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1980 - 第109章 问卷调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从有了车,每次回家或去村里办事,司机小孙从路经西山乡的省拐上通往元坝村那段乡村土路,就会边走边念叨路况太差,以至于念叨的多了,听的周建平都麻木了。

    酒桌上听周建良提起这事,动了周建平的神经,“对,这件事平时不太注意,将来还真是个问题。”

    “那段路确实不好走,要想彻底解决,只有彻底修路,上次跟乡里反映,我跟建良主任找到乡里的主要领导,连央求带哭穷,最后乡里拉了十几车沙土把坑洼填了一,没到半年,路面又恢复了原貌。”许支书

    “是啊,唯有修成泥或柏油路面才能保持久,可是咱们村里就不用说了,穷的连买几车砂石的钱都没有,向乡里求援,别说西山乡本来就是个穷乡镇,就算有钱,恐怕也不会同意为元坝村修路,多像上次那样拉沙土填一。”周建良

    周建平端起酒杯,“来,大家一起喝酒,修路的事,村里没有钱,乡里拿不钱,咱们另辟蹊径,另想办法。路肯定要修,如果继续像现在这样坑坑洼洼,破破烂烂,不仅将来大车没法通行,说句自私的话,就是我那小车在那么破的路上开行,也让人心疼得慌。”

    “叔,你那小车在那破上颠簸,真是让人心疼。我们有时骑自行车去乡里办事,回来晚了看不见路,不小心就骑坑里,村里的很多人都摔倒过。”文书小周自己会。

    “许书记,建良二哥,你们说指望乡里修这条路没有可能,有机会去乡里,你们跟乡领导探讨一,要是让乡里分资金,看看有没有可能?哪怕少,三分之一或五分之一也行,毕竟这是条乡村公路,乡里和县里的有关门也有帮助修路的义务。”周建平

    “好,我们再去乡里就找领导们探讨探讨。可是,要是领导们问起来,如果乡里拿少量资金,剩余资金怎样解决,我们应该如何回答呢?”周建良

    “这个问题----,你们可以告诉领导们,有人正在为这件事想办法。”

    第二天回到公司,赵馨梅跟周建平请示,农科所的两位老师来电话,说他们已经完成了全工作的一半,问是否可以支取一分报酬?

    “当然可以。一般,类似的技术服务是怎么规定的?”周建平问。

    “在公对公的,技术转让和技术服务,一般是合同或协议生效后,上支付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费用,项目行之,双方通过协商,支付百分之四十至五十的费用,剩余费用在项目完成后支付。据项目质的不同,有些保留百分之五到十的售后服务费。”赵馨梅

    “他们两位至今还没有支付任何费用吗?”

    “没有,前几天跟我打电话问起过,我告诉他们,等你差回来后答复。”

    “你快答复他们,公司决定现在就支付他们一半的费用。”周建平非常痛快地说。

    “这样是不是有多?”其实对方打来电话,赵馨梅已经有尴尬,毕竟当初是她联系了那两位校友。

    “不多,我昨天回老家,去村里的田野转了转,发现村民们植的蔬菜,况良好,大家对这两位老师的印象普遍不错,人家一开始又没提费用要求,现在应该向他们支付这些费用了。”

    “那我现在就通知他们,可以随时过来支取。”说着,赵馨梅就要回自己办公室。

    “呃,你用这个电话给他们打,完事后我还有事跟你商量。”周建平让赵馨梅留了来。

    打完电话,赵馨梅拉把椅来,等着商量事

    “馨梅,你估算一,修一条五六公里路,需要多少钱?”周建平以为赵馨梅学的财务理,对这方面也熟悉。

    “这可不好说,估算之前,得先知路面修多宽,修什么材质的路面,也就是沥青路面还是泥路面,还有就是路面等级是多少?只有知了这些条件,才能估算工程投资额度。谁要修路?”

    “其实早就有想法,只是这次回老家有人提起来,联系到一阶段的实际需要,觉得这件事确实应该提上日程了。”周建平

    “究竟谁要修路,在哪里修路?”赵馨梅追问

    “哦,你还没去过我老家那个村,从乡政府到我们村那段乡村公路是条土,路况很差,雨天本没法走,一步公司去村里拉菜,大车更是不好走。”

    “每次你回去从哪里走?”

    “那是到我们村的必经之路,去一次,司机念叨一次。我也不是天天去,再说小车躲避坑洼之还稍微灵活,今后大车过去拉菜,路不好走,司机都不愿意去。”

    “你想把那条路修起来?打算修成什么样的?”

    “对,打算修那条路,但我计划让当地乡政府资,村里是指望不上的,剩的就得咱们想办法了。”周建平

    “想什么办法呀,你就这笔钱吧。”

    “不,村里有六百多名村民在公司上班,那条路修好以后,不仅他们村里方便,他们的家里都是蔬菜,大车去村里收购蔬菜,也是为了他们家的蔬菜方便销售,可以说这些人是两方面受益者,我想动员他们,每人拿一个月工资,剩还差多少,由公司负担。”

    “你认为他们能舍得拿一个月工资来修路?”赵馨梅持怀疑态度。

    “试试看吧,这事儿谁也说不好。”

    “如果你要采取制扣除的办法,我认为他们不得已也会同意,要是采取自愿的方法,我不认为这些人有多的觉悟。”

    “不能用制办法,的这些人不兴倒罢了,说去也不好听,这件事只能采取自愿原则。只是怎么跟他们讲呢?要是把他们集起来开个会,一方面四个车间三班倒,人员集很困难,另外,我也不好跟他们讲捐款修路的事,他们还以为公司故意克扣呢。面对一帮老少爷们更不好说话,要是对其他人,这没啥不好说的,愿意就捐,不愿意拉倒。”周建平后面这些话是现实况的真实反映。

    “我个主意,以公司的名义给每名村里来的员工发张调查表,把修路的目的意义简单写在开,在面列几个问题让员工们回答,这样就能看他们的捐款意愿了。”

    “问卷调查,这倒是个不错的办法。”

    “但列的问题需要认真考虑,比如,你同意捐款修路吗?你愿意捐多少?如果请你捐一个月工资,你是否可以接受?等等。”赵馨梅

    “咱们也用不着为这件事费那么多脑,就你说这个意思,你起草一分问卷,印六百多张,分发到有关员工手里,等收上来看看什么结果,再一步的资金计划。”

    “这件事那就放一放,等问卷调查得到结果后再说?”

    “不能放,你尽快把预算来,预算基准嘛,路面宽度双向两车度五五公里,路面等级为一般载重车通行,至于路面材料,你看看柏油路面跟泥路面哪个便宜,相差多少?”

    赵馨梅把起草的问卷给周建平过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