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兴华夏 - 第一百四十七章 要命的ri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帝保佑皇帝!”此时教堂里的呼声再一次响了起来,同浑厚的教堂钟声和成一片。礼炮在黎上空轰鸣,整个黎城沸腾了。

    跪在皇帝面前的罗姆亲王带领着各个等级的王室贵族,在唱诗班的歌声挨个走上前来,向新皇帝表示效忠。用过圣餐后,新皇帝走教堂和臣民见面。人们争先恐后地向皇帝表达着最好的祝福,皇帝微笑着向他们一一挥手致意。这天晚上,法国皇帝拿破仑四世在杜伊勒里向全国人民发表了讲话:“在今天这个让人难忘的日里,我非常激动,我将以我最大的真诚一如既往地为你们服务,就像你们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一样。在我有限的生命,我将努力不辜负你们的信任,用公正、正义和仁慈来维护帝国的荣誉,保护所有密团结在帝国周围的善良的人们……我会以我的父母、祖父母为榜样,在以后的路上带领大家定而自信地走去……今天,让我难忘的不仅是庄严和好,更多的是你们的和忠诚,我真心地谢谢你们,愿上帝保佑你们!”

    结束了盛况空前的登基仪式后,各国前来贺的使节都受到了拿破仑四世的接待,而对于远而来的国代表团,拿破仑四世给予了格外隆重的礼遇。

    国代表团的副使洪钧怀着激动的心,在自己的《使西日记》里记了这样的文字:

    “是日,往枫丹白见法主。……见殿宇广,四周房千余间,凡三层。司者导观各贮珍宝甚丰,有大宝瓶,六七尺,遍作孔翠纹,光艳不可视,云俄罗斯国主所赠。又有列国宝各藏数间,尚有古卉册页一本,金塔一座,山画数幅,皆也。皆该国名笔油画,陈设之富丽,甲泰西矣。园周四十里。蒙假御厩车,俾得遍览园景。树木之大者以千计,皆百年余。山秀丽,溪回环,鹿鸣呦呦,鸟声格磔。艳者,罩以玻璃屋,有窗启闭,以障风日。司者云,地气尚寒,非此即冻萎。其璀璨,芬芳袭人。可识者,秋海棠二尺许,丰韵嫣然。红白茶,似江右产。月季、杜鹃、芍药、四季牡丹,皆大倍常。又至果屋,亦如是。桃李杏共数十间,称是。皆以铜,温和如土暮气候。诸果有始者,甫结者,初实与渐熟者,云备随时取用,不令缺乏耳。为摘紫一球,实大于雀卵,累累然方熟,甘无比。厩,大者八尺。又有小驷八匹,如蜀产,为君主乘御。予所乘四车,星飞电擎,一时许周历四面。”

    “时至,掌者以名帖奉君主命,请赴宴舞会宴。亥初二刻,鲲宇与予皆礼服佩刀,同赴门外。此等礼服为鲲宇所订样式,参照西洋服,以国礼制为依归,予之裁赶制。服用暗蓝(蓝即青也,寓大清之意),大排琵琶扣,螭龙纹,袖绣金龙二条,铜带,佩以腰刀,极威壮雄,……车,将士百余人执戈排队,皆衣赤。门将弁持戟队,鹄立不动,每门皆四人。门左转,过巷,四五折,间断炽炉火。阶用纹石,咸铺氍毹,两旁遍植鲜,芳菲满砌。灯火照耀,无纤毫幽暗也。上阶百余级,命妇朝者,踵相接。星使与予随导者数转,始至宴舞。殿宇之大,纵五六丈,广十余丈,亦过五丈。屋角及四面悬灯,罩以玻璃,计有九千六百余盏。此次法主于此设宴款待,备极优渥,以显国与别国不同。是日者,公侯大臣四百余人,命妇八百余人。法主与后南面坐,两旁设堂三层,各官坐立皆听。坐鲲宇与予及随来员弁于对面。乐人于楼上奏乐,音节铿锵。男妇舞十余次,武职衣红,文职衣黑,皆饰以金绣。妇人衣红绿杂,袒肩臂及。珠宝钻石,项累累成串,五璀璨,光彩耀目。……法主言甚和,问:‘黎景象较华如何?惜距华太远,往来不易,此行尚安妥否?’鲲宇及予一一应答,且云:‘华使臣,鲜有至外国者,此次来欧,方知海外有如此胜境。’鲲宇即诵读国书,诵毕,法主甚悦,称:‘此次远来,为通两国之谊,庶期永保和好。’鲲宇答,‘两国好,民之福也,唯愿久。’法主又问:‘国大皇帝好。’答曰:‘好。’法主又言:“既接受大皇帝国书,亦当有书回致。’皆笑让。旋法主亲携赴宴。酒肴多品,膳宰皆衣锦绣,持盏授餐。俄顷,传法先主命,于次日申刻见。比返寓,漏已四。”

    “十五日,晴,申刻,门。外仪仗将弁与昨夜同,惟多乐朱衣六十人。官衣金绣者,导鲲宇与予至一所坐候。不多时,法先主及后同官数人亲来迎。门数重,至。先主及后正坐,鲲宇与予侧坐。先主及后见鲲宇即称谢不已,谓其为‘法兰西救星’,并授鲲宇及予宝星一枚。予甚讶之,不知先主所言为何。后方知为法普仗时,法师不利,法先主得鲲宇密报普军机宜,遂大胜,得以光复其土,存其国祚。法先主及后温勉多时,问国大皇帝及两好,又允再还国宝四千件,赠修船政大石船坞五座,并允助船政建铁甲船及巡海快船二十艘,相关机设备,或赠或折价售,晤谈多时,甚为洽。午时法先主设宴,多官来陪,法先主又祝酒云:‘此次来法,惟愿回至华,两国愈加和好。’鲲宇与予称谢,宴毕始。”

    “十六日,法阁总理大臣梯也尔来拜。问:‘来此几日矣?’鲲宇答;‘来已兼旬。’又问:‘敝国土俗民风,与国不同,所见究属如何?’鲲宇对曰;‘黎屋宇制造巧,一切政事,好颇多。’法相邀鲲宇及予往观议院。议院者,有似我朝之王大臣会议,分在朝、在野两党,平日和谐共,遇到国事则各持己见,互不想让,最后投票以人多者为胜,败者平静接受结局,并无愤懑不满继续为难者。国政一总之相手,其权势视汉之丞相,我朝之议政王大臣。其上议院亦分党相攻,居相位者必议政院附和者多,乃能安其位。鲲宇与予至院旁听时,议员正质询兵尚书,辩驳诘难,不一而足,而尚书亦一一答。投票良久,事乃定。……又往观其邮局,其远至数万里,近至同居一城,但粘信票其上,信局即为递送,每岁所千数百万。……其国行政,务求便民,而因取民之有余以济国用。鲲宇言:‘孟圣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西洋亦识得圣教,此即专为便民也,而其实国家之利即于是。此西洋之所以日致富也。’予甚然之。”

    “观西洋国政,自始设议政院,即分同异二党,使各竭其志意,推究辨驳,以定是非;而秉政者亦于其间迭起以争胜。……朝廷又一公其政于臣民,直言极论,无所忌讳,庶人上书,皆与酬答。其风俗之成,酝酿固已久矣!”

    洪钧在自己的日记里直言不讳的记录了他的所见所闻和想,打算送总理衙门刊刻成书,以备日后咨询,林义哲得知后欣然同意,并在看过书稿之后,帮他了一些“有益的改动”,尽量往国传统的文教礼制上靠拢。这样改动的目的,当然是为了防止国的清们看到此书后,如同被踩了一般的起来。

    只是,林义哲并没有想到,即使他了这样的改动,洪钧的日记一经发回,不但在清引发了轩然大波,也险些要了洪钧的老师李鸿藻的老命。

    北京,李鸿藻府第。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