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1980 - 第83章 善意提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是觉得建文还年轻,想把他放到岗位上培养锻炼,让他逐渐成起来。”

    “国林,你这个想法没错,但你应该知,一个人的担当神和责任心,那是一气质和品质,不是短时间就能培养起来的,赵厂那里有这方面的书籍,有时间你借去看看。”周建平

    “好吧,那就考虑别的人选。”

    健生品厂扩产以后,已经运行了近三年时间,其间,周建平努力开拓市场,产品销量成倍增,为了满足日益增的市场需求,周建平大力挖掘设备潜力,千方百计扩大产量,将扩产之初的白天单班运转,在一年后改成三班连续运转,产量随之扩大了将近三倍。

    通过这几年的励图志,周建平不仅还清了最早购买健生品厂那笔一百多万的贷款,这两年又连本带利还完了后来购买原泥制品厂那块地的贷款,从银行赎回了两块地,共计四十亩地的土地使用证,现在除了动资金,健生品厂在银行没有一分钱其他贷款。尽厂里并没有多少富余资金,但整个健生品厂,包括土地和地上,终于真正归周建平所有了。

    知这个消息后,财务理科班的赵馨梅问:“知这意味着什么吗?”

    周建平摇了摇,“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健生品厂的规模可以再扩大一倍,而不缺资金。”

    “这两者有什么关系?”

    “如果,我是说如果需要扩大规模,你可以拿着这两份土地使用证到银行贷款,用土地抵押,银行很乐意接受,本不需要任何担保。”

    “馨梅,你不跟财务金,对这方面却很熟悉呀!”周建平惊喜地看着赵馨梅。

    “你忘了?我学的就是财务理专业,虽然实际工作并不跟这沾边,但对这一领域的基本知识是永远也忘不了的。”

    “对,你学的就是这个专业。”

    “你手握土地使用证,就意味着你有很便利的资条件,这两本证件放在你手里,跟放在银行有什么区别吗?”赵馨梅

    “馨梅,你的这番话让我才想起来,原来你就是个很好的资顾问,看来你又多了一个衔。”

    “什么顾问呀?提建议还差不多,在你面前我可不敢充顾问。”

    “不过你的建议往往都有独到之。”

    周建平又有一段时间没回老家了,上午八多钟,兄弟周建文站在他办公室门敲门,随着他的一声“请!”,周建文推门屋。

    “建文?你有事?”来厂里工作三四年了,这位亲兄弟从未来过自己办公室,看见周建文推门屋,周建平有诧异。

    “哥,昨天午我刚从老家回来。”

    “哦,你回老家了?”

    “利用休班时间,回了一趟老家。”

    “怎么样,父母都好吗?”

    “都好。哥,父父母让我问你一件事。”周建文说话显得支支吾吾。

    “什么事?你说吧。”

    “上次你回老家时,答应他们的事,父母问你准备的怎么样了?”周建文说。

    “上次回老家答应的事----,是不是他们要修房了?”要是不提起,周建平把这件事都快忘了。

    “据父母说,准备这个月月底动工,但是自那以后他们一直没有见到你,让我问问你行不行?”

    “什么行不行呀?不都说好了嘛,他们修房差多少钱,我给补多少。”

    “我看父母那意思,想让你现在就兑现。”这话实际上就是他们父母说的,周建文转达过来,觉得不好意思,说完就低

    “现在可以兑现,问题是不知要差多少,我给多少呢?也没有个数。”

    “要不这样吧,我让他们先用家里现有的钱开始动工,缺多少随时告诉你。”周建文

    “可以,先开工再说。老家到这里来回还不到一百公里,即使现用现取,也耽误不了使用。”周建平

    其实,父母让周建文转达他们的意思,只是想给大儿周建平提个醒,让他别忘了当初的承诺,而不是现在就让他拿钱。

    父母家修房本是一件大事,周建平回去打个照面也在理之,但他对回老家实在提不起兴趣,一方面,周建平对修房造屋一窍不通,自己家前几年修房,他都没在现场,几乎所有事都由妻常玉玲经

    另外,周建平家前几年修房,在自己当时还比较困难的,父母并没有帮上任何忙,这回他们修房,周建平资助了所需资金的三分之一,已经算是到了仁至义尽。当然,就周建平现在的实力而言,别说为父母修房资三分之一,就算完全由他资,对他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但事不能那么办,因为从本质上来说,父母家修房,完全是为了面的几个兄弟姊妹,那是父母对女应尽的责任,周建平不可能越俎代庖。

    至于老家的妻儿,周建平觉得少不了他们的吃穿消,他就尽到了丈夫和父亲的责任,他在外面打拼,家料理完全给了妻常玉玲。周建平跟常玉玲本来就聚少离多,刚结婚那两年还有新鲜,这几年随着岁月在常玉玲上留印记的加,周建平在外面跟社会的接面却越来越宽广,他们之间的也越来越淡漠,以至于夫妻之间的生理需求已经变得可有可无。

    自从上次回家以后,周建平这一晃已经有快半年没有回老家了,就连一个多月前父母家修房上梁请客那天,他也没有到场。

    有一天在办公室商量完工作,赵馨梅善意提醒:“建平,我记得你有很时间没回老家了吧?你记得上次回去是什么时间?”

    “嗯,大概有半年了,记得上次从老家回来后,我的第一件事是走访客,随后解决光明商场的货款纠纷。”

    “你的记忆力很好,过的事上就能回忆起来。”

    “这一我到真很自信,职场以来过的每件事,我都记得很清楚。”周建平

    “这么时间不回老家,不想你的家人吗?”

    “嗨,每天忙不完的事,让我过的很充实,没有时间想那些家琐事。”

    “恕我直言,我对你这个观不能完全苟同,经营这么大一家企业,让你无暇顾及老家,这我理解,但家琐事也不能毫不在乎。”赵馨梅

    “作为丈夫和父亲,我让老婆孩丰衣足,算不算尽到了责任?你要知,在我们老家,我的父辈,包括我自己的父亲,甚至我的同龄人,有很多都不到这一。自从我妻常玉玲怀四五个月以后,就没过农活,孩生后,她一直在家带孩,家里那土地早就包给别人了,我这样的丈夫和父亲,在我老家那个村里绝无仅有。”周建平

    “以你老家那些村民的传统观念来看,你是个非常的丈夫和父亲,但你不要忘了,时代的脚步已经迈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好丈夫和好父亲的标准应该有新的定义吧?”

    “可能你已经看得来,在企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