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奉先 - 第四百九十三章 曹丕篡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陆逊并不激动,他心平气和的问:“既然你敢来见我,想必是准备好了一番说辞,请说吧,看看你能否打动我。”

    曹丕微微一笑,“大都督,请问你是否想过有朝一日,反攻原?还是和孙权主公一样,打算安老夷洲,偏安一隅,终此一生?”

    “为孙权主公的心腹,想必他的心思,你了解的很清楚吧?”

    “不错,先主公确实想要偏安夷洲,不再打回原!”陆逊并不否认,此话一,堂众将十分惊愕,他们可不知孙权的真实想法。

    为纯粹的军人,他们每天想的都是能够有朝一日,杀回原,回到故土!

    “可是我曹丕为七尺男儿,亡国之恨不敢有一日或忘!”

    “不复仇之路多么艰难,我们魏人却是一定要打回原去的,难得的是顾雍大人、陟大人都与我志同合,所以我们结成同盟。”

    “哼,所以你们就给先主公毒?”陆逊冷冷的说

    “其实,也不是什么真正的毒药,只是一魏地所产的度数较酒,如果主公一心想要振作北伐,而不是天天耽于,借酒消愁,又怎么会酗酒过度,毒而亡!”

    “那么你想要如何去?如何带着大家打回原?”

    “我自然有计划,其实我从原南,直至撤到夷洲,在原也都一直有安排人手,只待时机成熟,即可一起发动!”

    “当务之急,除了日夜练,就是扩大海上贸易,积累财富,保持研究度,特别是要重视海军发展和民地的建设。”

    “还有大力发展报机构和外力量,拉拢所有大汉帝国潜在的敌人,不断为他们树立新的敌人,让他们自顾不暇。”

    “趁他们现在全力都放在西方的罗帝国之上,我们要大力发展自,可以拉拢利用辽东的公孙氏、日南的刘备,以及江南、西南的蛮族,甚至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也都可以加以利用!”

    陆逊只是用心倾听,手捋胡须,默然不语。

    等到曹丕说完,陆逊这才抬起来,凝视着曹丕的双,“要我支持你,也不是不可以,不过我有条件,你必须答应我!”

    曹丕面,果然陆逊还是被自己说动了,“大都督尽讲来,丕定然全应允!”

    “我的条件很简单,第一,政权更迭之时,不要滥杀无辜,吴国旧臣愿意支持你的,还请留用,反对你的,也不必为难,赶回家即可。”

    “没问题,这是自然,我曹丕也不是喜杀戮之人,定会和平接。”

    “第二,不要伤害孙氏族人,我会劝说小主公禅让于你,你要发誓不会伤害所有的孙氏族人,终你曹氏永生永世不得加害孙氏族人。”

    “好,能够禅让于我,自是求之不得,我曹丕可以发誓,只要孙氏不反叛与我,我定不会伤害孙氏一族任何一人。”

    “最后一,却是为了我自己,我要继续担任军主帅,我要看着你是如何发展壮大,反攻原的。”

    “准了,大都督的统帅才能无人可以替代,我正求之不得呢,军自是继续给你来发展,不过还是应该改名海军了,毕竟以后我们更多是在大海之上搏命了!”

    有了陆逊的表态,吴军之虽然还有凌统这样对孙权比较死忠之人,可是独木难支,所有吴军还是照约定,全军奉曹丕为主,了了曹丕的心思。

    凌统无法接受陆逊这样的决定,最终还是带着几个同样不愿意给曹丕效力的吴军将领,带着一小分心腹手,和几条战舰,离开了雄港。

    凌统的这伙人后来沦落成了南洋一带有名的海盗,打劫来往商船,还好,他们还记着自己的,不打劫吴国的商船。

    二一七年二月,远在夷洲的吴国现了一次重大政治变动。

    年幼的吴王孙登在张昭、陆逊等人的主持,与夷洲的首府安平城外,设立了受禅台,将吴王之位禅让于曹丕,曹丕并没有更改国名,仍称吴国,自称吴王。

    绝大多数的吴国旧臣都愿意接受曹丕的统治,他们也都官居原位。另外就是大批魏国旧臣,重新得到提重用。

    吴国发生了如此大的人事变动,安自然是第一时间就得到了通报,并且拿到了详细的报告。

    报告容十分详尽,就连曹丕如何去雄劝服陆逊,以及如何与顾雍等人合谋,毒害死孙权的事都有记录,看来的卧底已经成功的混了吴国的层之

    不过正如曹丕等人分析的那样,吕布虽然知了吴国的这一重大变动,可是在吕布的里,吴国仍是属于那分分钟就能搞定的小势力。

    等到和罗的战事结束,大汉随时都能跨海而去,打上夷洲岛去,权且让他们蹦蹦吧!

    六月,辽东的公孙渊在曹丕的一再鼓动之,又从吴国得到了大量的珍宝和金银,脑一,便宣布辽东和玄菟两郡自治,自立为辽东王。

    公孙渊自治之后,将两郡之的所有央政府委派的官员一律赶辽东,军队的将领也一律换成公孙氏的人。

    他将早已准备好的帝王服饰穿到上,行也开始使用帝王的仪仗。

    他还发布诏令,任命东北各地的异族首领为辽东所属的大小官员,鼓动和挑唆他们起兵反抗央政府。

    曹丕也不光是支持,他偷偷的用商船给辽东运去了大量的军火,火枪、手榴弹、迫击炮和各弹药,数量很大。

    当然金银和淘汰的盔甲、冷兵也为数不少,这些同样是叛军缺的资。

    句丽人、鲜卑人、甚至有些乌桓人都纷纷响应公孙渊的令,他们纷纷向公孙渊俯首称臣,以换取公孙渊赏赐的武装备。

    他们开始疯狂攻大汉帝国央政府辖的郡县,公孙渊则率领辽东军的主力攻占了孤立无援的乐浪郡。

    乐浪郡的大小官员有的战死在属地,有的则从乐浪沿海,借助海军的船只撤回青州沿海。

    而乐浪郡属各县则是遭受了灭之灾,公孙渊带着外族军队在乐浪郡的土地上肆意杀戮、烧杀掳掠、女,无恶不作。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