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不语 - 夫郎不语 第17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外在后来又经逢了不少惊心动魄的事,他早是把这件事抛到脑后了。

    谁想,今年秋月上,人还真如期而至,多是客气携着礼来。

    康和络的招待了万贾人:“只当再无缘分见着万大哥,倒不想今朝还得一场意外喜,可真教我兴。”

    “去年幸识了康兄弟,我时有念叨,这厢又来滦县生意,县扎,一脑儿的便寻来此,实在冒昧的很呐。”

    “万大哥哪里话,你若不来,天南地北的,弟弟便是想去寻你也没得缘分。今朝你自肯劳动来,还没曾忘却我这小弟,我心不知何等喜。”

    康和与人在客厅坐:“万大哥今年生意可顺畅发达?”

    “四奔波劳苦,也不过挣些糊散碎。今朝来弟弟这阔宅,可当真教人羡慕,多是安定又闲逸。可比我们这等风日晒的要明。”

    万贾人想是拍康和,但见着范家这等宅屋,说得倒也是实话。

    康和谦虚笑:“我这小家小业,不过也就些微门面功夫,教人看得笑话。

    万大哥四海闯,是有本事在方才得此经营,我这般乡野人,目光短浅,也只在田地上寻摸打转,些憨直营生。”

    两人说了一晌的话,万贾人才说回正经生意上。

    康和晓得人是为着香料来的,也没说旁的,只先引了两人前去料田里亲看今年的料如何。

    万贾人跟着康和到了料田上,这季上,只见一田的香料青果累累。

    那青椒果大麻香,一簇簇压得枝丫曲,甚是丰多。

    万贾人虽也见过这香料树木,却不曾这般见着一田,此番丰收的喜人,实在教人心沉甸甸的。

    他不由折了一颗生椒喂,只觉气味老辣冲,须臾便麻得几近失了味觉。

    他连与康和:“这味正!异香绵,是好货。”

    康和笑:“万大哥来的是时候,今年香料成熟的时节比去年稍晚了些,若换去年熟得早,此番月份上,好料已采摘了大半拿去市场上售了。”

    万贾人也是赶慢赶的过来滦县,他往年至滦县时要比今年晚不少,便是因惦记着这桩香料生意,故此才来的早些。

    倒也不枉跑这一回,范家的香料他很是满意。

    既是瞧了货,万贾人便与康和商量起价钱来,他想早些把这些鲜香料给带去往北边些走,一路上兜售再采买当地的特产转卖他乡。

    “如今城里香料鲜青椒的价为三百个钱,山胡椒为三百二十个钱。这是四都能打听着的,天和顺,老百姓的日渐好,价也涨,不瞒万大哥,这香料价比之去年涨了二十个钱之数。”

    康和:“万大哥千里迢迢前来置货,亦是瞧得起小弟,我可略让些利,可若是大价却是让不得。香料到底稀罕,城亦容易卖。”

    虽说一兑儿卖账快,也更保障,但就是在县城香料也好卖得很,便是散卖麻烦了些,可价到底卖得起来。

    若是为着省事一回大量卖,贱价卖他难免觉吃亏。

    万贾人晓得如今是卖方居,人不愁卖的货,他自在价格上讨不得甚么好,反倒是有央人之意。

    为促这桩久买卖,他:“便依滦县市价来,康兄弟肯将这般好货留与鄙人,我心莫大激,如何能够商人小态,不显诚意。”

    康和见此,如何还好说旁的,便应了买卖。

    为保新鲜赶时间,万贾人自带了几个人来采摘香料,康和也教一二喜还有连四哥帮着采摘。

    虽香料生刺不好收拾,好在人多,十几双手忙活来,也不过三两时辰就将香料尽数摘

    康和大半亩的青椒,称得重量一百一十八斤,万贾人只要了三十斤的山胡椒,因山胡椒不好保存,也是这桩生意,自是稳妥些为妙。

    于商人而言,三百多个钱一斤的香料许算不得多少,可算其人工路费,折损,成本亦是不小了。

    如此来,康和一并卖了四十五贯钱的香料去。

    鉴于人买了不少,他另又还送了那般盛药油大小的四小瓶山胡椒油与万贾人。

    这小小的胡椒油价格不菲,毕竟是用鲜的山胡椒榨提炼的好油,一斤的鲜胡椒,也不过只那么比指大些的一小瓶。

    但康和汇了一定量的菜油去,既保持了山胡椒油的奇香,又还味恰合。

    就是如此,一小瓶也能卖上五百个钱。

    另外,还送了一二家的熏货,也便宜万贾人这般走商在路上吃用。

    万贾人心激,他与康和言,今朝先去打通打通销路,若是顺利,来年再来,届时也拿些料油去。

    他又送了康和一盒人参,一盒茯苓。

    两厢方才作了别。

    这回倒是一脑儿的把青椒一把手就给卖了去,去年那些在他手上买过香料的都来铺问。

    却是不得青椒,只买得山胡椒。

    康和心觉香料生意利厚,可惜手所有之数也忒凑了些。

    他与范景各乡间游走,也又收起了鲜椒来,转再拿去铺上卖。

    赚取其的差价不多,倒不为挣那儿薄利,是为着教人晓得他家里还卖着这一味香料。

    待着来年万贾人若是不来了,旁人也还想着有他们家这卖此香料的。

    鲜山胡椒不如青椒好卖,待着果熟透不可再留于树时,康和便全数给采摘了来,扭送到了油铺上,熬榨了香油。

    他们铺上自留要了些去卖,剩的康和便陈列在自家铺儿上,外在家里存些,逢年过节的节礼送人。

    不论是富裕还是穷寒人,总是离不得一日三餐,于那般富裕的人,他们包两小瓶香料油,拿手已多是面了。

    如此倒是解了一桩不知送人甚么礼的烦恼事。

    十月上,忙碌着收拾庄稼仓,缴纳赋税之事。

    而今农纳税,以为土地来谈,分为两,一是缴钱,一便是缴产。

    这缴钱是个甚么缴法呢,便是一早年初乡耕劝农时,提前一亩地缴纳上一贯五钱的税钱,作为今年这块土地产税的买断。

    价,约莫是着一亩地年产值六贯的三成计算的。

    缴纳了钱银,一年植的庄稼粮就不肖再缴官府了。

    另一缴产便是收获时,缴纳粮产的三成,不论你的庄稼收成是好,还是不好,总之便要缴纳总产的三成。

    许多农也都选的第二,一则是播时手,多是拿不这个钱来,二一则,农看天吃饭,谁晓得今年收成是好还是坏。

    倘若收成极好,那月里缴了钱便划算,若是当年收成惨淡,那可就亏损了。

    范家大多的田地产业也都是选的缴纳粮产,但植的香料却是缴纳的是钱银。

    因着几年无产,不能缴纳产,倘若植的是正经庄稼,官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