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兴华夏 - 第四百一十二章 步步惊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昨天的一章有三分之二了改动,请大家重看一吧!

    ——————————————

    林义哲猛然想起,荣寿公主年纪轻轻便已守寡,心恍然。

    据他所知的历史知识,荣寿公主生于咸丰四年,同治初年慈禧太后为了拉拢恭亲王奕忻,把她接教养,接着就晋封她为荣寿固公主,时年11岁。

    清朝的制度,皇后所生女封固公主,嫔妃所生女封和硕公主。固公主品级约相当亲王,和硕公主约相当郡王。至于格格,成为亲王以所生女的统称,但也有等级之分,亲王女封郡主。非皇帝亲生女而晋封为公主,在清朝历史上可谓凤麟角。奕忻的女以郡主份获得固公主品级,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是殊荣。不过,这位荣寿公主的经历也并非一帆风顺。同治四年(1865年),奕忻与慈禧太后发生矛盾,被罢去议政王和军机大臣,荣寿公主也受到牵连,其固公主的品级被撤销,直到光绪七年(1881年)才恢复。

    荣寿公主13岁时,经慈禧太后指婚,嫁给世袭一等公景寿的儿志端。景寿早年曾娶光帝的第六女寿恩固公主。父两人均娶固公主,是最显赫的皇亲国戚。但志端没有多大福份,婚后不过半年便病死了。荣寿公主自此便过上了守寡的生活。

    在这个时代,对年轻女来说,

    “谢王爷恩典!不敢有劳公主!”林义哲揖为礼,说

    “林大人请。”荣寿公主轻声说着,福了一福,便当先走在了前面,林义哲则小心的走在了她的侧后方。

    恭亲王负手而立,望着女儿和林义哲的背影。发了一声低低的叹息。

    当荣寿公主送走了林义哲,急急赶回时,赫然发现恭亲王已然完全恢复了平日的神态。

    她看着躺在地面上血模糊的载澄的尸,泪禁不住再次掉落了来。

    “芳儿,你看此人如何?”恭亲王并没有再理会儿的尸,而是淡淡的问了一句。

    “回阿玛的话,女儿觉得,此人言行过于老成,似与其年纪不符。”荣寿公主此时心悲痛,她没有料到父亲会有此一问。她微微一愣,但上便说了对林义哲的第一观

    “是治世之才,亦可能是世之枭雄……”恭亲王沉声,“此必要为我大清所用,如若不然,将来大清难保不亡于其手……”

    听了父亲的话,荣寿公主心剧震,她有些惊愣地看着父亲,似乎不认识父亲了一样。

    “我要是再有个女儿便好了!”恭亲王看了女儿一。叹息了一声。

    此时林义哲并不知恭亲王父女对他的评价,此时的他已然上了轿,急急的赶往文祥府上。

    到了文祥的府第,已是半夜了。但文祥并没有睡,而是在等候着林义哲。

    一见林义哲,文祥便急急问:“王爷如何说的?”

    林义哲随即将去恭王府见到的形说与文祥知,并告诉他。恭亲王已然明白接来该怎么了。

    “王爷雄才大略,知个利害,定会妥当置。堂大可放心。”林义哲看到文祥还有些担心,便安

    “如此便好。”文祥听林义哲说得肯定,总算放心来。

    “鲲宇,我有一事不明,想要问你,你须当明白回答我。”

    经历了白天的这一场大风波,文祥和林义哲都到关系又了一层,是以文祥在这个时刻,想要将心隐藏了许久的一个问题问个明白。

    “问何事?”林义哲虽然不知文祥想要问自己什么问题,但他知恐怕是不太好回答的,是以打起了十二分的神。

    “鲲宇,你见识卓绝,学贯西,且心思缜密,算无遗策,为海所仅见,且办事老成周到,不似二十几许人所为。”文祥,“我不明白的是,你的这些学问、见识和手段,都是从何而来?”

    听到文祥的问话,林义哲禁不住在心里咯噔了一,一时间竟然语,未能回答。

    “鲲宇,仅就今日之事而言,太后和恭王的心思,你竟然能猜,这等本事,便非常人能及。”文祥接着说,“为官之,揣上意,最是重要,不怕鲲宇笑话,我为官这许多年,这‘揣’的本事,真是不如鲲宇之万一呢!”

    林义哲仔细地听着文祥的话,不由得暗暗佩服文祥的锐观察力。

    自己之前的表现,也许是太过锋芒毕了……

    年纪轻轻便到了正二品大员,挂了巡抚衔,和姑父沈葆桢一般无二,放大清国,还真没有第二个呢!

    “不瞒鲲宇,我查过你的履历,阶与寻常士一般无二。你自担任使之前,从未离过大清,然西洋诸国形,天大势,太后皇上诸王家事,你全都了然于。哪怕是那些过洋的,专心留意于西国事的,其见识亦不能同你相比。”文祥见林义哲没有上回答,索将心的疑问全都说了来,“你现不过二十几许,如何能学成若此?哪怕是你先祖林文忠公,在我看来,只怕这些全都不及你呢!”

    文祥说完,便盯着林义哲的睛,等候着他的回答。

    这个问题,对文祥来说,已经困扰他好久了。

    一个对天大势竟能如此若观火的人,差不多每一步都能算到,哪怕诸葛在世,孙武复生,也无法到!

    而且林义哲呈献的那些书籍,本本皆为国所无,在些典故和引,在国的书籍本找不到的。

    一个从来没有过国的人,一个士的人,怎么会对天大势如此了若指掌?

    就算他有海外亲族,也未必能到如此游刃有余!

    更可怕的,是此人对的了解!

    王爷心里想的。太后心里想的,自己心里想的,还有对手心里想的,林义哲都能猜到,算准,这是何等的本事!

    文祥必须要问个究竟!

    林义哲努力维持着脸上的微笑,同时大脑也飞快地运转起来——现在无疑是自己穿越后的面临的一场不大不小的危机,只要一语不慎,被文祥看破绽,自己恐怕以后再在他面前混就困难了!

    “不瞒堂。晚辈所学,正是得自先祖林文忠公。”林义哲听到文祥提到林则徐,脑急转,计上心来,立时便想好了说词,“先祖曾使人翻译西国新闻纸,广收信报,以求制敌,只是先祖于西洋形所涉不。又碍于华夷之辨,未能详查广纳,置失当,为敌所乘。晚辈每每思之。颇以为憾。是以在经学之余,效法先祖,使人大量翻译西国新闻纸所载,了解各国时事。时日既久,便有所得。后因翻译未免能全达其意,不若自己能读。于是便自学西国文字语言,后不需翻译,便可自行看阅,数年以来,每日持不懈,由是得以知晓西国形,及天大势。至于形,西国新闻纸亦常有所载,晚辈所知,亦是从此而来。”

    “原来如此。”文祥听了林义哲的回答,连连叹起来,“不意林文忠公有孙若此!”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3】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