些有见识的乡绅都是双手微颤,反倒是坐在两节台阶面不改,他被谢双瑶俘虏过多次,早就尝遍了买活军的厉害,只是众人未有见,他再怎么渲染也是无用,只会觉得他是胆怯避战,此时见众人都是变,反而有些扬眉吐气的觉:实在不是他孬,而是敌我之间弱太明显,这样的一支兵,若是放开了打,半年说不定都能打到省城去!

    刘家便是如此,刘老大是私盐贩,刘阿七是小旗,最末等的武官。他们是许县最值得注意的势力之一,虽然许县的煤矿把持在张家手,但三省通衢之地的私盐买卖,刘家能吃八成以上!

    这是怎样的一支军队!人数虽然不多,有有矮,有男有女,但步数却是如此严整,那整齐的脚步声仿佛跺在了心尖上,足音重叠着被放大成了震撼人心的雷鸣一般,数百个买活军——人数多到一百以上其实就不容易估计了——从校场外走了来,喊着号——他们边没有击鼓的传令官,而王举人从未见过能离开鼓走齐步的队伍,他曾去过省会武林,见过武林府兵,哪怕传令官鼓直敲,旗号揺得都要断了,那些兵丁照旧是懒洋洋成群往前走去,像乞丐多过于像兵。

    民间没有办法,只能忍耐这两层盘剥,而本地的私盐贩也一洗王朝初年东奔西走的狼狈模样,逐渐挂靠上本地的名门望族,甚至自己也买了官,成为县里的名,只要好到了,和县的积年吏目肝胆相照,便是上派人来彻查,都很难撼动这样固的势力。各地的殷实家族,不乏有私盐的,到了天的时节,这样的家族还比纯粹的书香门第更容易存活,因私盐贩的盐丁,往往要比本地官兵都更健壮勇猛,对景了就是一方豪,将来不论是投靠更大的武装势力,还是偏安一隅,至少都还有个退从容的余地在。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1】【2】【3】【4】【5】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