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兴华夏 - 第四百四十七章 贤妻为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想不到你竟然如此聪颖,可惜,要是你多读些书便好了!”郭嵩焘握住了梁氏的手,看着她那有如一湾清般的双瞳,禁不住叹起来。

    郭嵩焘迎娶梁氏,可以说是相当偶然的。

    郭嵩焘的原早逝,虽然他的妾室不少,但未有一人随在边。早在郭嵩焘重新起复,得到陛见旨意准备离开湖南时,他曾问过凤氏等诸妾室,有谁愿意陪他京,凤氏是农村妇女,没过门,虽然有心想要去见识一番,但因为是小脚,行动不便,又受不了车劳顿,是以惋拒;另一个小妾钱氏和郭嵩焘正闹别扭,自然不愿意去,唯一一个过门见过世面的小妾邹氏又过世了,是以郭嵩焘只好只赴京。

    在京期间,亲朋好友得知郭嵩焘家里的况,都心的为他张罗,尤其是他将被任命为继洪钧之后第二位驻外国的使臣的消息传后,一些了解外国形的朋友问他,作为一国之使臣,到了万国使节云集的地方,人家冠盖云集,夫人小,豪华富贵,你孑然一,却怎么办?郭嵩焘让这一问给问着—。听说外,人家了夫人,你也得夫人陪同,酒席筵前,这是规矩和礼仪。朋友说,你现在正是需要续弦的时候,吗不赶着娶个好一儿的呢?天这好女可有的是,你只要,这些人便替他把事办了。

    郭嵩焘于是了,将这事托付给了几个好友。几个好友心打探,很快便在北京西城找到了一梁姓的忠厚人家,梁氏便是这家三个女儿的老大,她家里从没有当官儿的人去过(和赛金前就艳名远播完全不同)。梁大爷除了驾舟营生,平日里准备糖葫芦什么的卖,冬两季卖些煤球儿和大白菜,不缺用度,但也没有多少余钱。日过得平平淡淡的。但梁家的这个大女儿却生得甚是貌,一条是西城所有姑娘的,她有多,辫便有多,一双大灵灵的,肤也是白白净净的。她心灵手巧,勤劳细致,的糖葫芦从西城卖到东城,居然就靠这么一手工夫撑起了半个家,因此上门提亲的有不少,但她到了二十几岁却一直不提亲事。这个时代,二十几岁便可以说是老姑娘了,很多人问她究竟在等什么?她只是笑笑,也不答话。

    这一天,郭嵩焘的一个朋友通过熟人的熟人,朋友的朋友,递给梁家一个消息。问梁大姑娘愿意不愿意去到外国走一走,去看看另外一个世界。梁大爷不奢望这些东西,认为贫苦人家本分一儿好,梁大姑娘也不习惯于这样的梦,但是梁家人一打听,是给一位大臣说媒,就要国当钦差了,梁家三个女儿一听,都很兴,小妹妹说好八字。梁大爷傻了,说听着象在梦里。二妹妹踏实,和来人偷偷去瞧了郭嵩焘,回来说人虽然好象大了那么几岁,但看上去很有福相。而且听人说是个极有学问的人。而且她问明白了,自己的过去是当续夫人,不是妾室,是不掺假的二品夫人。去的是英吉利国。

    听二妹妹一说,梁氏这当的也就不说什么了。

    随后在朋友的张罗,郭嵩焘迎娶梁氏门,拜天地,拜堂,夫妻对拜,全是明媒正娶的那一,家里搁不几桌酒席,上了大馆,摆了二十几桌酒席,一半是街坊邻居,另一半则是红蓝白,不少翎,既是民间嫁娶,又是官家婚礼,梁家所在的那条街,这辈就没这么闹过。

    要说郭嵩焘对这门亲事,可以说满意得不能再满意了。这人儿一双没裹过的脚,走起路来不会扭扭,自有那不扭扭,面对外人,自可拿得手。新婚后,郭嵩焘对梁氏可谓极是疼,可以说掉在地上怕象豆腐粘着了灰,捧在怀里怕象冰块一样的了。梁氏对郭嵩焘也极是贴,知冷知的,老郭可以说一了温柔乡之

    “我见你这几日一直郁郁寡,所为何事?”梁氏这几日一直发觉郭嵩焘的神郁郁,这时左右无人,便开

    这位新娶的如夫人现在,还很难理解郭嵩焘的许多苦,但她一心想替郭嵩焘分些忧愁,代些劳苦。

    听到她的问话,郭嵩焘禁不住心动,轻轻握住了她的手。

    梁氏是底层劳动人民的女,自嫁了郭嵩焘,照顾郭嵩焘的生活可以说是无微不至的,她现在作为一个小女,随侍在郭嵩焘的侧,那无尽的绵绵意,多少能让郭嵩焘忘却一些现实的苦恼。

    “还不是因为刘云生。”郭嵩焘想起刘锡鸿连日来给他找的这些个别扭,不由得叹起来。

    “我这几日也觉来了,刘云生不似方离京师时那般了,不知他因何得以如此?”梁氏问

    “还不是因为我未保荐他为副使之故?”郭嵩焘叹了气,“这一回国书也不知是谁拟的,竟然没有写明副使,他以为我知故意不告诉他,两加到一块儿,他便恨上我了。”

    梁氏听了郭嵩焘的话,想起在北京时刘锡鸿便曾上门大闹了一回,眉不由得皱了起来。

    在接到了驻英使臣的任命之后,郭嵩焘便在国人员的上着意安排,他很想自己的班里多有几个真正了解外国况,懂外国语言的优秀人才。总理衙门对此也是一样的考虑,一开始打算安排直隶候补许钤以副使份随同郭嵩焘国,郭嵩焘得知消息后并没有加以反对,因为他从侧面了解过,许钤这个人还是相当不错的。不料连着几天,刘锡鸿跑来跑去,老是为了争这个副使的位。本来郭嵩焘以为。刘锡鸿是他一手栽培的,这一次的国机会难得,留个参赞的职位给他,也未尝不可。但刘锡鸿却一心想当副使。郭嵩焘对刘锡鸿的才能很是了解,一怕他能力欠缺。二怕别人说短,指责他搞“个人王国”,于是便推心置腹的和刘锡鸿谈了一次,请他谅解,谁料刘锡鸿一便翻了脸。

    那一天,刘锡鸿跑到郭嵩焘的住。一开便质问郭嵩焘,他刘锡鸿为什么就当不得这个副使?气全然不似老属和老上司说话,令郭嵩焘大吃一惊。以为刘锡鸿吃错药了,怎么变得如此仗势欺人?且又是仗着谁的势了?几天后他才知,刘锡鸿害怕向他要这个副使而不得,便耍了暗渡陈仓的一手。向李鸿藻请求去了。而李鸿藻恰恰想要在国的人员当一个心腹式的人,对郭嵩焘行遥制(上次安排洪钧林义哲的副手,也是为此),因为在他看来,郭嵩焘一旦放去,关山阻隔,万里迢迢。失去控制,将酿成大祸。而刚好刘锡鸿又死缠着这个位置不放,是以李鸿藻便顺推舟的暗成全了刘锡鸿,连招呼都没和郭嵩焘打一个。而这时郭嵩焘也才明白过来,原来刘锡鸿在京里没少走门路,后台也是得很。

    而在得到了副使的正式任命之后,刘锡鸿虽然表面上对郭嵩焘仍然很是尊敬,一如继往的来门上走动,但他时不时的总会向郭嵩焘显他是在为军机、衙门效犬之劳,你郭嵩焘就是知了。也不能拿我怎么样!

    尽二人在大广众之从不斗嘴,不说短,不播是非,主要还是郭嵩焘从大局发,要求自己修。以免造成更大的尴尬。那时的刘锡鸿也算知趣,二人一时相安无事,甚至表面上看还和以前一样。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